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知青王海濱老師曾在濰縣插隊落戶生活了五年,五年后招工回到了青島,在青島印染廠當(dāng)了一名車間工人。因為王海濱性格內(nèi)向不善言辭,回城后他的婚姻大事亮起了紅燈,成了大齡未婚青年。在親戚朋友和同事的關(guān)心下,王海濱經(jīng)歷了多次相親的困擾,終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有關(guān)王海濱老師回城后相親的坎坷經(jīng)歷,根據(jù)王老師提供的素材,我編寫成文,分享給熱心的讀者朋友們。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1974年春天,在濰縣朱里公社插隊落戶生活了五年多的王海濱終于等來了回城的機會,他被招工到國營青島印染廠當(dāng)了一名車間工人。那時的青島印染廠是國營骨干企業(yè),能招工到國營骨干企業(yè)工作,也算是比較幸運的。
回到青島就業(yè)后,穿上了仰慕已久的小帆布工作服,天天騎著嶄新的自行車上下班,心里別提有多興奮了。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田間地頭到了機器隆隆的工廠車間,感覺什么事都新鮮,上班干多累的活也不覺得累,渾身總有使不完的勁。下班后也不閑著,不是幫著家里干家務(wù),就是看書學(xué)習(xí)。每逢串班或休班時間,王海濱還和工友結(jié)伴去打球去逛公園,有時也去圖書館或新華書店,日子過的別提有多滋潤了。
可好景不長,就這樣悠閑自在地過了一兩年的時間吧,問題就來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擺在了面前,該找對象結(jié)婚了。眼看著從農(nóng)村一起回來的女知青一個個都結(jié)婚成家,有的還抱上了孩子,這時才覺得自己已經(jīng)屬于大齡青年了。看王海濱遲遲找不上對象,王海濱的父母也坐不住了,盡早解決兒子的婚姻大事成了他們一家的當(dāng)務(wù)之急。
為了兒子能盡早解決兒子的婚姻大事,王海濱的父親把親友走了個遍,他四處求親告友托人給兒子介紹對象。
很快,就有一個親戚上門提親來了。來提親的這人是王海濱的表姑,她介紹的姑娘叫鄭淑敏,比王海濱小兩歲,初中畢業(yè),在國棉二廠工作,人長得蠻水靈的。
第一次見面,王海濱就怔住了,這個姑娘他認識,人長得挺漂亮的,她的父親曾經(jīng)是街道革委會副主任,王海濱親眼看到過鄭淑敏的父親批斗過他的老師薛忠仁,薛忠仁老師可是一位很正直很有責(zé)任心的好老師,那次在批斗會現(xiàn)場看鄭淑敏的父親擰著薛老師的胳膊薅他的頭發(fā),恨的王海濱牙根直癢癢。
王海濱的父母對鄭淑敏父親的印象也不好,鄭淑敏的父親不光愛整治人,他的作風(fēng)還不好,和幾名婦女有曖昧關(guān)系,誰找他辦事不送煙酒他絕對不給研究。就這樣,王海濱表姑提的這門親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第二個給王海濱介紹對象的是王海濱父親的同事,他介紹的那個姑娘是福利廠的工人,據(jù)說姑娘很賢惠,很會過日子,人長得也不賴??梢环嗫春?,人家姑娘嫌王海濱話太少,結(jié)果也就沒了下文。
第二個不成緊接著又有親戚來提親,這個姑娘是街道被服廠的縫紉工,是大集體企業(yè),聽說人很好,長相也漂亮,王海濱就同意和這個姑娘見面了。見到這個姑娘才知道,姑娘小時候患過小兒麻痹疾病,留下了輕微的后遺癥,走路有點跛腳。王海濱的父母看自己的兒子年齡也不小了,就說腿有點毛病也沒啥,啥都不影響。王海濱雖然屬于大齡青年了,可他還不想降低找對象的標準,這門親事又泡湯了。
