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這兩天收了18個喝冰啤喝到胃痙攣的年輕人。最小的才19歲,疼得滿地打滾可不是開玩笑。
高溫一來,冰啤銷量翻了三倍,腸胃科醫(yī)生跟著連軸轉。很多人覺得啤酒度數低,怎么喝都沒事,這想法錯得離譜。
零度以下的冰啤灌進37度的胃,血管瞬間收縮,平滑肌直接抽筋。這可不是段子,是急診室里天天上演的常態(tài)。
啤酒最合適的溫度是8到15度,喝對了才舒服又安全。
淡色拉格8度左右泡沫最細,麥芽香能完整飄出來。黑啤、波特這類味道重的,放到12到15度香氣才夠味。凍成冰碴子的啤酒,泡沫全炸,苦味放大,香味跑光,喝著虧。
更麻煩的是,溫度過低會抑制酒精揮發(fā),后勁兒上來容易斷片??崭购缺∥:Υ?,酒精吸收速度比飯后快三倍。
胃黏膜沒食物墊著,直接被酒精刺激,輕了反酸燒心。重了可能引發(fā)急性胃炎,遭罪的還是自己。有人覺得吃烤肥腰能墊胃,其實高脂食物讓胃排空變慢。
酒精滯留時間更長,反而更容易醉,這招不管用。真正適合墊肚子的,是水煮毛豆、涼拌豆腐這類低脂高蛋白的菜。既緩沖酒精,又不給胃添堵,這才是正確吃法。
混酒喝更危險,啤酒加白酒,碳酸飲料加速酒精進小腸。
血液酒精濃度瞬間拉高,醉得快不說,第二天頭痛欲裂。日本有統計,混酒人群急性酒精中毒率是單喝的2.
7倍。國內急診記錄也顯示,混酒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逐年上升。
20到35歲的年輕人占了七成,可得多注意。控制飲酒量是關鍵,一瓶500毫升啤酒含酒精約20克。成年男性每日上限25克,女性15克,兩瓶就快踩線了。
痛風患者、孕婦、吃頭孢的人,一口都別碰,風險太大。有人覺得啤酒利尿能解暑,其實身體反而更缺水。每喝一杯酒就補一杯白水,既能稀釋酒精又防脫水。
看球擼串時,把冰啤換成常溫的,配盤拍黃瓜更舒服。開車前千萬別喝酒,一瓶啤酒就可能觸碰酒駕線。兩瓶下去直接超標,駕照吊銷還得花錢打車,不劃算。
夏天想涼快,綠豆湯、淡鹽水、椰子水都是好選擇。
真想喝酒記住三件事:別空腹,別冰透,別超量。
身體是自己的,疼起來沒人替你扛,節(jié)制才是硬道理。
我個人覺得,痛快一時不如舒服長久,您說是不是這個理?現在就想想,下次喝酒該準備點啥下酒菜,別等難受了才后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