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立秋的節(jié)氣名兒雖帶著“秋”字,可太陽底下的暑氣仍像蒸籠蓋子般悶著人。菜市場里人頭攢動,瓜果蔬菜堆疊如小山,汗水與泥土的氣息在燥熱中蒸騰。
我正猶豫著買點什么,隔壁攤子的老菜農(nóng)李大爺撩起汗?jié)竦拿聿亮税涯?,見我一頭霧水的樣子,忍不住壓低聲音提醒:“小伙子,聽我一句勸,立秋前后買菜學(xué)問大,這六樣?xùn)|西可別碰!又貴又難吃,花錢買罪受,不少人還天天往菜籃里裝呢。”
1. 韭菜:昔日香嫩變“草繩”
初春頭茬韭菜那才叫一個鮮嫩,掐得出水!可一過立秋,韭菜就像被催了老,葉寬梗粗,嚼在嘴里如同堅韌的草繩,還特別愛塞牙縫。更糟的是,此時韭菜水分流失快,買回家放不了兩天就蔫頭耷腦,甚至從根部開始腐爛,那股子腐味實在讓人皺眉。想吃韭菜的鮮香?不如再耐心等等。
2. 蒜苔:筋多價高味寡淡
蒜苔本是春夏的俏菜,鮮脆可口??闪⑶镏笊鲜械乃馓Γ喟胧峭聿缁蚶鋷齑尕?。嚼起來纖維又粗又韌,像在嘴里打架的皮筋,得費勁撕扯。味道也大不如前,辛辣香氣跑得無影無蹤,只剩下寡淡的底味。更叫人心疼的是,此時的蒜苔價格往往虛高,花大價錢買回一把嚼不動的“老筋”,實在不值。
3. 芹菜:空有架子失靈魂
夏末秋初的芹菜,看著粗壯挺拔,一派水靈。然而一入口,那粗大的纖維便暴露了真相——嚼起來費勁,塞牙是常事。香味也淡得似有若無,更帶著一股揮之不去的苦澀。此時的芹菜如同失了靈魂的空殼,只余下粗糙的口感。想吃芹菜那特有的清香?恐怕得等天氣真正涼透。
4. 荷蘭豆:筋多如網(wǎng)豆粒小
荷蘭豆的賞味期短如朝露。立秋后,豆莢迅速老化變硬,兩側(cè)的筋絡(luò)粗韌得如同編織的網(wǎng)兜,撕都撕不干凈。里面的豆粒也干癟瘦小,失去了飽滿的清甜。炒出來既不脆嫩,又嚼不爛,口感大打折扣。價格卻還高高在上,為這口感與味道都遜色的豆子買單,真不如省下錢來。
5. 萵筍(萵苣):空心的苦澀陷阱
夏末初秋的萵筍最易“空心”。外表看著水靈飽滿,一刀切開,中間赫然一個大空洞!水分和養(yǎng)分跟不上,口感變得綿軟無力,毫無脆嫩可言。更要命的是苦味加重,涼拌或清炒都難以掩蓋?;ù髢r錢買回一根“空心蘿卜”般的萵筍,那份失望可想而知。
6. 大白菜:心急吃不了甜白菜
大白菜是秋冬餐桌的絕對主角,但立秋剛過就急著買它?為時過早!此時的白菜尚未經(jīng)歷霜打,葉片薄、水分少,菜幫硬實,味道生澀寡淡,完全沒有霜降后那種清冽的甘甜與柔嫩口感。炒著吃水汪汪,燉著吃也不易軟爛入味。真正的“當(dāng)家菜”好滋味,還需耐心等待北風(fēng)的洗禮。
老菜農(nóng)的買菜小貼士:
看天買菜:蔬菜的味道是陽光雨露與時間共同寫下的詩篇,尊重自然時序,才能嘗到真味。
察顏觀色:買菜時多上手摸摸,掐掐嫩度,看看切口是否新鮮,別被光鮮外表迷惑。
趕早不趕晚:清晨的菜場往往能淘到最新鮮水靈的貨色,沾著露珠的蔬菜,是晨光贈予的鮮甜。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quán),未經(jīng)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quán)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