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不算熱,大暑在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最潮濕的時段,此時高溫多雨,人體新陳代謝加快,水分流失量大,容易出現(xiàn)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不適癥狀。
在這個特殊的節(jié)氣里,飲食調理尤為重要,而 “吃瓜” 則是民間流傳已久的消暑養(yǎng)生之道。民間有 “夏吃瓜,不中暑” 的說法,中醫(yī)也認為,瓜類大多性寒或涼,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消腫等功效,非常適合三伏天食用。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 5 種適合三伏天吃的瓜,分別是冬瓜、絲瓜、黃瓜、西瓜和苦瓜,不僅能消暑降溫補水分,還能讓你健康過夏天。
一,冬瓜:
冬瓜是三伏天不可或缺的食材,民間有 “夏吃冬瓜賽人參” 的說法。從中醫(yī)角度來看,冬瓜性涼,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
推薦食譜:冬瓜丸子湯。
1.準備冬瓜 500 克、豬肉餡 200 克、蔥姜適量、雞蛋 1 個、淀粉、鹽、胡椒粉、香油各少許。
2.首先將冬瓜去皮去瓤,切成薄片備用;豬肉餡中加入蔥姜末、雞蛋、淀粉、鹽、胡椒粉,順時針攪拌上勁;
3.鍋中加水燒開,用勺子將肉餡團成小丸子放入鍋中,待丸子浮起后撇去浮沫;放入冬瓜片,煮至冬瓜變軟透明,加入適量鹽調味,滴幾滴香油即可。
烹飪技巧:煮丸子時水溫不宜過高,以免丸子煮散;冬瓜不要煮太久,否則會失去口感和營養(yǎng)。
二,絲瓜:
絲瓜在夏季十分常見,中醫(yī)認為其性涼,味甘,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通經絡的作用。此外,絲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 和膠原蛋白,有助于保持皮膚彈性,被譽為 “美人瓜”。
推薦食譜:清炒絲瓜。
1.準備絲瓜 2-3 根、蒜末、鹽、食用油各適量。將絲瓜去皮洗凈,切成滾刀塊備用;
2.鍋中倒油,油熱后放入蒜末爆香;加入絲瓜塊快速翻炒,炒至絲瓜變軟變色;加入適量鹽調味,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烹飪技巧:絲瓜容易氧化變黑,切好后可以浸泡在清水中;炒制時要用大火快炒,避免絲瓜出水過多影響口感。
三,黃瓜:
黃瓜是夏季最受歡迎的瓜類之一,它水分含量高達 96% 以上,口感清爽脆嫩,是天然的 “解渴飲料”。中醫(yī)認為黃瓜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生津止渴的功效。
推薦食譜:涼拌黃瓜
1.準備黃瓜 2 根、蒜末、小米辣、生抽、香醋、香油、鹽、糖各適量。將黃瓜洗凈,用刀拍扁后切成段備用;
2.放入蒜末、小米辣、生抽、香醋、香油、鹽、糖,攪拌均勻即可。
烹飪技巧:拍黃瓜能讓黃瓜更好地入味;喜歡吃脆一點的可以少腌一會兒,喜歡軟一點的可以多腌幾分鐘。
四。西瓜:
“熱天吃西瓜,不用把藥抓”,西瓜是三伏天消暑降溫的首選水果,被譽為 “瓜中之王”。
西瓜水分含量高,能快速補充人體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而且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糖、維生素 C 等營養(yǎng)成分,能及時補充能量,緩解疲勞。
推薦食譜:西瓜汁。
1.準備西瓜適量、蜂蜜或白糖少許(可選)。將西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塊放入榨汁機中;
2.榨成汁后倒入杯中,可根據(jù)個人口味加入少許蜂蜜或白糖調味。
烹飪技巧:西瓜本身已經很甜,一般不需要額外加糖;榨好的西瓜汁要盡快飲用,以免氧化變質。
五,苦瓜:
苦瓜雖然味道苦澀,但卻是三伏天的養(yǎng)生佳品。中醫(yī)認為苦瓜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暑、明目解毒、開胃健脾的食療功效。
推薦食譜:苦瓜炒蛋。
1.準備苦瓜 1 根、雞蛋 3 個、鹽、食用油各適量。將苦瓜洗凈,去瓤后切成薄片,放入沸水中焯水 1-2 分鐘,撈出過涼水,瀝干水分備用;
2.雞蛋打入碗中,加入少許鹽攪拌均勻;鍋中倒油,油熱后倒入蛋液,炒成蛋塊盛出備用;鍋中再倒少許油,放入苦瓜片翻炒,
3.加入適量鹽調味;最后倒入蛋塊,翻炒均勻即可。
烹飪技巧:苦瓜焯水時加入少許鹽和油,能保持苦瓜的顏色翠綠;焯水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苦味過重。
三伏天吃這 5 種瓜有諸多講究。從民俗角度來說,也有 “伏天吃瓜,賽過參湯” 的諺語,可見吃瓜在三伏天的重要性。
總之,三伏天飲食要遵循 “清熱解暑、祛濕健脾” 的原則,多吃冬瓜、絲瓜、黃瓜、西瓜、苦瓜這 5 種瓜,按照推薦的食譜和烹飪技巧進行制作,既能享受美味,又能消暑降溫補水分,讓你健康舒適地度過夏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