1977年春天,王海濱的師傅給他介紹了一個對象,說這個姑娘就像仙女一樣漂亮,人也很好,是共青團員,年年都被評為生產(chǎn)標兵。見面地點約在了中山公園西門,姑娘背著一個軍用挎包。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那天吃過早飯,王海濱特意梳洗打扮了一下,準時來到了公園西門。到那一看,背軍用挎包的那個姑娘不是別人,是鄭淑敏。看到王海濱站在了自己面前,鄭淑敏微笑著說:“海濱,是我托的你師傅,我想再讓他給咱倆再牽一次紅線。我知道你們一家對我爸有成見,其實我對我爸也有意見,可他是我爸,我沒有辦法改變這個事實,我只是希望你對我有更深的了解,我對你的印象特別好……”
兩個人沒有過多的交流,因為王海濱覺得一時半會改變不了對鄭淑敏父親的看法,他倆也就微笑著說了再見。
事后王海濱的師傅狠狠批評了王海濱一頓,說他不應(yīng)戴著有色眼睛看待鄭淑敏,鄭淑敏的父親雖然人品不好,可鄭淑敏和她父親不一樣,她是一個很善良很優(yōu)秀的姑娘。
那年秋天,王海濱的二舅給王海濱介紹了一個喪偶的年輕寡婦,那個寡婦比王海濱大三歲,還帶著一個三歲的女兒。看王海濱不同意這門親事,王海濱的舅舅指著王海濱的鼻子說:“海濱,你都多大了,還真想打光棍???人家雖然是個寡婦,可長相好,工作單位也好,那個孩子也不用你撫養(yǎng),人家有撫恤金,國家給養(yǎng)到十八歲,給安排工作。”
因為舅舅介紹的這個對象,王海濱睡了整整兩天,兩天都沒喝一口水。王海濱說不想找對象了,他心甘情愿打一輩子光棍。
從那以后,王海濱再也沒去相看對象?;謴?fù)高考后,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復(fù)習(xí)功課上,第一年高考落榜,他又參加了1978年夏季的高考,最終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青島師范。
去學(xué)校報到那天,王海濱在校門口意外見到了鄭淑敏。原來,鄭淑敏也考上了青島師范,王海濱分在了一班,鄭淑敏分在了二班。
在校學(xué)習(xí)期間,他倆經(jīng)常見面,有時也在圖書館一起看書,接觸多了,王海濱對鄭淑敏有了更多的了解,鄭淑敏樂于助人,學(xué)習(xí)刻苦,他漸漸改變了對鄭淑敏的看法,也漸漸喜歡上了這個正直善良又漂亮的老姑娘(當(dāng)時鄭淑敏也二十五六歲了)。
畢業(yè)后,王海濱和鄭淑敏分配到同一所學(xué)校任教,王海濱擔(dān)任物理老師,鄭淑敏教語文。一次趁著星期天學(xué)校不上課,鄭淑敏拉著王海濱去了她家。那天鄭淑敏的父母也都在家,他們準備了豐盛的午飯,王海濱走不脫,只好硬著頭皮在她家吃了午飯。
多年沒見鄭淑敏的父親了,他似乎一下子就蒼老了很多,兩鬢都有了白發(fā)。原來,鄭淑敏的爸爸1977年就離開了街道辦事處,判刑一年,刑滿釋放后到農(nóng)機鑄造廠當(dāng)了翻砂工人,他也對自己曾經(jīng)犯下的錯誤感到自責(zé)和后悔……
1982年的五一節(jié),經(jīng)歷了兩次相親的尷尬,王海濱和鄭淑敏領(lǐng)取了結(jié)婚證,舉辦了簡單的婚禮。婚后的生活很簡單很快樂,鄭淑敏的父親也變得隨和勤快了,他年年都是車間先進工作者,親戚朋友都說鄭淑敏的父親變了,變好了,再也不像文革期間那樣張牙舞爪了。
講述完自己回城后坎坷的相親經(jīng)歷,王海濱苦笑著說:“婚姻這事真是命中注定的緣分,你不相信都不行。起初我對鄭淑敏的成見很深,想都沒想過要和她一起生活一輩子??闪钊讼氩坏降氖?,經(jīng)歷了兩次相親的尷尬,最終我倆還是走在了一起,并且生活得很幸福很快樂,這不是命中注定的緣分是什么?”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是啊,緣分這個東西真的很奇妙,就像是上蒼冥冥之中的安排,緣分不到,強求不來,緣分到了,躲都躲不開。在這里,我也借助自媒體這個平臺,衷心祝愿王海濱老師和鄭淑敏老師晚年生活幸福美滿!白頭偕老!
作者:草根作家(感謝王老師提供素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