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瀨玻璃丨文
當你認為,世界上已經(jīng)沒有什么能刷新認知的時候,我建議來刷刷貼吧。
雖然經(jīng)過幾十年的運營,貼吧已經(jīng)江河日下,首頁塞滿了充滿戾氣的對罵、引戰(zhàn)、圣杯戰(zhàn)爭,但有時候它就是能驚現(xiàn)一些意想不到。
就比如前段時間,突然爆火的“石墩子吧”。
是的,石墩子,也有貼吧。
石墩子不僅有屬于自己的貼吧,甚至還有兩個,分別是“石墩子吧”以及“石埻子吧”。
“石墩子吧”雖然是正統(tǒng),但7月初才剛剛出道,根基不穩(wěn),人氣一般;
“石埻(zhun)子吧”雖然錯字頂頭,卻比隔壁資歷更老(雖然只有幾天),人氣更高。
兩個“石墩子吧”雖然熱度差距明顯,但貼吧內容都大差不差——
以“石墩子”為核心,記錄、分享、創(chuàng)作。
石墩子是對的。
在“石墩子吧”,很容易就能翻到吧友自發(fā)記錄、分享生活中看到的石墩子,一日為石墩子,終身為石墩子,
最多、最經(jīng)典的是石墩子的初始皮膚。
圓形頭殼光滑圓潤,方形底座四平八穩(wěn),突出的是標準,主打的是傳承。你這些初始皮膚石墩子會出現(xiàn)在中國各地,甚至能看到它們在花田守望未來,在路口結隊相伴。
比初始皮膚更容易被注意的,是在路邊被貼上警戒膠帶的看守石墩子。
這些石墩子見過的大是大非最多,身上膠帶剮蹭的痕跡已經(jīng)被人編撰了無數(shù)故事。在觀察者的眼中,這些石墩子就是忠于職守的象征,是它們守護了石墩子的一方和平。
最稀有的還是外型特殊的石墩子,偶遇它們的幸運,不亞于抽卡手游無保底單抽出SSR。
像是什么象棋墩子、方石墩子、熊貓墩子……它們有不少已經(jīng)被石墩子吧當成了地標,是可以打卡拍照的景點。
但外形只是一時的,真正評價一個石墩子是不是好墩子,還要是坐感。
“天生石墩給人坐”,一個好的墩子,一定要坐起來舒服。所以石墩子的打分很簡單,坐起來舒不舒服最重要。
有人的還解鎖了隱藏玩法。
除了評價,石墩子吧的吧友還樂于編排。
石墩子隨處可見,但每個石墩子的經(jīng)歷又有所不同。
只有真正了解石墩子的吧友,才能從簡單的排列中讀到哲理,從剮蹭的痕跡中領略風霜歲月……當然還有一些死狀凄慘,不忍直視的石墩子,不能多說了。
始于石墩子,但絕不終于石墩子。
在看過千千萬萬石墩子后,吧友終于發(fā)現(xiàn)并不一定只有石頭做的墩子是石墩子。只要做一個簡單的拆分就會發(fā)現(xiàn),石墩子是由一個球形,與一個底座組合而成。
所以中午點的冰激凌球,也是廣義上的石墩子。
按照這個思路,世界瞬間就變得通透起來。
石墩子得有球形,所以拉斯維加斯大眼是巨大高科技石墩。
石墩子得有底座,所以良子的大胃袋是生物型可移動石墩。
在石墩子吧成立之后,眾人發(fā)現(xiàn)一個驚恐的事實,原來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石墩子。
就這樣,石墩子吧流暢滑入小眾開發(fā)區(qū),成為了一種不可言述的XP。
就像“大噴菇”作為小眾XP,花了近十年才被大眾接受一樣,石墩子在成為XP之后,必然會承受非議與白眼。
還好有“石墩子吧”,為這些石墩子愛好者留下了最后一片……凈土?
癥狀比較輕的,會對著石墩子直抒胸臆,用不斷重復來表達積郁已久的感情。
癥狀稍嚴重的,會把石墩子當作寵物,將它們納入生活,成為家庭中的一份子。
至于病入膏肓的,我覺得可以當作珍稀物種小心對待。
他們離人很遠,離神也不近,介于二者之間。
即使多樣如我,也確實沒見過轉發(fā)石墩子R18G,泛濫成災,以至于讓“石墩子吧”明令禁止的神人。
“石墩子吧”雖然是前段時間才建吧爆火,但石墩子本身,其實一直都是街頭文化最好的畫布。
微博、論壇、小紅書……在各類社交平臺,都能刷到無數(shù)有關“石墩子”的帖子。
絕大多數(shù)都是隨心一拍,并沒有多少含義,就像“石墩子吧”建立的初衷一樣,單純的分享。
被石墩子上陌生的靈光一現(xiàn)吸引,拍照記錄,日常與不尋常就這樣融合在一起。
作為留白,石墩子上留下的也不僅有藝術,它可能因為所處地區(qū)的不同,沾上不一樣的感情。
石墩子太多,它早已融入了生活,所以看到“石墩子吧”爆火,更多人會驚訝。但等真的翻過帖子,有隨手一拍石墩子照片的人,又會感覺不出意料。
有人說,石墩子吧有一種古早互聯(lián)網(wǎng)的味道。
就像世外桃源一樣,相比外界的紛擾,這里尤其單純,大家只是分享,記錄,發(fā)癲,沒有人會將戾氣隨處釋放,像石墩子一樣始終不會變成尖銳的形狀,多多少少帶著一絲治愈……至少現(xiàn)在是這樣。
至于以后,石墩子吧還能不能像現(xiàn)在這樣純凈,誰又說的好呢?
畢竟就連石墩子本身,在城市里也開始慢慢被停車柱替代。
或許再過幾年,被隨手畫上笑臉的石墩子會在不經(jīng)意間被拖走,街角徒留锃亮卻有千篇一律的停車柱。
至少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還有這樣一個角落,保存著街頭巷尾的石墩,保存著平凡生活的一絲溫暖,一點靈光,也足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