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韓媒 7 月 29 日消息,LG Display 已決定從明年起,在電視用 OLED 顯示驅(qū)動芯片(DDI)中采用雙倍速率驅(qū)動(DRD)方法。韓國一位知情人士透露,LG Display 內(nèi)部已敲定該計劃,目前正與 DDI 制造商就此展開洽談。
DRD 技術可使源驅(qū)動器 IC(DDI 的核心組件)的信號傳輸容量翻倍,這意味著顯示器僅需傳統(tǒng) DDI 一半的數(shù)量即可實現(xiàn)驅(qū)動。
DDI 由源極驅(qū)動器 IC(簡稱源極 IC)和柵極驅(qū)動器 IC(簡稱柵極 IC)構成。其中,源極 IC 負責向每個像素傳輸紅、綠、藍信號,柵極 IC 則依次選擇每個像素并控制該像素對應的源極信號。而 DRD 驅(qū)動方法的核心,正是通過將源極 IC 的工作速度提升一倍,使其信號傳輸容量翻倍,從而將實現(xiàn)相同分辨率所需的源極 IC 數(shù)量減少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DRD 方法雖自 2000 年起已應用于 LCD 領域,但在電視 OLED 中尚未得到應用。
按照規(guī)劃,LG Display 明年推出的 65 英寸 OLED 電視面板,所需 DDI 數(shù)量將從 16 個減至 8 個;75 英寸及以上尺寸的 OLED 面板,DDI 數(shù)量也將同步從 16 個縮減至 8 個。不過,由于顯示器 OLED 面板的像素更小、幀率更快,LG Display 目前暫無計劃將 DRD 方法應用于這一領域。
LG Display 引入 DRD 工法,核心目標是降低制造成本。當前,OLED 在電視領域普及率偏低,價格高昂是主要原因。與此同時,LG Display 也對中國廣州 OLED 工廠寄予厚望 —— 該工廠本月將逐步結束折舊。作為以 8.5 代玻璃基板為基礎的生產(chǎn)基地,其月產(chǎn)能為 9 萬片,其中 6 萬片的折舊將于本月完成,剩余 3 萬片的折舊則計劃在明年上半年末至下半年初收尾。折舊完成后,該工廠的制造成本將進一步下降,且其大尺寸 OLED 產(chǎn)量有望超過已完成折舊的韓國坡州工廠。
譯自thelec
管理員微信:OLEDindustry2
添加管理員微信 > 入群 > 盡情暢聊探討
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平臺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