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們提起美國,心里多多少少有點“仰望”的意思,畢竟是世界頭號強國嘛??涩F在呢?外交場合,我們針鋒相對;美國搞制裁,我們立馬加倍奉還;聯(lián)合國里,我們振臂一呼,身后就有一大群兄弟國家跟著響應。美國那些高官,想來中國串個門,都得看我們樂不樂意,來了也別想占到半點便宜。前陣子副國務卿舍曼好不容易來了趟天津,結果呢?咱們清清楚楚劃下三條底線,半步不退。
這股子硬氣,到底從哪來的?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有趣的是,答案居然是美國人自己給的。他們頂級的智庫“蘭德公司”,最近發(fā)了篇報告,叫《理解中美戰(zhàn)略競爭中的影響力問題》。我把它當成一份“敵方戰(zhàn)報”來讀,越讀越有意思。
蘭德那幫頂級聰明人,研究來研究去,得出一個結論:中國如今最大的王牌,就是經濟。
這話聽著簡單,但分量極重。一個國家想在世界上有面子、有里子,靠的是啥?無非是軍事、經濟、外交、文化這幾樣。美國過去幾十年,軍事大棒揮舞得最溜,誰不聽話就揍誰。但現在這套越來越不好使了。
為啥?因為時代變了。尤其是在我們家門口的亞太地區(qū),大家現在最關心的是什么?不是誰的航母多,是誰能帶著大伙兒賺錢,過上好日子。這恰恰是中國的強項。
蘭德報告里有個數據,說在經濟影響力方面,中國的指數高達98.9,把美國的87.7甩在了身后。這還只是個數字?,F實里的感覺,比數字要生動得多。
你想想,中國現在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聯(lián)合國產業(yè)分類里所有工業(yè)門類的國家。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全球的產業(yè)鏈,不管高端的還是低端的,都深深地嵌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一架無人機,生產鏈條上總有那么一環(huán),你得來中國找。世界是個大工廠,而中國就是那個總車間。
更厲害的是,我們不光是“世界工廠”,還是“世界市場”。14億人的消費需求,哪個國家的商家敢忽視?
美國呢?產業(yè)空心化喊了多少年了,它現在更像個“大賣場”,能賣東西,但自己造不出來。一個只能賣,一個既能造又能賣,誰的黏性更強,誰的朋友圈更穩(wěn)固,不是一目了然嗎?
光有內力還不夠,中國現在還在主動出擊。這幾年,“一帶一路”在全世界開花結果,前陣子剛通車的雅萬高鐵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當地人出門方便了,經濟也盤活了,這是實實在在的好處。還有RCEP(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把亞洲鄰居們更緊密地團結在了一起。
所以你看,當美國還在費勁巴拉地想拉個小圈子圍堵我們的時候,我們已經用經濟這張大網,把全世界的朋友都聯(lián)系起來了。澳大利亞前幾年跳得最高,結果呢?咱們稍微動了動指頭,限制了一些商品的進口,它就疼得受不了。這就是王牌的威力。這張經濟牌,不輕易打,但一旦打出來,就是“王炸”。
當然,光有經濟實力,也容易變成一個“傻大款”。蘭德的報告也提到了,中國另一大優(yōu)勢,是“針對性的外事活動”。
這話說得文縐縐,翻譯過來就是:我們會交朋友,而且是聰明地交朋友。
我們不像美國那樣,動不動就輸出“民主自由”,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價值觀。你看我們在非洲、在拉美、在中東,我們去是干嘛的?修路、建橋、蓋醫(yī)院、搞通信。我們輸出的是技術和基建,幫他們發(fā)展經濟,改善民生。我們講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合作共贏”。
這種做法,潤物細無聲,但效果出奇地好。因為它抓住了人與人、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本質——真誠。你真心對我好,我自然會記在心里。
而軍事上呢?我們的思路也很清晰。這就要提到我們另一張讓美國人睡不著覺的牌——“東風”系列。
以前總有人拿甲午戰(zhàn)爭說事,覺得我們不行。那是老黃歷了。甲午之敗,敗在清政府的腐朽,慈禧太后能把買軍艦的錢拿去修園子,這種朝廷不亡才怪?,F在呢?我們的軍隊,反腐力度空前,裝備日新月異,戰(zhàn)斗力今非昔比。
尤其是我們的“東風快遞”,型號齊全,從“航母殺手”到能覆蓋全球的洲際導彈,應有盡有。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你敢動我一下試試”的硬實力保底,我們才能在經濟和外交的舞臺上,從容不迫地施展拳腳。美國人也懂這個道理,所以他們的航母艦隊雖然還在我們家門口晃悠,但再也不敢像二十年前那樣肆無忌憚了。因為他們知道,真把我們惹毛了,后果他們承受不起。
聊完我們自己,再看看對手。蘭德公司給美國政府也開了一堆“藥方”,總結起來就是:見縫插針、挑撥離間、加大抹黑、扶植代理人……
你聽聽,這都是些什么招數?全是上不了臺面的陰招、損招。這說明什么?說明在陽謀上,在堂堂正正的競爭中,美國已經感到力不從心了。它不再是那個自信滿滿、愿意通過提供公共產品來領導世界的美國了,反而越來越像一個心虛的攪局者。
如今的美國,更像一個“虛胖”的巨人。國內,兩黨惡斗、社會撕裂、種族矛盾,已經快把自己玩殘了。經濟上,超過30萬億美元的國債高高掛起,印鈔機一響,全世界跟著通脹,美元的信譽正在被它自己一點點敗光。這樣的美國,它拿什么來跟一個內部團結、經濟穩(wěn)健、目標明確的中國長期耗下去?
此消彼長,虛實異位。這才是中美關系變化的根本。
說了這么多,其實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肌肉,都只是“術”的層面。中國真正的底氣,是源于“道”的層面。
這個“道”,是我們這個民族刻在骨子里的堅韌、智慧和耐心。
我們是一個經歷過百年沉淪,又靠著自己一雙手重新站起來的民族。為了重生,我們可以斗爭百年;為了復興,我們同樣可以奮斗百年。我們有足夠的歷史耐心,去看待一時的風雨。這種“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戰(zhàn)略定力,是習慣了四年一輪選舉政治的美國人很難理解的。
我們的文化,講的是“王道”,而不是“霸道”。我們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希望和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而不是像美國那樣,總想著怎么多分一塊別人的蛋糕。
它是一種厚積薄發(fā)的必然,是一種走在正確道路上的自信。這股底氣告訴世界:那個曾經沉睡的東方巨人,已經徹底醒了。他不想稱霸,也無意對抗,但他有足夠的能力和決心,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和發(fā)展的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