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后,20萬越南難民逃進香港,香港全部接收了,給了他們香港身份,聽說他們的后裔有些成了“香港廢青”,“港獨”,當(dāng)年越南難民住在難民營里,每天衣食無憂,就知道生孩子,難民營內(nèi)生育率奇高。
那一年,香港突然迎來一艘陌生的大船。不是貨輪,也不是旅游船。甲板上站滿人,神情惶恐,眼神疲憊,臉上寫滿求生欲望。他們來自越南,剛剛經(jīng)歷戰(zhàn)爭,帶著破衣爛衫,擠在一艘舊船上,在海上飄了數(shù)十天。終于,在香港海岸線外,他們停了下來。沒有護照,沒有簽證,沒有落腳地。只剩一條路,求生。
那不是孤例。緊接著,第二艘、第三艘船接連而來。一開始是幾百人,隨后成千上萬。他們稱自己為“船民”,帶著難民身份,卻背著戰(zhàn)爭的影子。香港政府面對突如其來的潮水般人口,沒有時間猶豫,迅速啟用舊營區(qū)、倉庫、甚至軍營,把這些人暫時安置下來。啟德機場邊上、屯門工業(yè)區(qū)、深水埗舊軍營,這些熟悉地名一夜之間變成了“營地”。
營地生活粗糙而緊張,但至少活著。吃飯有供應(yīng),衣物有人捐贈,每人每天兩餐,醫(yī)藥也安排上了。沒有工作許可,也不能隨便出營,卻依然有人在這里扎根。最明顯的變化,是營內(nèi)人口飛漲。生孩子成了一種“現(xiàn)實選擇”。一方面是文化習(xí)慣,越南華人普遍家庭觀念強,另一方面,是制度激勵:孩子一出生,拿到居港權(quán),就有了未來。
營區(qū)里每天都能聽見新生兒的哭聲。哪怕生活擁擠、資源緊張,照樣撐得住。在啟德東營,百人一屋,幾乎沒有私人空間,但生育從沒停過。深水埗舊營一天能誕生三四個嬰兒,成了“高出生率樣板區(qū)”。那是個特殊的時間段,制度縫隙中,一批人從零開始,用最原始的方式扎根。
越南船民多是華人后裔,說粵語,識漢字,融入相對容易。但這一切并不意味著他們順利過渡。隨著人數(shù)激增,香港社會的不滿情緒也開始上升。街頭抗議、媒體批評、“搶資源”“拖治安”的聲音不斷冒出。政府壓力劇增。
管控一步步收緊。從最初的開放式營地,到后來的半封閉管理,再到完全限制出入的禁閉營,政策逐步強硬。營地搬遷到更偏遠的芝麻灣、歌連臣角,一道道鐵門把船民鎖住。一部分人開始絕望。一部分人選擇暴動。騷亂、沖突、放火、警察介入……事情開始失控。
再接著就是“甄別制度”。當(dāng)局決定把這些人一刀兩斷:誰是真難民,誰只是經(jīng)濟移民?標準設(shè)定得嚴格,不再聽來歷自述,而是進行系統(tǒng)盤查、背景審查。有些人通過了,有些人被拒,等待遣返。幾十萬人被分流,命運各異。
甄別結(jié)果公布后,憤怒情緒在營地炸裂。被劃為“經(jīng)濟船民”的人,不愿返回越南,卻又留不下香港。他們反抗、上訴、絕食、自殘。萬宜營地甚至有人縱火抗議。局勢持續(xù)緊繃,營內(nèi)管理壓力巨大,沖突愈演愈烈。整個香港也因這場持續(xù)二十年的“船民問題”陷入社會爭議。
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局面才逐漸明朗。越南政局穩(wěn)定,香港與越南達成遣返協(xié)議,大批船民被送回原籍。一部分人自行返回,一部分在甄別中被判“正當(dāng)難民”獲得居港權(quán)。還有一小部分,因難以遣返,被香港政府默許留在本地,最終在2000年左右獲發(fā)身份證,正式成為香港永久居民。
這些人中,不少在營內(nèi)度過了整個童年。他們沒見過越南,也不熟悉那里的語言和文化。對他們來說,香港才是家。他們考本地學(xué)校,講粵語,用香港證件生活,卻始終帶著一層“身份陰影”。
等到他們成年,一些人成為工人、清潔員、小商販,也有些人融入主流,讀大學(xué)、從政、當(dāng)教師。但另一批,則游走在城市邊緣。成長環(huán)境的邊緣感、早年的被排斥記憶,加上政策冷處理,使得一些越南后代更易陷入對制度的不滿。
2019年前后,部分輿論注意到,一些抗議者的背景里,出現(xiàn)了船民后裔的身影。于是網(wǎng)絡(luò)出現(xiàn)了一種說法,說“當(dāng)年收留了越南難民,如今他們的子孫卻變成廢青”。這種言論很快引起爭議。有觀點認為不能因個別行為否定整個群體,也有聲音追問:“難民政策是否考慮了后代融合?”
這個問題沒有統(tǒng)一答案?,F(xiàn)實是,船民潮留下一批特殊的香港居民。他們出生于營地,成長于邊緣,經(jīng)歷從流放到融合,從反抗到歸屬。他們沒有選擇自己出生在難民家庭,但卻不得不背負這段歷史的延伸。
今天,香港街頭或許還有人曾在芝麻灣長大。他們坐地鐵、刷八達通、講流利粵語,卻始終記得童年營區(qū)鐵絲網(wǎng)的模樣。他們早已不是“外來者”,卻也從未完全被接納。他們是歷史遺留的現(xiàn)實切面,是一段集體選擇的后果。
回看整場越南船民潮,從最初人道接收,到后期政策管控,從高生育的營地社會,到如今的身份融合與爭議,香港在其中扮演了復(fù)雜角色。這不是一場單純的移民潮,而是一場長期的社會博弈。在歷史檔案中,他們是數(shù)字;在現(xiàn)實生活里,他們是有血有肉的存在。
而這段故事,也仍在繼續(xù)。沒有終章。只有變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