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透亮:“入伏不補,秋冬受苦”。為啥?這酷暑就像個“抽水機”,大汗淋漓間,不知不覺就把咱們體內(nèi)的陽氣與津液往外掏,脾胃也被濕氣困得蔫蔫的,沒了力氣。這時候不把根基扎穩(wěn)當,到了秋冬,身子骨怕是要跟你鬧脾氣。順應(yīng)天時來點“伏補”正當時!不是讓你大魚大肉猛塞,而是選些應(yīng)季又溫潤的食材,補陽、健脾、利濕三管齊下,舒舒服服把夏熬過去。今天這三道家常好味,保管讓你吃得舒服又妥帖!
一、蝦仁冬瓜黃豆湯
做法:
1、黃豆抓一小把,提前用清水泡個2-3小時。
2、冬瓜削皮去瓤,切成適口的小塊兒;鮮蝦仁洗凈備用。
3、鍋里添足清水,先下泡好的黃豆,大火煮開轉(zhuǎn)中小火,咕嘟個15-20分鐘,把豆子煮軟。
4、聞到豆香了?下冬瓜塊!再煮個10分鐘左右,煮到冬瓜變得半透明。
5、最后把蝦仁丟進去,看著它變色卷曲就關(guān)火!撒點鹽,滴幾滴香油,喜歡鮮點的還可以加點白胡椒粉,成了!
黃豆是“地里長出來的肉”,扎實補脾又利濕;冬瓜更是“祛濕大將”,清爽解暑;蝦仁溫陽,又不燥熱。三樣一搭,湯水清甜滋潤,喝下去脾胃沒負擔,濕氣悄悄走,陽氣穩(wěn)穩(wěn)收,伏天里喝一碗,汗出得都暢快!
二、紅燒羊排
做法:
1、羊排斬成寸段,冷水下鍋,加點料酒、姜片,大火燒開焯出血沫,撈起洗凈瀝干。
2、鍋里放點油,下幾片姜、幾瓣蒜、一小段蔥白、一兩顆八角、一小塊桂皮,小火煸香。
3、羊排倒進去,翻炒到表面有點焦黃。關(guān)鍵來了:烹入料酒,加足量生抽、一點老抽上色,再來點冰糖。
4、加熱水,水量要基本沒過羊排。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蓋上蓋子慢燉!燉個40分鐘到1小時,肉軟爛才香。
5、嘗嘗味道,加鹽調(diào)整。最后開大火收收汁,撒上新鮮蔥花或香菜段,出鍋!怕膩的,燉的時候丟幾塊白蘿卜進去,絕配。
三伏天,尤其對平時就怕冷、手腳發(fā)涼、總覺得累的朋友,適量吃點羊肉,正是“以熱制熱”、“溫陽固本”的好法子。羊肉溫補,暖中焦,助陽氣,配上紅燒的濃郁醬香,解饞又養(yǎng)人。
三、蝦仁丸子小白菜湯
做法:
1、鮮蝦仁剁成細細的蝦茸。
2、蝦茸放碗里,加一個雞蛋清、一小勺淀粉、少許鹽、一點點白胡椒粉,順著一個方向使勁攪打上勁,感覺黏黏的能成團就好了。
3、小白菜洗凈,切成段;再切點姜絲備用。
4、鍋里燒水,放點姜絲,水將開未開時轉(zhuǎn)小火,用勺子或手把蝦茸團成一個個小丸子,輕輕滑入水中。
5、全部丸子下鍋后,轉(zhuǎn)中火煮到丸子浮起熟透。
6、下小白菜段,燙軟斷生即可。最后加點鹽、滴幾滴香油調(diào)味,清清爽爽出鍋!
剁碎的蝦仁做成丸子,溫陽補精,口感彈嫩又極易消化吸收;小白菜清甜敗火,富含纖維;雞蛋清和淀粉讓丸子柔嫩不柴。整個湯水清澈見底,丸子粉嫩可愛,小白菜碧綠養(yǎng)眼,看著就清涼。
三伏天這四十天,正是身體“打基礎(chǔ)”的關(guān)鍵期。順應(yīng)老輩兒的智慧,把這“伏補”的功夫做到位,吃好這三樣,穩(wěn)穩(wěn)地補足陽氣,健運脾胃,讓身體這個“小宇宙”和諧運轉(zhuǎn)。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quán),未經(jīng)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quán)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