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了多日高溫天氣后,三伏姍姍來遲。
夏天如此炎熱,那么沒有空調(diào)的古人該如何度過呢?
原來,那些愜意的消暑小妙招,都藏在了古人的詩詞里了。
詩詞君給大家整理好了,愿在這個酷暑,能給大家送上一份詩意的清涼。
夏夜追涼
宋·楊萬里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
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fēng)。
夏日的夜晚,蟲鳴聒噪,沒有一絲絲微風(fēng),熱意讓人無法入眠。
索性推開門窗,在月色中站立一會兒。任憑皎潔、靜謐的月光照拂在臉上,褪去心頭的疲憊,還內(nèi)心一片清涼。
銷夏
唐·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fēng)。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獨立的小院子,綠樹濃蔭。室內(nèi)空曠,沒有雜物,讓通風(fēng)變得輕而易舉。
放一把搖椅,靜臥乘涼,搖曳中感受時光的美好。心境隨之變得心平氣和,涼爽也就由心而生了。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fēng)。
古人消暑納涼,最是隨心隨性,方法用盡,不拘小節(jié)。
怎么樣最涼快就怎么來,哪里最涼快就去哪里呆。懶得搖扇子就打赤膊,在山林之間,赤條條地飲酒、作詩,逍遙自在,好不快活!
橋南納涼
宋·陸游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fēng)定蓮池自在香。
俗話說得好:“背靠大樹好乘涼?!?/p>
樹蔭底下,臨水的山莊、涓涓流水的小溪旁,都是避暑的好去處。
小河邊散散步,兩岸花香迷人,船上笛聲悠揚,酒不醉人人自醉,夏季的燥熱在迷人的風(fēng)景中逐漸退去。
苦熱題恒寂師禪室
唐·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
可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
《菜根譚》有言:“熱不必除,而除此熱惱,身常在清涼臺上?!?/p>
烈日炎炎,消除內(nèi)心的煩躁,身體自然如坐涼亭般清爽,不用跑去避暑,擅用老祖宗的智慧,心靜也能自然涼。
鶴沖天·梅雨霽
宋·周邦彥
梅雨霽,暑風(fēng)和。高柳亂蟬多。
小園臺榭遠池波。魚戲動新荷。
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罩涼深院。
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在荷塘邊垂釣,在柳蔭下乘涼。古人沒有空調(diào),照樣在酷暑中將小日子過得清爽無比。
探其秘訣,乃是心中沒有煩心事,自然天天都是好日子。正所謂無事一身輕,內(nèi)心輕盈,生活自然活的不累,驕陽似乎都沒那么熱了。
天凈沙·夏
元·白樸
云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
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西瓜作為現(xiàn)代人的避暑三件套之一,在古代也廣受人們青睞。
紅皮綠瓤的大西瓜,放進井水里冰鎮(zhèn),吃的時候一刀下去,咔嚓有聲,涼氣撲鼻,吃上幾瓣,暑氣全消了。
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楊萬里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夏季晝長夜短,人也容易犯困,常常提不起精神,飲食也沒什么胃口。
睡個午覺,醒來喝點酸梅湯,欣賞著窗外的風(fēng)景,世間的喧鬧好像都與自己無關(guān),消除身心的疲憊,夏季的炎熱也不見蹤影。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夏季天氣炎熱,卻也是花果成熟的季節(jié)。十里飄香,這是大自然無私的饋贈。
賞美景,品美食,享美好。這些小幸福,在夏日的炎熱中給我們帶來一絲安慰。
阮郎歸·初夏
宋·蘇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fēng)初入弦。
碧紗窗下水沈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夏季的天就像小孩兒的臉,說變就變。
雷雨說下就下,來去匆匆。
夏雨雖然總是猝不及防,卻能帶給人們清涼。
在這個炎炎夏日,古人用他們的智慧和詩詞將清涼的小妙招傳遞給了我們。
無論是夏夜追涼、銷夏消暑,還是山中納涼、橋南避暑......
讓我們在這個夏季,放下煩躁,享受一份心靈的寧靜和愜意。
點個贊和在看,與你共享夏日美妙,共同享受愜意的清涼盛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