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低調安葬援助俄羅斯的戰(zhàn)死者遺體,平壤其實比任何人都清楚:安排不好陣亡將士的身后事,后果甚至有可能不堪設想。
西方媒體援引朝鮮境內消息人士的話稱,朝鮮近期正在將在俄烏戰(zhàn)場戰(zhàn)死的朝鮮官兵遺體“秘密安葬”在朝鮮戰(zhàn)爭英雄的墓地中,但沒有進行大規(guī)模的安葬活動,只是將陣亡者家屬請過來,舉行“簡單的內部安葬儀式”。
朝鮮最高領導人眼含熱淚為犧牲者覆蓋國旗的畫面猶在眼前。將他們安葬在象征國家最高榮譽的陵園,是官方最明確的表態(tài):國家為這些士兵蓋上了"英雄"印章。 他們與六十年前的先輩一樣,是為國捐軀。
安葬地很有講究。他們和半個多世紀前那群最榮耀的軍人葬在了一起,那塊墓地專門安眠著上世紀五十年代,奔赴過朝鮮戰(zhàn)爭的老兵。
“英雄墓地”。這個稱呼本身就代表了最高規(guī)格的褒獎。
對于任何軍隊而言,如何對待陣亡者,直接影響著生者的斗志。將這些在俄烏戰(zhàn)場犧牲的官兵安葬于國家最高榮譽的殿堂,是平壤必須做出的姿態(tài)。此前,朝鮮領導人親自迎接遺體歸國,眼含熱淚為棺木覆蓋國旗的場面,已經為這些士兵的犧牲定下了“英雄”的基調。國家承認他們的功績,并給予了與建國先輩同等的哀榮。
如果不這樣做,任由犧牲的價值被淡忘,那么軍心士氣的動搖將是無法承受的后果。畢竟,誰又愿為一個不被承認的犧牲付出生命?因此,給予烈士最高規(guī)格的安葬,這面旗幟,平壤必須高舉。
可這份榮譽,為何要用近乎失聲的方式來授予?答案在于,宏大的國家戰(zhàn)略敘事,與普通民眾的樸素認知之間存在著難以彌合的鴻溝。當一具具棺木從萬里之外運回,一個巨大的問號盤旋在許多朝鮮人心頭:那片與我們生活毫無交集的土地,為何需要我們的子弟去流血?
況且根據韓國情報部門的消息,此次出兵并非俄羅斯依據同盟協(xié)議的請求,而是平壤方面的主動請纓。這份“自告奮勇”更讓民眾感到費解:國家真的需要這場戰(zhàn)爭嗎?這種疑問像暗流一樣,在平靜的水面下涌動。
因此,平壤的宣傳機器此刻必須集體失聲。高調宣揚“援俄英雄”無異于點燃民意的火藥桶,引發(fā)對出兵決策的廣泛討論??桃鈱⒃岫Y限制在內部,正是為了平息國內的潛在質疑,為未來可能的進一步軍事行動降低內部阻力。
平壤的算盤,遠不止安撫民心那么簡單。這些在庫爾斯克倒下的士兵,其價值早已超越了生命本身。對朝鮮而言,他們的鮮血是一筆沉重的戰(zhàn)略投資。這筆投資換來了俄羅斯的關鍵承諾。朝鮮士兵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出的戰(zhàn)斗力,有效填補了俄軍的人力缺口,成為莫斯科眼中可靠的“戰(zhàn)斗力補充包”。
這份分量,足以撬動平壤夢寐以求的東西:尖端的軍事技術、維持經濟運轉的援助,以及來自北方大國的安全背書。在嚴酷的國際制裁下,這些都是朝鮮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稀缺資源。用子弟的性命,換來國家命脈所需,這筆交易,平壤看來是劃算的。
這同時也是對軍隊自身的一次昂貴升級。朝鮮人民軍已有數(shù)十年未經歷大規(guī)模實戰(zhàn),庫爾斯克的炮火與硝煙,無疑是檢驗其現(xiàn)代化作戰(zhàn)能力的最佳、也是最殘酷的“實戰(zhàn)課堂”。士兵們用生命換來的經驗,能夠幫助軍隊查漏補缺,重新理解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模式與邏輯,這種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
俄羅斯方面已經嘗到了甜頭,并與朝鮮敲定了后續(xù)派遣工兵與工程技術人員的協(xié)議。未來,莫斯科很可能拿出更多實際利益,換取更多朝鮮士兵進入戰(zhàn)場。此刻的低調,正是為這筆長期交易留下足夠的政治空間。用真實的鮮血與硝煙,來打磨一柄數(shù)十年未出鞘的軍刀。
葬禮的靜默,更深刻地反映出平壤對外部環(huán)境“溫差”的警惕。朝鮮半島的局勢正處在一個微妙的關口。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就表露出與朝鮮恢復對話的意愿,而韓國新任總統(tǒng)李在明也多次釋放和解信號,調整了前任政府的強硬路線。
可是,橄欖枝的另一面卻是毫不松懈的刀光。美日韓三國的武裝力量在半島周邊的聯(lián)合軍事演訓,無論在規(guī)模還是頻次上都有增無減。
“微笑外交”與“武力示威”并行,讓經歷了幾十年風浪的平壤無法輕易放下戒備。誰都清楚,甜言蜜語的背后隨時可能變臉。尤其是在當下這個時間點,特朗普正向俄烏雙方施壓,要求在8月8日前實現(xiàn)?;?,并威脅對俄羅斯采取更嚴厲的制裁。
風暴眼正在形成,若朝鮮此時大張旗鼓地宣傳與俄羅斯的軍事捆綁,高調厚葬陣亡士兵,無異于將自己牢牢綁在俄羅斯的戰(zhàn)車上,主動迎向美國的制裁風暴。這種引火燒身的風險,平壤不得不防。
因此,這份刻意的靜默,是平壤在復雜棋局中的自保本能,是一種精妙的危機預防術。它既要對內穩(wěn)住軍隊,又要對外避免過度刺激國際社會,尤其是在大國釋放矛盾信號的時刻。
陵園里肅穆安靜的新墳,既是國家獻給陣亡者的無言豐碑,也是平壤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存的現(xiàn)實見證。最高禮遇,是給歷史和軍人的交代。最低調處理,是為現(xiàn)實與未來的風險預留余地。這場靜默的葬禮,其背后的深意,或許只有那幾座冰冷的新墳能無言講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