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巴以問題上,從輿論到政府,西方開始集體轉(zhuǎn)向。
先是馬克龍宣布法國將在9月的聯(lián)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英國緊隨其后,宣布也將在9月的聯(lián)大會議上承認巴勒斯坦國;加拿大總理卡尼宣布計劃同步承認,德國雖然沒有像英法那樣直接表明要承認巴勒斯坦國,但7月31號的時候,德國外長德富爾表示,“兩國方案”是確保巴以雙方人民未來和平與安全的“唯一途徑”,德國將在相關(guān)進程的最后承認巴勒斯坦國;葡萄牙總理蒙特內(nèi)格羅在2025年7月31日發(fā)表聲明說,葡政府將與總統(tǒng)及議會各政黨就是否在9月聯(lián)大上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進行磋商……
上周,法國與英國帶頭,聯(lián)合25個國家發(fā)表聲明,要求以色列立即在加沙?;?。
看看這25個國家都有誰?
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塞浦路斯、丹麥、愛沙尼亞、芬蘭、冰島、愛爾蘭、意大利、希臘、日本、拉脫維亞、立陶宛、盧森堡、馬耳他、荷蘭、新西蘭、波蘭、葡萄牙、斯洛文尼亞、西班牙。
不僅如此,2025年7月28日至30日,法國還和沙特阿拉伯政府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舉行了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和落實“兩國方案”高級別國際會議。會后,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5個西方國家的外長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表達了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意愿,并呼吁其他尚未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予以響應。
還有更狠的。
2025年7月31日,斯洛文尼亞總理戈洛布宣布,將全面禁止同以色列之間的武器貿(mào)易及過境運輸,要知道,這可是首個禁止與以色列進行武器貿(mào)易和運輸?shù)臍W洲國家,中東國家都做不到的事,一個東歐小國竟然做到了,著實讓人刮目相看。
說這一招狠,是因為,彈丸之地的以色列自主生產(chǎn)武器的能力很差,尤其是在巴以沖突爆發(fā)兩年后的今天,以色列的武器庫都要見底了,急需要補充彈藥,斯洛文尼亞雖然是個小國,但這貨站起來一帶頭,吃螃蟹的效應有了,如此,極有可能帶動其他歐洲國家也考慮在武器貿(mào)易上對以色列進行限制,這對以色列來說是致命的,畢竟,美國的武器生產(chǎn)能力連它自己都滿足不了。
西方陣營竟然開始集體轉(zhuǎn)向了,咋個情況?
人道?
裝X?
地緣政治的考量?
對此,老朱給出的答案是,人道只是遮羞布,政治考量才是真。
這世界,沒有人真正在意巴勒斯坦人的死活,當年某中國父漢母回的作家將從中國得到的版稅換成10萬美元,高調(diào)晃著支票跑到巴勒斯坦各種“我的兄弟”,這會兒瞅著加沙人民的苦難卻瞇了,這就是人性。當然,這個也不能怪別人,主要是巴勒斯坦人自己也不爭氣,走到哪個兄弟國家都想在人家建個國中國,導致周圍的國家如約旦、黎巴嫩、敘利亞等國家都極為討厭巴勒斯坦人,更不要指望歐洲國家會有人良心發(fā)現(xiàn)去談什么人道,撅屁股的那群貨到哪兒都不受歡迎,這一點放之四海而皆準。
但討厭歸討厭,關(guān)鍵時刻的X還是要裝一下的,以前上述25國不敢裝,是不敢得罪美以,現(xiàn)在眼瞅著美國勢衰,極時站出來裝個X一來表明自己”熱愛和平“,二來向伊斯蘭世界示個好,畢竟全球五十多個伊斯蘭國家了嘛,三來,與美國做個切割,努力讓自己看上去不像條哈巴狗。
小國是這樣想的,但大國不一樣,大國更多的是政治考量,比如,英法。
大家都知道,美國現(xiàn)在的戰(zhàn)略是與咱對抗,這會兒的老美經(jīng)濟不行還欠一屁股債,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只能把有限的兵力集中到它最認為最重要的地方,那便是,咱家周圍,于是也便有了這樣的一幕——從歐洲撤軍。
早在2025年的4月,美國便啟動了從歐洲的首次撤軍,先是從波蘭的熱舒夫基地撤出部分軍隊,繼而將駐東歐的軍隊撤走了約一萬人,到了7月,五角大樓更是宣布將削減30%的駐歐美軍(約3萬人),涉及到了德國,波蘭和羅馬尼亞等美國駐歐洲的關(guān)鍵基地。
美國撤走了,留下的權(quán)力真是誰來填補?
當然是歐洲大國。
歐洲大國有誰?當然是英法德,尤其是法國,高盧雞一直把自己扮演成歐洲守護神的角色,在這種情況下當然要第一個跳出來刷存在感、讓世人知道誰才是歐洲的老大了。
怎么刷呢?
