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亞洲杯,中國女籃的成績一言難盡,特別是主場輸給日本女籃,讓很多球迷都感到難受。日本網(wǎng)友的一句評論,卻讓人感到了“旁觀者清”,引發(fā)球迷共鳴。
在日本女籃90-81戰(zhàn)勝中國隊后,一位日本網(wǎng)友留言稱:“不理解中國隊為何只有王思雨選手積極給那位巨人球員傳球,這可是奧尼爾一樣的武器啊?!?/p>
讓人想不到的是,日本網(wǎng)友隨意的一句評論,卻揭開了中國女籃在本屆亞洲杯中暴露的戰(zhàn)術問題——那就是后衛(wèi)線與張子宇的配合不足,王思雨被認為是目前最能給張子宇傳球的球員,這也是咱們國內球迷的普遍看法。
這次亞洲杯,王思雨在比賽中多次為張子宇送出精準傳球,尤其在對陣新西蘭的比賽中,她10分鐘就貢獻7次助攻,成為張子宇的“御用喂球者”。
筆者回想到亞洲杯開賽前的熱身賽,那場對陣日本女籃時,王思雨通過高位策應和三分球牽制,多次為2米26的張子宇創(chuàng)造籃下強攻機會,兩人配合默契。
作為老將,王思雨擅長觀察內線跑位,且敢于在關鍵時刻傳球,這與李緣、楊力維等后衛(wèi)的球風截然不同。王思雨的存在能有效緩解張子宇“接不到球”的困境,可惜的是,她的出場時間太少了。
本屆亞洲杯,王思雨出場時間受限,盡管王思雨與張子宇配合效果顯著,但她并非宮指的主力控位首選。半決賽對陣日本女籃時,王思雨替補出戰(zhàn)時間極短,倒是李緣在本場比賽中獲得大把出場時間。
宮魯鳴教練在賽后承認“雙塔戰(zhàn)術存在漏洞”,但并未提及王思雨的傳球能力,但球迷的普遍看法是,想讓張子宇在關鍵比賽中發(fā)揮更大作用,王思雨的傳球是關鍵。
目前,教練組正努力推進“換血計劃”,重點培養(yǎng)李緣這樣的年輕后衛(wèi),但她在傳球視野上還需要加強,若無法快速成長,中國女籃將面臨“有內線無傳球”的困境。
王思雨已30歲,本屆亞洲杯后可能退出中國女籃,但18歲的張子宇仍需長期依賴后衛(wèi)支持。日本網(wǎng)友的無心評價卻揭示了中國女籃的戰(zhàn)術矛盾,那就是擁有頂級內線張子宇,但咱們的后衛(wèi)能否最大化其價值,這將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難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