Meta挖角,OpenAI為什么要停擺一周?
作者|王博
OpenAI創(chuàng)立至今,從來沒有在公司層面停擺過,即使是在2023年11月“宮斗”事件期間。
不過,美國西部時間6月29日下午《連線》雜志爆料稱,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在6月28日向員工發(fā)送了一封內部信,對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近期從OpenAI挖人表達不滿,并對內部員工承諾:“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主動,正在調整薪酬,并在尋找創(chuàng)新方式來認可和獎勵頂尖人才?!?/p>
《連線》雜志還引用了多個消息源稱,OpenAI將在6月30日到7月6日這周基本停擺,以便給員工時間來恢復精力。
「甲子光年」從OpenAI內部了解到的情況是,在Mark Chen發(fā)布內部信之前,大約是上周四中午,部分OpenAI員工就接到了“公司要shut down(停擺)一周”的通知。
6月18日,OpenAI CEO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在他弟弟杰克主持的Uncapped播客中提到了Meta近期“瘋狂”的挖角行為?!八麄冮_始向我們團隊的許多人提出巨額報價——1億美元的簽約獎金,每年的薪酬還要高于此?!眾W爾特曼說,“這太瘋狂了。我真的很高興,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最優(yōu)秀的人還沒有決定接受這些報價。”
不過奧爾特曼很快被打臉,據(jù)彭博新聞社、The Information、華爾街日報等媒體爆料,多位OpenAI研究員近期已加入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就在OpenAI停擺的第一天的晚上,剛剛成為Meta首席人工智能官的Alexandr Wang近乎炫耀一般地在X上曬出了一份近期加入Meta的人才名單。這份“豪華名單”一共有11人,其中有7人來自OpenAI。
Trapit Bansal:鏈式思維強化學習方面的先驅,也是 OpenAI o系列模型的共同創(chuàng)造者。
畢樹超(ShuchaoBi):GPT-4o語音模式和o4-mini的共同創(chuàng)造者,曾在OpenAI領導多模態(tài)后訓練工作。
Huiwen Chang:GPT-4o圖像生成的共同創(chuàng)造者,曾在谷歌研究院發(fā)明MaskGIT和Muse文生圖架構。
Ji Lin:參與打造o3/o4-mini、GPT-4o、GPT-4.1、GPT-4.5、4o-imagegen以及Operator推理框架。
Joel Pobar:曾在Meta任職11年,負責HHVM、Hack、Flow、Redex、性能工具和機器學習,后在Anthropic從事推理工作。
Jack Rae:Gemini預訓練技術負責人,主導Gemini 2.5的推理;在DeepMind擔任過Gopher和Chinchilla等早期大模型項目負責人。
任泓宇(Hongyu Ren):GPT-4o、4o-mini、o1-mini、o3-mini、o3及o4-mini的共同創(chuàng)造者,此前在OpenAI領導后訓練團隊。
Johan Schalkwyk:前Google Fellow、Sesame項目的早期貢獻者、 Maya技術負責人。
Pei Sun:在Google DeepMind負責Gemini的后訓練、編碼和推理,曾推出Waymo最新兩代感知模型。
余家輝(Jiahui Yu):o3、o4-mini、GPT-4.1和GPT-4o的共同創(chuàng)造者,曾在OpenAI領導感知團隊,并共同主導Gemini的多模態(tài)工作。
趙晟佳(Shengjia Zhao):ChatGPT、GPT-4、所有mini模型、4.1和o3的共同創(chuàng)造者,曾在OpenAI領導合成數(shù)據(jù)團隊。
近期加入Meta的AI人才名單,圖片來源:Alexandr Wang的X賬號
為什么他們的離職會讓OpenAI高層反思并讓公司停擺一周?這場由Meta掀起的人才爭奪戰(zhàn)的背后,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細節(jié)?
