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臨沂火了,除了刀郎的演唱會,還有炙烤模式的高溫。
雖然刀郎團(tuán)隊也準(zhǔn)備了一系列的降溫措施,但是熱情畢竟不能降溫。
?連續(xù)38℃多的熱浪里,醫(yī)院急診科也跟著“火”了——中暑患者比平時多了一倍多。
55歲的園林工人張師傅在路邊修剪樹枝時,突然一頭栽倒在草叢里。
工友們慌了神,只見他臉色通紅、渾身滾燙,喊他也沒反應(yīng),趕緊撥打了120。
這場緊急搶救,讓我們不得不重視:高溫天里,中暑可能不是小毛病,嚴(yán)重時會要命。
一、中暑不是“小難受”,這三種情況要警惕。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很多人覺得中暑就是“熱暈了”,喝點水歇會兒就好。
但張師傅的情況不一樣——他得的是最嚴(yán)重的“熱射病”,醫(yī)生說這是中暑里的“重癥監(jiān)護(hù)室級別”。
怎么判斷中暑嚴(yán)不嚴(yán)重?記住這三個信號:
(1)體溫高得嚇人
正常人體溫在36-37℃,普通中暑可能38℃左右,**熱射病的核心體溫會超過40℃**。
就像把肉放在鍋里煮,體溫太高,身體器官會被“燒壞”。張師傅被送到醫(yī)院時,醫(yī)生用體溫計一測,直腸溫度竟有41℃,這也是他昏迷的主要原因。
(2)意識模糊或昏迷
輕度中暑可能只是頭暈、乏力,但熱射病會直接影響大腦。
比如突然站不穩(wěn)、說話顛三倒四,甚至像張師傅這樣直接暈倒、呼之不應(yīng)。這是因為高溫讓大腦“中暑”了,神經(jīng)細(xì)胞在高溫下會快速受損。
(3)身體出現(xiàn)異常信號
出汗異常:一開始可能大量出汗,到了嚴(yán)重階段反而不出汗,皮膚又干又燙(張師傅就是這種情況。
尿液變色:尿色變成濃茶色或醬油色,說明腎臟可能被損傷;
皮膚瘀斑:身上突然出現(xiàn)青一塊紫一塊的斑點,可能是凝血功能出了問題。
二、現(xiàn)場急救:黃金30分鐘,這樣做能救命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張師傅能救回來,多虧了工友們的及時處理。
醫(yī)生說,熱射病搶救的關(guān)鍵是“**快速降溫**”,前30分鐘的處理直接關(guān)系到生死。
普通人遇到有人中暑暈倒,記住“六字訣”:脫、泡、扇、補、躺、送。
(1)脫:立刻脫離高溫環(huán)境
把患者抬到樹蔭下、空調(diào)房等陰涼處,趕緊解開緊身衣服,方便散熱。張師傅的工友當(dāng)時就把他拖到了路邊的樹蔭下,還脫掉了他的工裝外套,這一步做得很對。
(2)泡:用涼水快速降溫
如果周圍有水(比如水桶、水池),讓患者坐在或躺在20-25℃的涼水里(別用冰水,太刺激),重點泡軀干和大腿,這些地方血管多,降溫快。沒有水的話,用濕毛巾裹住身體,尤其是脖子、腋下、大腿根——這些大血管密集的地方,降溫效果最好。
(3)扇:加速散熱
用風(fēng)扇、硬紙板對著患者扇風(fēng),讓空氣流動起來,幫身體更快散熱。張師傅的工友當(dāng)時就找來工地的大風(fēng)扇,對著他吹,這能讓降溫速度提高一倍。
(4)補:小心補水
如果患者意識清醒,能喝水,可以給他喝淡鹽水(一杯水加半瓶蓋鹽)或運動飲料,小口慢喝,一次別超過200毫升,避免嘔吐。但如果已經(jīng)昏迷,千萬別喂水,容易嗆到肺部。
(5)躺:保持正確姿勢
讓患者平躺,頭偏向一側(cè),防止嘔吐時嗆到。如果有條件,把腳稍微墊高15厘米,幫助血液回流到心臟。
(6)送:趕緊送醫(yī)院
做完這些,不管患者看起來有沒有好轉(zhuǎn),都要立刻送醫(yī)院。熱射病的傷害可能“滯后”,表面沒事,內(nèi)臟可能已經(jīng)受損。張師傅就是在降溫的同時被送到醫(yī)院,才沒耽誤治療。
三、這些錯誤做法,可能越幫越忙!
現(xiàn)場急救時,很多人會犯這些錯,一定要避開:
別用酒精擦身:酒精會通過皮膚吸收,可能中毒,而且揮發(fā)太快,反而讓皮膚溫度反彈。
別喂退燒藥:中暑是身體散熱出了問題,退燒藥沒用,還可能加重肝腎負(fù)擔(dān)。
別使勁掐人中:掐人中只能讓患者短暫睜眼,對降溫沒幫助,還可能耽誤時間。
別裹太厚:有人覺得“中暑了怕著涼”,給患者蓋被子,這會像“捂粽子”一樣,讓熱量散不出去,加重病情。
四、高溫天,這樣預(yù)防最有效
熱射病雖然可怕,但完全可以預(yù)防。不管是去看演唱會,還是戶外工作,記住這幾點:
(1)出門選對時間和裝備
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的高溫時段,這時候紫外線最強。比如去看演唱會,提前查好場地遮陽情況,盡量選陰涼位置。
穿淺色、寬松、透氣的衣服,比如棉麻材質(zhì),別穿深色緊身衣(吸熱還不透氣)。戴寬檐帽、太陽鏡,裸露的皮膚涂防曬霜。
(2)喝水有講究
別等渴了才喝,每隔15-20分鐘喝100-200毫升水,一天至少喝2-3升。
出汗多的時候,光喝白水不夠,要喝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別選太甜的),補充流失的鹽分。
(3)及時歇腳,別硬撐
戶外工作或活動,每30分鐘到陰涼處歇10分鐘,哪怕不覺得累也得歇。
感覺頭暈、心慌、出冷汗時,趕緊停下手里的事,找地方降溫,這是身體在“報警”。
(4)特殊人群更要注意
老人、小孩、孕婦,以及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盡量別在高溫天出門。家里空調(diào)溫度別太高(26℃左右),定期開窗通風(fēng)。
看演唱會時,帶個小風(fēng)扇、冰貼(貼在脖子上),隨身揣著藿香正氣水(但開車別喝,含酒精)。
五、熱射病能治好嗎?關(guān)鍵在“早”
張師傅在醫(yī)院住了5天,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下床走路了。
醫(yī)生說,熱射病雖然兇險,但只要發(fā)現(xiàn)早、處理及時,大部分人能恢復(fù)。
但如果耽誤太久,可能會留下肝腎功能損傷、記憶力下降等后遺癥,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高溫天里,別拿中暑當(dāng)小事。
不管是自己出門,還是身邊有人在戶外工作,多一份警惕,多一點準(zhǔn)備,就能避開這個“隱形殺手”。
畢竟,健康平安,才能好好享受夏天的熱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