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韓國外長趙顯在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表示,中國快速實現(xiàn)經(jīng)濟增長,并成為各方的競爭對手,我們對中國的崛起及其挑戰(zhàn)保持了相當?shù)木瑁虼隧n國會與美日合作確保國際秩序不受中國威脅。
趙顯說會“警惕中國崛起”這話,怕是忘了韓國仁川港每天卸的集裝箱里,40%裝著中國的電子零件,三星電子在西安的工廠要是停一天工,全球閃存價格就得跳漲3%。
2024年中韓貿(mào)易額3600億美元里,韓國賺走的420億順差,夠給首爾市民發(fā)半年的地鐵卡。
而李在明不來出席閱兵這事,早被韓國商界的嘆氣聲蓋過了。
現(xiàn)代汽車在中國賣的每三輛車里,就有一輛是北京現(xiàn)代生產(chǎn)的,去年光是ix35這款SUV就賣了18萬輛,要是真跟中國鬧僵,蔚山工廠的工人就得輪流歇業(yè)。
可趙顯偏要對著美國媒體放狠話,要我說這哪是對外表態(tài),分明是給五角大樓遞投名狀。畢竟美國剛把F-35的維修中心設在了群山基地,每年能給韓國帶來12億美元的軍費分攤減免。
不僅如此,韓國還喊著“與美日合作維護秩序”,但他怕是忘了慰安婦受害者的賠償協(xié)議簽了又撕,獨島(竹島)上的韓國警察,每天都得跟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船隔空喊話,去年還扔過石頭。
這種時候美國把韓日往一塊捆,不過是想讓韓國當東北亞的“防盜門”,可韓國拿了美國的好處就得忍日本的氣。
而趙顯嘴里的“國際秩序”,怕是沒算清獨島的歸屬證明還在外交部的保險柜里鎖著。
所謂“中國在南海和黃海的所作所為”,更像沒話找話的湊數(shù)理由。韓國商船每年從南海走的貨,80%是運給中國的化妝品原料和汽車配件,真要是“秩序亂了”,釜山港的集裝箱得堆成山。
黃海的事兒更滑稽,中韓漁業(yè)協(xié)定簽了20年,韓國漁民在劃定海域捕的小黃魚,一半得賣給青島的水產(chǎn)市場,都數(shù)不清中國海警船巡邏時幫他們驅(qū)過多少次非法捕撈的越南漁船,可趙顯這么一說,轉(zhuǎn)頭就成了“困擾”。
這么一來,韓國對中國的“警惕”,自然就被美國的“安全焦慮”傳染了。
美韓“自由護盾”軍演去年把航母開進黃海時,韓國海軍的“世宗大王”號驅(qū)逐艦跟著耀武揚威,可軍費為此漲的12%,夠建30所小學。
這些錢要是投到半導體研發(fā)上,也不至于被長江存儲搶走15%的NAND市場份額,現(xiàn)在三星的3納米芯片良率比臺積電低7個百分點,不去琢磨怎么趕超,反倒跟著美國喊“秩序”,這警惕勁兒用錯了地方,跟考試前不復習卻忙著祈禱差不多。
經(jīng)濟上的依賴和政治上的跳腳,也把韓國架成了蹺蹺板。三星西安工廠擴產(chǎn)的120億美元,能買下半個首爾的寫字樓,可趙顯喊“警惕”的時候,工廠的無塵車間還在往中國手機廠商送芯片。
韓國免稅店里,中國游客買走的“后”和“雪花秀”,占了全球銷量的65%,導購員的中文說得比韓語還溜。
這種操作,就等于既怕中國不高興斷了生意,又怕美國不開心撤了保護傘,最后只能在表態(tài)上硬氣,背地里讓企業(yè)該干啥干啥。
趙顯說“中國給鄰國造成困擾”,怕是沒問過朝鮮的導彈落點——韓國的“薩德”系統(tǒng)在去年朝鮮試射時,預警信號慢了40秒,最后還是靠美國衛(wèi)星通報才敢拉警報。
想重啟朝韓鐵路連接計劃,沒中國點頭,勘測隊連軍事分界線都靠近不了。
而東北亞的秩序從來不是美日韓說了算,中國的影響力藏在韓國超市的山東大蒜里,藏在年輕人追的中國網(wǎng)劇里,還藏在現(xiàn)代汽車用的寧德時代電池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