1.停擺不意味著停工
在公司停擺一周的消息傳出后,OpenAI的員工基本處于“噤聲”的狀態(tài)。
一位在職OpenAI研究員在X上發(fā)帖抱怨:“公司外很少有人知道他們(離職的研究員)多么有才華,多么努力。這對OpenAl來說是巨大的損失,領導層沒能留住他們,我感到非常失望。”
但這個帖子很快就刪掉了。
「甲子光年」聯(lián)系了多位OpenAI在職員工,相關員工均未對此事進行評價,但可以確認的是,這周的確是不用去公司了。
OpenAI總部辦公室位于舊金山市的市區(qū),和很多科技公司不同的是,OpenAI所在大樓外部并沒有明顯的招牌和LOGO,十分低調。
2025年4月,OpenAI全職員工人數(shù)已達到5328人,其中很多員工需要坐班。一位接近OpenAI的知情人士告訴「甲子光年」,這些研究員被挖走后,OpenAI內部肯定會有一些動蕩,公司肯定不希望大量員工在這個動蕩時期來到公司,互相在公司里聊一些傳言,這對公司的管理沒有好處。
公司停擺一周對于OpenAI來說是頭一次,但這在硅谷并不是一件罕見的事情,這次事件的另一方Meta這兩年也曾在裁員期間停擺過,當時所有員工也都不許來公司。
不過,這種停擺并不意味著停工,公司的各種服務還在正常進行,員工在家也會保持線上工作的狀態(tài),只是不去公司。
談到此前Meta裁員期間的短暫停擺,曾經(jīng)在Meta工作多年并從事AI研究的Ryan(化名)告訴「甲子光年」:“這并不意味著你就可以休息了,該干的活兒還得干。大公司里很多人在開會、寫代碼之余都喜歡拿杯咖啡聊天。公司就是想減少流言,就怕一些partial information(片面信息)在公司里傳播?!?/p>
2.為什么Meta能夠挖角成功?
《連線》雜志報道,OpenAI員工正面臨著每周工作80小時的密集工作量。
單純從每周工作時長來說,已經(jīng)超過了“996”的72小時。
因此,部分媒體推測,OpenAI研究員離職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希望找一個工作、生活更加平衡的公司。
「甲子光年」此前曾跟在職OpenAI員工詢問過工作時長和壓力,對方表示,并沒有一個準確的數(shù)字,因為下班回到家或者節(jié)假日還是需要工作,“OpenAI可以說是灣區(qū)最‘卷’的AI公司之一,面對其他大模型公司的競爭,OpenAI內部的壓力也很大?!?/p>
OpenAI研究員工作壓力大是真的,但Meta并不是一個可以緩解壓力的地方。
Ryan告訴「甲子光年」,今年初DeepSeek爆火后,Meta內部成立了一個war room(作戰(zhàn)室),專門研究如何使用RL(強化學習)的方法訓練模型,如何超過DeepSeek,“Meta內部做了很多努力,還各種打探消息想知道DeepSeek內部有什么tricks(技巧)?!?/p>
但是后來Llama 4發(fā)布后,效果并不理想。“從Meta的角度來說,他們還是想做更多的創(chuàng)新,希望超越現(xiàn)階段所有的模型,而不是僅僅是與市場最高水平齊平。”Ryan說。
另有知情人士告訴CNBC,Meta創(chuàng)始人、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對Meta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地位感到非常沮喪。
扎克伯格近期在AI領域的動作不斷。
今年6月中旬,Meta對Scale AI進行了143億美元投資,這標志著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在獲取高質量人工智能模型訓練數(shù)據(jù)方面邁出的最重要一步。此次交易使Meta獲得了這家數(shù)據(jù)標注初創(chuàng)公司49%的股權,同時將Scale AI創(chuàng)始人Alexandr Wang引入Meta領導層,負責領導一個新的超級智能實驗室——這正是此次Meta挖角OpenAI的直接“導火索”。
這也意味著Meta此次的挖角行為僅用了大約半個月的時間,可以說是一場人才“閃電戰(zhàn)”。
