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山看客
編輯|墨山看客
在一場老紅軍聚會中,一名已經80歲的老將軍拄著拐杖慢慢走到了會場門口,當負責迎接的人想要帶著他先進入會場坐下的時候,這名將軍卻擺擺手表示:我老首長還沒來,我怎么敢坐下,還是先在外面站一會兒吧。
聽到這名老將軍的這一番話,在場的眾人頓時陷入了沉默。要知道站在門口的楊得志將軍可是開國上將,無論是長征還是抗日都未曾缺席,就連抗美援朝都能夠看到他的身影,能夠讓這位站在門口等的人,身份絕對不低。
取材網絡
此人究竟是誰?為何能夠讓一位開國上將都站在門口等著呢?
楊得志的老首長
這次紅軍聚會雖然說是給眾人一個敘舊的機會,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明白,這次見面或許就是這輩子最后一次了。在場的老紅軍的年齡都已經不小了,就連楊得志都已經80歲高齡,經過這次聚會之后,以后還想要跟這次一樣聚集在一起也將會變得愈發(fā)困難。
也就是當眾人都在等待的時候,楊得志還是說出了他所等待的人的名字。此人名叫李聚奎,這個名字或許并不算知名,但是在紅軍內部卻能夠讓無數(shù)人信服,哪怕是開國上將楊得志見了他都得喊上一句首長。
取材網絡
之所以李聚奎能夠被眾人信服,和他在革命過程中所做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他不喊口號,而是靠戰(zhàn)功讓眾人信服,作為一名指揮官,李聚奎從來都不會在后方待著,只要有戰(zhàn)斗,他總是會第一個沖上去。
正是因為他的這種英勇,讓他在戰(zhàn)場上立過許多戰(zhàn)功,無論是北伐戰(zhàn)爭還是平江起義,李聚奎總是會第一個沖上去和敵人拼殺,再加上他在軍事上的獨特理解,更是讓他在指揮“反圍剿”的時候僅靠幾十人就打退了上千敵軍,創(chuàng)下了一段佳話。
在軍隊這段時間中,李聚奎也養(yǎng)成了帶兵打仗的獨特章法,在指揮戰(zhàn)斗的時候,他從來不會板著臉說教,而是親自做出行動為眾人示范。根據(jù)一些老紅軍的回憶,李聚奎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你們先看我怎么沖,然后再跟著上!”
取材網絡
光是從這一句話就不難看出,他是真的把隊伍放在心上,哪怕知道先沖上去會十分危險他也會選擇第一時間沖上去做出表態(tài),也就是因為他的這一番操作,才讓更多的紅軍對其表現(xiàn)出了信服。
而李聚奎在指揮大渡河那一場戰(zhàn)爭的時候,所展現(xiàn)出來的軍事素養(yǎng)更是讓無數(shù)人都十分信服。當時蔣介石帶著大量國民黨軍隊對大渡河進行了前后夾擊,可以說是直接將大渡河給完全封死,在這種情況之下還想要通過大渡河可以說是十分困難。
面對這種被前后夾擊的情況,眾人幾乎只剩下了一個選擇,那就是頂著敵人的壓力向前沖,沖出一條活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李聚奎也很清楚,派出去的先鋒幾乎就是去送死。
取材網絡
為了能夠盡可能的保存有生力量,李聚奎當即決定自己親自當這個先鋒,并且在這次沖鋒中,李聚奎還專門點了楊得志當先鋒。當時楊得志還比較年輕,對于李聚奎的這一番安排也并沒有什么意見,于是兩人便踩著小船開始對對岸展開了進攻。
在李聚奎的指揮之下,李聚奎更是僅靠幾十個人就成功渡過大渡河并搶下了對岸,雖說也有許多戰(zhàn)士受了傷,但是比起奪下大渡河對岸所起到的戰(zhàn)略作用,這些傷似乎就算不上什么了。
也就是在結束了這場戰(zhàn)爭之后,楊得志便對李聚奎感到心服口服,光靠幾十人就能夠成功渡河拿下對岸,這可不是腦子一熱就能夠做出來的決定。在整體境地如此危險的情況之下還能夠做出這些決策,可想而知李聚奎在軍事上的造詣有多深。
取材網絡
李聚奎為新中國做出的貢獻
戰(zhàn)爭結束之后,按道理來說李聚奎也能夠放松下來好好休息一下,但是他偏不。作為一名戰(zhàn)士,他很清楚剛成立的新中國正是需要發(fā)展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夠多一個人幫忙就能夠讓新中國早一天發(fā)展起來。
于是當一部分人都還在等著軍銜評定的時候,李聚奎便直接接過上級調令去了東北。因為剛經過戰(zhàn)爭的緣故,東北的條件并不算很好,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李聚奎也沒有說過一個累字。
只要能夠幫助新中國建設的更好,讓他干什么他都愿意。在來到東北之后,李聚奎便開始和其他戰(zhàn)士一起展開了打油井的行動,無論是挖地基還是搬東西,只要是他能夠做到的幾乎都會主動去做。
取材網絡
也就是在李聚奎和一眾戰(zhàn)士的努力之下,克拉瑪依的第一口油井終于被打了出來。當時甚至有許多人說這口油井能夠打出來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李聚奎在發(fā)揮作用,不過李聚奎對于這些虛名卻并不是很在意,他真正在意的是如何幫助新中國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等他再次回到北京之后,組織原本準備給他補發(fā)軍銜,但是李聚奎卻只是擺擺手:怎么安排都行,不怕軍銜低,只要能夠做事就行。
不過當時李聚奎的年齡也已經比較大了,再加上身體條件也已經開始變差,醫(yī)生便建議他多休息休息,避免干太多活。但是這一提議卻被李聚奎給拒絕了,李聚奎表示:活著一天就干一天,休息那么多干嘛。
取材網絡
也正是因為李聚奎所作出的這些貢獻,讓他受到了無數(shù)人的尊敬,于是便有了開頭楊得志站在門口等待李聚奎的那一幕。對于這些老紅軍來說,一個人是否能夠受到尊重不在于軍銜高低,而在于是否真的為組織著想、
或許這就是老一輩革命家受人尊敬的原因吧,也正是因為有著這些老革命家的努力,才讓我國能夠擁有現(xiàn)在的和平生活。
參考資料
人民網——傳奇將軍李聚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