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少林功夫,存在許多虛構且為人熟知的傳說。譬如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將拳擊作為鍛煉方式引入。
這個故事最早出現(xiàn)在通俗小說《老參游記》中,于1907年在一家文學雜志上連載。很快被其他人所接受,并通過出版當時流行的拳擊教材《少林拳法秘笈》,以及1919年出版的第一部中國體育文化史著作而迅速傳播開來。隨著口口相傳,成為中國武術起源的最神圣解釋之一。
事實上,少林僧兵的起源可追述至隋朝末年。因寺產(chǎn)龐大,在亂世中成為盜賊的目標。僧人便組織保衛(wèi)寺廟,抵御入侵者。但有關協(xié)助李世民討伐王世充的說法,也被認為是后人杜撰。
元朝覆滅時,少林寺再度飽受土匪侵擾。在紅巾軍起義期間,土匪洗劫寺院,搶劫其真實或所謂的貴重物品,還摧毀大部分建筑,并將僧侶趕走。
明朝初期,政府又不提倡武術。直到嘉靖年間,由于僧人們抗倭有功,政府對寺廟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繕。少林寺享受到政府給予的某些優(yōu)惠,如免除糧稅等。
此后,明朝政府至少六次征召少林僧人參戰(zhàn)。由于武僧為中國軍事勝利所做出的杰出貢獻,朝廷曾多次為少林寺修建紀念碑和建筑,這也為少林功夫在全國武術界的正統(tǒng)地位奠定了基礎。
公元1641年,李自成領導的起義軍,因寺僧人支持明朝而劫掠該寺。此后,該寺逐漸衰落,只剩下少數(shù)僧人。直到18世紀初,清朝政府才對其進行修復。
公元1912年,少林寺開始組織衛(wèi)隊,訓練和尚們作戰(zhàn),維護地方治安。到1920年秋,河南發(fā)生災荒,盜匪猖獗,危害社會治安。少林衛(wèi)隊多次與土匪搏斗,使寺院周圍數(shù)十個村莊得以安居樂業(yè)。
不過,少林寺也因此卷入北方平原的軍閥混戰(zhàn)。他們支持自幼曾在少林寺習武的將軍范鐘修,對抗馮玉祥的部下石友三。1928年,范鐘修戰(zhàn)敗后曾將寺廟作為指揮部。石友三率軍攻入登封,放火焚燒少林寺,毀壞大部分古塔和殿堂。
直到1982年,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轟動大江南北,少林功夫的威名才不脛而走.......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