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世界大國之間的商談不歡而散,似乎直接波及到了印度這個地區(qū)強國,這真的有點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的意思了。難道印度真的是美國的出氣筒嗎?
中國和美國在經貿領域這次的商談實際上并不順利,也并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在此之前,美國方面預計這次雙邊談判有可能會進行4天左右,但實際上僅僅過了一天半之后這次會談就結束了。雖然雙方都對外宣布是在坦誠的環(huán)境中進行的各種交流,但都沒有提到取得的實質性進展。
美國對于中美貿易戰(zhàn)休戰(zhàn)期是否要停止或者是延長,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只是說最終的決定權要回到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手中。談判團隊甚至還聲稱有可能會把對中國的關稅再次提高到三位數,這對于我國來說顯然就是一種威脅了。
我們相關單位的負責人對于這次談判的回應是,將會繼續(xù)推動暫停關稅等措施,如期展期,但中國的反制措施也將會如期展期!
也就是說,對于這次和美國之間的談判,我們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如果美國打算繼續(xù)和我們談判的話,我們可以坐下來好好商量。如果繼續(xù)想打關稅戰(zhàn)的話,那么我們的反制手段也時刻準備著!
這樣一來,美國想要通過這次談判,在關稅問題上得到更進一步的成果的可能性就已經消失了。這個超級大國在經貿關稅領域,并沒有在我們的身上得到任何的便宜。
而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 我們注意到,剛剛與我國結束貿易談判的美國在針對亞洲國家的經貿關稅問題上又作出了一個決定。美國當地時間7月30號,特朗普通過社交平臺發(fā)文,聲稱從8月1號開始,美國將對來自印度的商品征收25%的關稅。而給出的原因是“因其不當行為”要加征額外懲罰性費用!
對于特朗普的這番表態(tài),目前印度方面還沒有進行回應!
同樣是在關稅這個問題上,美國剛剛在我們的面前碰了釘子,掉頭就找到了印度加征自己的關稅,這個超級大國是不是把印度當成了自己的出氣筒,覺得既然在中國身上討不到便宜,就好好的教訓一下印度,總之不讓自己吃虧就可以了。
在我個人看來,特朗普這次宣布對印度加征關稅主要應該有兩方面的考慮!
首先就是經濟原因
去年的時候美國和印度的貨物貿易逆差高達458億美元,特朗普認為這種巨大的貿易逆差已經嚴重損害了美國自身的經濟利益。同時認為是印度刻意長期通過高關稅和非常嚴苛的非關稅壁壘限制美國商品進入,只是想一味的掙美國人的錢。而現在特朗普已經發(fā)起了對等關稅策略,目的就是為了要鏟平這些逆差,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利益和資金回流到美國境內。所以對于印度進行大刀闊斧的針對性措施,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其次是地緣局勢的考慮
特朗普這次針對印度做出這種關稅懲罰措施,在我個人看來,不僅和我國有關!與俄羅斯也有關。特朗普多次指責印度大量采購俄羅斯的石油和軍事裝備,認為這同樣損害了美國的布局和利益。認為在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和一些裝備這件事情上,印度是和中國站在一起的,而這兩個國家持續(xù)性的與俄羅斯進行相關的貿易往來,就是在幫助這個世界大國。
美國雖然已經把印度視為印太戰(zhàn)略的關鍵盟友,試圖通過操控印度來制衡我國。但是印度這個國家一直堅持自己的戰(zhàn)略的自主性,并沒有完全倒向美國,反而是盡可能的想在美國和俄羅斯甚至是中國和美國之間通過游走的方式盡可能地獲得自身的利益,這種做法讓特朗普非常的不滿。
通過這兩方面的分析,我們就能夠大體理解這位美國總統(tǒng)為什么在中美之間的商談不歡而散之后馬上把針對性的矛頭轉移到了印度方向了。雖然在經貿領域,美國無法對我國造成致命性的威懾,但是這并不代表著美國的關稅策略對于印度沒有殺傷力。通過再次加強關稅稅率,讓印度能夠深切地感受到來自美國方面的壓力。這樣一方面為美國獲取更多的利益,而另外一方面也讓印度人意識到應該牢牢地跟著美國人的大方向做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而針對特朗普發(fā)起的這項針對性的關稅措施印度方面會進行怎樣的回應?在我看來,這個地區(qū)強國大概率會“打掉門牙往肚子里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