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有一百單八將,《水滸傳》中有八個和尚,他們就是花和尚魯智深、五臺山文殊院方丈智真長老、瓦罐寺崔道成、大相國寺住持智清禪師、寶珠寺和尚蓄發(fā)成為二龍山首任寨主的金眼虎鄧龍、薊州報恩寺海阇黎裴如海、方臘太子方天定四大元帥中的“寶光如來”鄧元覺、“與魯智深下火”的徑山住持大惠禪師。
有人說行者武松也是和尚,這是不準確的,因為武松所謂的“出家”為“頭陀”是冒名頂替,連度牒上的名字都是別人的,而且武松一輩子也不曾剃光頭,算不得真和尚。
武松是不是真和尚暫且不提,除了前面所說的這八個,還有一些沒有姓名法號或者不太引人注意的和尚,比如把晁蓋引入曾頭市埋伏圈的兩個法華寺僧人,咱們都放在一邊不提,只看現(xiàn)在的“著名和尚”釋永信(注銷戒牒后應該叫劉應成)跟這八個有名和尚中的哪一個最像,包括釋永信在內的“九大高僧”誰的武功最高。
“九大高僧”是一定要加引號的,因為這九位中有幾個連做真和尚的資格都沒有,就更別提“高僧”了——引號可以表示引用,可以表示特定稱謂,也可以表示諷刺和嘲笑,“說反話”不加引號,也會被人誤解。
“九大高僧”中的崔道成和鄧龍,可能會被人忽略,但是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還真當過和尚。
瓦罐寺匾額上寫著“瓦罐之寺”,但實際上似乎應該叫“瓦官寺”,有些版本的水滸傳就是這樣寫的,云游和尚生鐵佛崔道成鳩占鵲巢,把原來的和尚欺負得夠嗆:“我這里是個非細(不小的)去處。只因是十方常?。山蛹{十方云游僧侶駐留修行),被一個云游和尚引著一個道人來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沒的都毀壞了。他兩個無所不為,把眾僧趕出去了。這里衙門又遠,便是官軍也禁不得他。這和尚、道人好生了得,都是殺人放火的人?!?/p>
金眼虎鄧龍當初也是和尚,豹子頭林沖的徒弟操刀鬼曹正告訴青面獸楊志:“有座山喚做二龍山,山上有座寺,喚做寶珠寺。如今寺里住持還了俗,養(yǎng)了頭發(fā),余者和尚,都隨順了。說道他聚集的四五百人,打家劫舍。為頭那人,喚做金眼虎鄧龍?!?/p>
生鐵佛崔道成只是云游和尚,鄧龍則是寶珠寺一把手,把寺廟變成匪巢后,依然坐頭把交椅,只不過是把坐在蒲團上收香火錢,變成了主動出擊,下山打家劫舍,那四五百個嘍啰,應該有不少應該算“武僧”。
崔道成和鄧龍有姓名有綽號沒法號,“阇黎”是職務不是法號,裴如海因為被稱作“海公”所以才叫“海阇黎”,叫他“裴阇黎”似乎也是可以的。
書中“八大高僧”的身份問題解決了,加上少林寺前方丈釋永信,恰好湊夠“九大高僧”,我們就可以來看釋永信跟哪幾位最相像了。
釋永信善于“經營”,這一點倒是跟魯智深的師父智真長老有些相似——魯智深之所以能在文殊院出家,那就是趙員外的錢在說話,至于智真長老看出魯提轄“正果非凡”,大家聽聽就好,可以信,也可以不信。
釋永信是有孩子的,在這方面,他肯定比崔道成和裴如海要“強”得多,金眼虎鄧龍雖然已經留了頭發(fā),但在打家劫舍之外,好像也沒有蓄養(yǎng)什么情人,所以釋永信在“傳承香火”方面,絕對碾壓其他八位“高僧”。
綜合起來看,釋永信就是崔道成、鄧龍、裴如海的“合體”,甚至這三位加起來也不如釋永信錢多、子多、女人多,這就是大盜不用刀槍,大賊不必翻墻,自有善男信女主動送貨上門。
釋永信有三多,他的武功能不能比得上魯智深、鄧元覺、崔道成,這是一個問題——沒有顯露武功的智真長老、智清禪師、大惠禪師就不要與釋永信較量了,因為所謂智真長老傳授魯智深杖法,那不過是新版電視劇的情節(jié)而已。
截止到8月2日,還有幾篇“論證”釋永信“武功高強”稿子的稿子剛剛發(fā)布,而且每一篇都有數(shù)十萬閱讀——這樣的稿子能發(fā)出來,筆者都差點相信釋永信真是一位“武林高手”了。
認為釋永信是武林高手,這也很正常,因為在武俠小說中,少林方丈和武當掌門,絕大多數(shù)都是超一流高手:別的和尚想練一門絕技,不知道要經歷多少次闖關、也不知道要為寺院做多大貢獻,而方丈大師想練“七十二絕技”,可能就是一句話的事兒——起碼在不久之前的少林寺,釋永信是說一不二的。
釋永信有沒有練過七十二絕技,甚至少林寺有沒有七十二絕技,這都是可以置疑的:如果少林寺真有萬夫莫敵的絕世武功,為何不到格斗擂臺上為國爭光?
其實所謂的絕技,就是勤修苦練的技能,如果您能每天堅持對著沙袋打一萬掌,三年之后也可能拍死老牛,如果沒有那個恒心毅力,就只能靠吹了。
不管怎么說,“妻子”眾多,走路都需要攙扶的人,都是不可能有高超武功的,釋永信方丈忙里忙外,要是還能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那他就不是“高僧”而是神人了。
我們再來看看釋永信的出家的時候有多大:1965年9月6日出生,1981年進入少林寺出家,1986年牽頭成立少林寺拳法研究會,還獲得了MBA學歷——MBA 似乎是工商管理專業(yè)型碩士,也不知道他是全日制上課,還是有人代勞。
不管怎么算,釋永信出家的時候都錯過了練武的最佳時期,肯定練不成童子功,即使練了,也會因破戒而破功。
據說釋永信是有幾位“高徒”的,因為涉及的人都成了著名演員,所以這里就不提名字了,而且他們是不是釋永信的徒弟,也是個問號,起碼他們現(xiàn)在是不會承認了。
如果釋永信真教過這幾位明星武功,那么釋永信即使沒練過童子功,跟西門慶也是有一拼的,即使面對武松,也能扛個三拳兩腳,跟李逵比板斧,也未必會落在下風。
釋永信人品確實有問題,但要因此否認少林寺的武功,也是不客觀的,即使是少林寺一個普通武僧,看這篇稿子的讀者,也有百分之九十九不是他的對手。
少林寺有武功傳承,而釋永信又有權力習練所有“秘籍”,所以要說他連三拳兩腳都不會,肯定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會相信。
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一天不練手生腳慢,兩天不練丟一半,三天不練門外漢,四天不練瞪眼看。釋永信“日理萬機”,肯定沒有多少時間習練武功,仗著年輕打智真、智清、大惠應該沒問題,但是能不能打過有同樣愛好的裴如海就是問題了,至于釋永信能跟魯智深、鄧元覺、崔道成過幾招,這就得由讀者諸君來回答了,筆者最后只有一個問題:既然大多數(shù)和尚都不許喝酒吃肉,那么有些素齋為什么要做成雞鴨魚肉的味道和形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