據(jù)彭博新聞社報道,扎克伯格親自參與Meta人工智能團隊的人才招聘。他曾在加州帕洛阿爾托和太浩湖的住所與這些候選人見面,并親自主導了與大部分候選人的初步接觸。
扎克伯格寫郵件水平也很高,他曾經(jīng)多次親自寫郵件挖角,此前成功讓DeepMind前研究員邁克·瓦爾科(Michael Valko)加入Meta。消息人士透露,扎克伯格在信中強調了人工智能對Meta發(fā)展的重要性,并表達了強烈的與收信者共同努力的愿望。此外Meta還提出了免面試的“綠色通道”。
但是關于薪酬,各方的說法不一。
奧爾特曼對外說的是:“他們(Meta)開始向我們團隊的許多人提出巨額報價——1億美元的簽約獎金,每年的薪酬還要高于此?!?/p>
但是據(jù)The Verge報道,Meta CTO安德魯·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在全公司大會上反駁了奧爾特曼的言論:“Sam是不誠實的。他暗示我們對每個人都這么做……大家看,市場很火熱,但沒那么火?!?/p>
OpenAI蘇黎世團隊的創(chuàng)立者之一Lucas Beyer在X上確認了加入Meta的消息,但他同時否認了“1億美元簽約獎金”的消息。
圖片來源:Lucas Beyer的X賬號
Levels.fyi是一個面向技術和產(chǎn)品職能人員的職業(yè)等級與薪酬透明化平臺,「甲子光年」查閱Levels.fyi上Meta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軟件工程師的職級是E序列,不同職級對應的年均總薪資(Base + Bonus + RSU)中位數(shù)為:
E3——21.1萬美元
E4——31.9萬美元
E5——48.3萬美元
E6——70.9萬美元
E7——161萬美元
E8——312萬美元
E9——367萬美元
Ryan對Meta內部的薪酬體系和標準非常了解,他透露,之前Meta E7級別的年薪大約為150萬~200萬美元,E8大約是250萬~300萬美元,E9大約是400萬~500萬美元。
Ryan分析,目前Meta招募的這些OpenAI研究員從能力上來說在E7到E9之間,正常來說年薪會在150萬~500萬美元范圍內,但由于是挖角,且OpenAI本身工資也不低,Meta可能會付出1.5倍的薪酬來挖?!?strong>預計年薪是500萬~1000萬美元的總包,沒有市場上傳得那么夸張,而且估計會有一個比較高的Performance Definition(績效界定)?!盧yan告訴「甲子光年」。
所以,薪酬真的是決定因素嗎?
在硅谷,Ryan接觸了很多PhD,很多人讀完書出來就業(yè)都快30歲了,一種聲音是“把過去沒掙到的錢補回來”,有更好的賺錢機會,自然會吸引到一批人。盡管曾經(jīng)在Meta工作,但Ryan還是認為在OpenAI做AI研究更有機會出成果,如今這些OpenAI的研究員選擇轉投Meta,可能與薪酬有較大的關系。
此外,美國加州沒有“競業(yè)協(xié)議”也讓各家公司挖角變得更加容易。《加州商業(yè)和職業(yè)法典》明確規(guī)定,任何對雇員離職后從事合法職業(yè)的限制性契約(即競業(yè)禁止協(xié)議)均為“無效且不可執(zhí)行”,除非符合極少數(shù)例外(如在出售公司股權時對原股東的競業(yè)限制)。
「甲子光年」此前在硅谷與一些AI從業(yè)者交流時都會聊到“競業(yè)協(xié)議”,硅谷AI從業(yè)者的直觀反饋是:無競業(yè)限制會帶來更多競爭,也會帶來更多創(chuàng)新。
仔細翻看Alexandr Wang曬出的這份名單中的人員履歷,很多人都有Google或DeepMind的工作經(jīng)歷,之前被Meta“連鍋端”O(jiān)penAI蘇黎世團隊三位創(chuàng)始成員也都曾是DeepMind的同事。這一方面說明,有著共同學習、工作經(jīng)歷員工會形成“小團體”互通有無,共同決策;另一方面也說明,挖角和人才流動在硅谷很正常,因為當年OpenAI也做過類似的事情。
對于硅谷的人才競爭,劍橋大學計算機教授喬恩·克洛克夫特(Jon Crowcroft)曾告訴「甲子光年」:“人工智能人才的競爭確實非常激烈,但這只是一個周期中正常的部分?!?/p>
3.去Meta是一個好的選擇嗎?
