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盛夏,蟬鳴如織,老屋門前的榆樹下,幾只麻雀竄來跳去。今天,是農(nóng)歷閏六月初七。
“天門二開,萬事皆意?!?/p>
農(nóng)歷里,“閏月”是個稀罕物。閏六月,更是二十年一輪,要碰上“二次天門開”,雙份的喜慶格外讓人珍惜。說“天門開”,是說歲月、節(jié)氣與人情一并推開,連門縫都透著希望。就像家里多年風霜的老木門,被夏日太陽曬得溫熱,輕推即開,里面是新一輪的好運、一餐一飯的煙火、家人的安穩(wěn)。是時候隨祖輩的腳步,翻曬老傳統(tǒng),一邊掃塵一邊添福,在忙碌的人世中多品一份平安順遂的滋味。
“天門開”這事,并不是浪漫的笑談。古書有載,六月初七是玉皇大帝巡視人間之日,天門大開,“百愿易達,百福入門”,百姓們便在這一天向天公上表心愿。山東泰安的老人最信這個——天還沒亮便起身打掃庭院,竹帚掃過廳堂、屋檐、墻角,蜘蛛網(wǎng)與灰塵一并掃走,叫做“送窮”。意思是家里舊氣穢氣,今兒全要趕出去,迎一個干凈的新氣象。
在浙閩一帶,這天講究在院中擺供桌,一桌三牲(雞鴨魚)、一盤鮮果、一壺清茶,焚香三叩首。說是給天公“敬香火,表虔誠”,也借著天門開的大吉日,祈求下半年的風順雨豐。村口常常鼓聲響起,舞龍舞獅接連上場,龍舟劃破湖面,青年們汗流浹背地比拼,老小圍在岸邊吶喊。南方濕熱天里,這樣的熱鬧總能讓人忘卻煩悶,也藉由集體儀式,將人心聚攏。
老一輩還流傳一句順口溜:“初七天門開,財福降家來;二開運勢轉(zhuǎn),萬事皆遂愿?!边@“天門二開”,在閏月可不多見,俗話說“開二門,瑞氣雙流”。很多老人都舍不得這一天,抓緊掃院、叩拜、燒香,恨不得把全家好運都一塊接回來。
有關“天門開”,歷代文人也常借來抒懷。例如明代王世貞寫過:“天門初啟瑞光新,萬物生輝納禎祥。”每逢初七,不論天高云淡還是雷雨如注,總有一絲安定與希望在心頭升起。清代筆記里還記載,泰山腳下百姓昔日“天門開”時,都要在天明前焚一柱香,意為“心香一縷接天聽”,求家運安穩(wěn)、小孩順遂。
還有趣事一樁,據(jù)說元代有個縣令,天門開日恰巧斷案,結果連審三案皆獲赦免,被鄉(xiāng)親們戲稱“天門開連帶斷,人生事事順”。回頭想想,這些故事未必全有據(jù)可考,但每一樁都帶著人們對未來的指望。今兒,這些典故化在一堆煙火和笑語里,成了家里小孩子寫愿望的契機,成了鄰里互道“好運連連”的理由。
三味慶天門:老食俗里的熱氣騰騰
“天門開”也是農(nóng)家一年中小小的“開運節(jié)”。這天講究“有吃有念想”。傳統(tǒng)習俗中,這一日飯桌上必有寓意吉利的食物——不少地方還有“開門三吃”的講究。比如山東有“初七芋頭祭天門”,寓意事事有頭有尾、不做無用功;南方講究“開天門吃雞”,說雞鳴報喜、通靈納福。還有江淮、蘇皖一代喜歡做“豆腐菜”,希望家宅清白如玉、日子細水長流。
咱們不妨細說幾樣地道應節(jié)菜——
芋頭蒸排骨:芋頭去皮切塊,和腌好的排骨一起,上鍋蒸熟,撒蔥花。芋頭粉糯,排骨軟爛,寓意豐腴透著人情味。
清蒸三黃雞:整雞處理干凈,簡單抹鹽,姜片塞肚,入鍋清蒸,熟后剁塊,趁熱蘸點醬油。老母雞的鮮美和新蒜芽的清香,因為天門開日才格外有滋味。
家常豆腐羹:豆腐切小塊,和玉米、胡蘿卜丁、豌豆同煮,加點蘑菇和蔥姜鹽調(diào)味,湯清味淡,“清清白白過日子”。
這樣的飯菜,沒有講究花樣,鍋鏟在手,各家調(diào)料隨心,卻都藏著祝愿。有人喜歡擺上新鮮水果——蘋果寓意平安,桃子預示長壽。飯后全家各自許愿,像是和老天爺報了個平安,也多了份團圓的心安。
二做一不做:天門開日的民俗宜忌
二做——
做一:清晨掃院“送窮”。這天要早點起,用竹帚細細打掃門前路,特地將墻角的蛛網(wǎng)也一并掃干凈。老人說,“院掃凈,家常順”,不光為了喜慶,也是提醒人們新學期、新征程,要輕裝上陣。前幾年我家小孫子也學著拿帚,打一圈,倒樂得直蹦,說是“掃去考試的難題”。
做二:設桌供天公。院中、陽臺、窗臺都能擺得下一張小供桌。三樣干凈的供品,一壺清茶,一柱香。叩首不是儀式,是心安。愿家人平安、煩惱隨風。就算年輕人忙得沒空,也不妨用一碗糯米飯,或三只蘋果,表達“小心意,大誠意”。
一不做——
不爭吵,不生氣。天門開時,老一輩特別介意忌口忌言。家里人習慣今兒“氣不可泄,怨不可生”。民諺道:“天門開日,莫言惡事?!睋?jù)說“開門迎福”,若在這天與家人爭執(zhí)、怨言,吉氣便從爭吵聲中溜走不見。所以不少家庭,無論大事小事,都等過罷這一日再好好商量。
這些古俗,是紙上寫不出的溫柔和細心。掃的是院子,祭的是心愿,寬容的是家風,小小規(guī)矩里全是大智慧。
今年閏月,雙初七等于雙開門。老話講“天門二開,雙福臨門”。有心人借著難得的機會,送禮走親,多句話祝福,多一餐聚餐,各地還有老人抱著孫子,教孩子們對著天空合掌許愿,祈盼下半年五谷豐收、老人安康、孩子讀書順利。村里甚至有年輕人結婚專挑這一天,說是“吉星高照、百事順遂”。
也正因如此,這一天成了許多小家庭自己的“小團年”,哪怕日子平常,到飯點總要多做兩道菜,家人圍桌而坐,談談各自心事、許下新希望。錢袋緊巴巴?合家平安才是頭等事;事事太難?家里熱騰騰的煙火氣總能抵消一半煩惱。
遇閏月,算得上天賜的贈禮。正如民間所講:“天意如此,順時安居”。世上的節(jié)俗,哪一天都能過得熱鬧,只看你懂不懂珍惜。家風里,這樣的傳統(tǒng)慢慢沉淀,像家中老壇的醬菜,有些味道,只有在某個時辰,配上一碗熱飯、幾句親人嘮叨,才最對味。
天門若真能開兩回,不妨朝著陽光多許個愿,把陰霾和煩亂都留在門外。人生許多關口,其實和門一樣,有時只是輕輕一推,就柳暗花明;只要耐心打掃心田、真誠許下心愿,哪怕日子難,有愛有盼,終歸萬事皆意。
“掃去浮灰晦氣,迎來一屋子好陽光?!崩献孀诘墓?jié)日與講究,不是用來束縛人,而是讓我們學會珍惜腳下的路,守好自家的一份煙火和安穩(wě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