直接懟美國不敢,直接派兵去美國撤出的上述國家?一來這些國家未必愿意,二來,就算這些國家愿意,法國也未必真想這么干,派兵是要花錢的,法國只想裝個“歐盟老大”的X,不想真金白銀的掏,在這種情況下,巴以問題無疑成了法國裝X的利器,反正美國都各種拉胯了,小小的以色列捏一下也沒啥能力報復,那就捏唄,于是我們看到,馬克龍搶在英國首相斯塔默前面提前幾天便高呼要在9月的聯(lián)大會議上承認巴勒斯坦國的一幕出現(xiàn)了。
這一點真不是老朱埋汰西方國家,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昨天,法國,德國,比利時,約旦,阿聯(lián)酋,摩洛哥6個國家高調(diào)宣布向加沙空投了人道主義物資,只看這新聞,善良的吃瓜群眾一定感覺這些國家太仗義了,可是,如果我告訴你,6個國家一共加起來向加沙投放了只相當于5輛卡車的救援物資,你有何感覺?
6個國家,其中最高調(diào)的法國還是聯(lián)合國五常,扯著個脖子喊自己向加沙空投物資了,結(jié)果6國加起來只投了5輛卡車的物資,這不是人道,這是戲謔,是對饑餓的加沙人民的侮辱!
是的,就是對饑餓的加沙人民的侮辱,這些國家將饑餓的加沙百姓當成了自己裝X的道具,他們要的只是裝個X,而不是真的想幫加沙百姓填飽肚子。
從上面的新聞中,可以看出一些苗頭來。
法國與英國宣布將在9月的聯(lián)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德國沒敢吱聲,只是強調(diào)了加沙的人道主義問題;法國和德國向加沙空投了物資,英國沒有參與。從這兩條新聞中可以看歐洲現(xiàn)在的情況:法國跳得最高,馬克龍拼命想當歐洲的話事人,英國想與法國搶,德國因為背了二戰(zhàn)中屠殺猶太人的歷史包袱、不敢在加沙問題上太過強硬,可它也想刷存在感,于是參加了法國主導的向加沙空投物資的行動,英國不想事事都讓法國搶了風頭,于是選擇了不參與昨天的空投,不給法國當配角。
在這里,需要摘出一個國家來,那便是,西班牙,雖然西班牙是歐洲國家,但西班牙是最早追隨中俄在巴以問題上支持兩國方案、譴責以色列在加沙搞種族滅絕的,昨天,西班牙外交部甚至發(fā)表聲明稱:“加沙正在發(fā)生的事情是對人類尊嚴的極大侮辱?!?/p>
至此,一個詭異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了,法國與英國都是G7國家,也都是北約國家,這倆貨突然帶頭在巴以問題上支持巴勒斯坦,可是,美國咋沒啥反應呢?吃瓜群眾看到的是,特朗普只輕飄飄地說了一句“馬克龍的講話無關(guān)緊要”便將這事翻篇了,只剩下了以色列獨自在風中各種咆哮,罵BBC、CNN、 英國《每日快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西方主流媒體散播謠言、說媒體所列出的18500嬰兒的名字是假的,并威脅制裁法國。
問句為什么?
以色列說媒體造謠很正常,誰干了壞事都不想被擴散嘛,可法國與英國這是咋了呢?
按理說,法國與美國不對付也就罷了,英國呢,英國可是美國的鐵桿小弟啊,咋也開始與美國在巴以問題上背道而馳了呢?
答案只有一句話:大煙販子在與美國打配合。
美國搞印太戰(zhàn)略,批量從歐洲撤軍,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肯定不希望法國當歐洲的話事人,它需要扶持自己的鐵桿兄弟英國來稀釋法國在歐洲的權(quán)力,而英國想與法國奪權(quán)也是需要刷存在感的,于是,加沙也便成了英國的舞臺。
表面看,英國在巴勒斯坦問題上上竄下跳,各種“主持公道”、呼吁“人道主義”,事實上,斯塔默的那句“若以色列不結(jié)束加沙慘狀,我們才會承認巴人建國”才是大煙販子的真實面目,看似施壓以色列,實際上是在配合美國,美國一直要求以色列結(jié)束加沙的慘狀,以色列不答應,英國跳出來威脅以色列,實際是為美國探路——為日后特朗普施壓以色列探一探以色列以及全球猶太人的反應。
中東這個大泥潭,特朗普根本不想跳,可又迫于國內(nèi)猶太勢力的壓力不得不力挺,斯塔默看出了特朗普政府的為難,于是果斷替爹分憂,為美國擺脫中東這個爛攤子鋪路。
不管歐洲各國打了什么小算盤,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西方以美國馬首是瞻的時代結(jié)束了,權(quán)力的裂變正在加速,未來,你將看到,加沙這個舞臺上的演員越來越多。
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