Ryan坦言,他離開Meta是因為無法忍受toxic politics(有毒的職場政治)。
這在中文語境里,可以理解為“大廠病”。
Ryan告訴「甲子光年」:“這種toxic politics已經(jīng)到了可怕的地步,不管做什么都要寫review、寫post、寫document,然后還要跟你的VP做review。每一篇review都要再經(jīng)過6~7個人的review,與他們溝通哪些可以寫,每天為了這種事情花了大量時間?!?/p>
Ryan回憶,Meta起初并不是這樣,這種不良風氣是近幾年興起的。
本周一,扎克伯格發(fā)布內部信,正式宣布組建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將 FAIR(Meta 的基礎 AI 研究團隊)、Llama模型開發(fā)團隊、AI產(chǎn)品線團隊,以及新成立的前沿大模型研發(fā)組整合到同一運營架構下,由Scale AI前CEO Alexandr Wang出任首席人工智能官,GitHub前CEO Nat Friedman協(xié)同負責研究與產(chǎn)品落地。該組織架構旨在加速從基礎研究到產(chǎn)品化的閉環(huán)迭代,明確聚焦“超級智能”級別能力的研發(fā)。
扎克伯格同時表示,Meta未來幾年將在人工智能項目和研究上投入數(shù)千億美元。
而據(jù)彭博新聞社報道,Meta近期還與Perplexity和Runway進行了交易談判,預計Meta將收購一家利用人工智能復制聲音的小型初創(chuàng)公司PlayAI。
Meta這次的決心不小。
Ryan也期待新的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能夠改變內部的風氣,做出更好的研究,產(chǎn)出更好的產(chǎn)品,但他同時也有一個疑問:“即便訓練出來新的超強的模型,Meta不做云計算,訓這個模型是就為了開源嗎?我不知道Meta下一步想干什么?!?/p>
這次Meta的挖角行為也促使OpenAI的高層開始反思,Mark Chen就表示,公司在“頻繁的產(chǎn)品發(fā)布節(jié)奏和與競爭對手的短期比較中陷得太深”。
甲子光年智庫在2024年底發(fā)布的主題報告中分析:OpenAI從成立開始,一直在堅持技術信仰路線,以技術能力的提升作為公司發(fā)展的核心驅動力。在2023年之前,OpenAI一直堅持的是底層大模型的能力研發(fā),不斷完善自然語言大模型、多模態(tài)大模型的通用能力。但這一戰(zhàn)略在2024年開始出現(xiàn)了拐點,嘗試向需求轉變,推出了GPT-store,構建ChatGPT為主的AI生態(tài)體系,開始探索如何向商業(yè)化目標轉型。
這一戰(zhàn)略抉擇的轉變,或許導致了OpenAI在2024年的管理層巨變,也為如今的人才流失埋下伏筆。
在6月28日的內部信中,Mark Chen寫道:“我們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的目標上——探索如何將計算能力(今年晚些時候將有更多超級計算機上線)轉化為智能。這才是主線任務,而與Meta的沖突只是支線。”
AI云服務商Hyperbolic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CTO Yuchen Jin透露,OpenAI即將發(fā)布開源模型,而且會是一個推理模型。盡管這個消息沒有得到OpenAI的證實,但已經(jīng)引發(fā)了很多人的猜想。
圖片來源:Yuchen Jin的X賬號
這場人才爭奪戰(zhàn)的得與失,未來一周,未來一個月,或許OpenAI會給我們答案;未來一年,未來幾年,或許Meta也會給我們答案。
*實習生沈伊人對本文亦有貢獻
**應受訪者要求,Ryan為化名
參考資料:
OpenAI Leadership Responds to Meta Offers: ‘Someone Has Broken Into Our Home’,《連線》雜志
Zuckerberg Debuts Meta ‘Superintelligence’ Group, More Hires, 彭博新聞社
Mark Zuckerberg Announces New 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 Unit,華爾街日報
Meta's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Says Sam Altman Is 'Being Dishonest' About $100 Million Signing Bonuses Poaching ClaimEntrepreneur
(封面圖來源:「甲子光年」拍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