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紅是北京人,她從小就聰明,一路考到清華大學念建筑專業(yè),后來還讀了研究生。那個年代,能進清華的女生不多,她算得上才女了。
父母對她期望高,希望她畢業(yè)后找份穩(wěn)定工作,在北京安家。可誰想到,她在學校遇上了一個叫蘇瑪?shù)臑醺蛇_留學生,兩人后來走到一起。
蘇瑪比她小幾歲,來自非洲烏干達,國家剛獨立沒多久,經濟落后。他父親是當?shù)匾粋€部落的酋長,有好幾個妻子,孩子一大堆。蘇瑪是公派留學生,也在清華念建筑,漢語說得還行。
1990年,兩人在學校的一次活動上碰見。他倆專業(yè)相近,聊得來,慢慢就成了朋友。蘇瑪人勤快,假期還打工掙錢,王麗紅也偶爾做點小生意,兩人就這樣熟絡起來。交往沒多久,他們就談戀愛了。
這事兒傳開,學校里議論挺多,畢竟跨國跨種族在九十年代不算常見。王麗紅父母知道后,反應更大。他們覺得女兒這么優(yōu)秀,怎么能跟一個非洲人攪和?
烏干達那地方窮不說,還遠,生活條件差,她嫁過去得吃苦。父母勸不動,就想辦法拆散,干脆把她送到日本留學。結果蘇瑪不死心,借錢買票追到日本,兩人見面后,王麗紅更堅定了。
回國后,王麗紅跟父母攤牌,父母急了,可她鐵了心要嫁。父親氣得一夜白頭,甚至以死相逼。1993年,他們在中國結了婚,父母雖不情愿,但也沒辦法。
婚后沒多久,生了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兒,叫蘇琪。那時候他們在北京住,蘇瑪繼續(xù)念書,王麗紅找了工作,日子過得還穩(wěn)。
1996年,蘇瑪畢業(yè)了,得回烏干達。他父親催得緊,說家鄉(xiāng)需要他。王麗紅本來在北京有工作,可她選擇跟過去。父母聽說,更反對了,覺得她瘋了,放著好日子不過,去非洲遭罪??伤龓е鴥蓺q的女兒,就這么去了。
蘇瑪家在馬薩卡部落,他父親酋長身份,讓王麗紅多少有點地位,但生活差距大。一夫多妻制是當?shù)亓曀?,蘇瑪父親有十幾個妻子,孩子四十多個。王麗紅得適應這些。到了那兒,她陸續(xù)生孩子,總共五個,都是混血兒。
頭幾年,她適應得慢,水土不服,還生過病。烏干達醫(yī)療條件差,瘧疾常見,第四個孩子是小兒子,可沒多久就感染瘧疾搶救不過來,夭折了。這事兒對她打擊大,讓她意識到當?shù)蒯t(yī)療和教育問題嚴重。
蘇瑪答應過她,不會娶別人,堅持一夫一妻,這點他做到了。他在當?shù)孛窈讲块T工作,后來退休了。王麗紅看到部落孩子沒書讀,就開始教他們識字。起初在自家教,后來規(guī)模大,就辦學校。
2010年左右,魯揚子中學成立了,學校從拍賣的舊校舍改建,她當校長,親自編教材,重點教中文和文化知識,還拉贊助買設備。
這學校跟孔子學院合作,北京政府資助部分老師薪水和住宿。烏干達教育部認可,她培訓當?shù)乩蠋熃讨形?,目標是?021年訓100名老師,在50所學校開課。
這些年,她偶爾回國探親,但多數(shù)時間留在烏干達。孩子們長大了,會說中文、英文和當?shù)卣Z。長女幫忙學校事務,兒子們也上學。蘇瑪退休后,也幫手學校。家庭雖不富裕,但融洽。
到現(xiàn)在,學校培養(yǎng)了五百多畢業(yè)生,很多孩子學會中文,能接觸外面的世界,她成了上千孩子的“中國媽媽”。她還推動中非交流,成了當?shù)赝茝V中國文化的代表。
現(xiàn)在她57歲了,她沒后悔自己的選擇。愛情讓她遠走他鄉(xiāng),可她沒止步于家庭,還改變了當?shù)亟逃?,非洲有資源,中國有技術,兩邊合作多,她學校就是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