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中,主演們紛紛無法控制情緒,淚灑現(xiàn)場。
王傳君更是坦言,演完之后幾乎瀕臨崩潰,久久不能抽出情緒。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還原日軍暴行的片子,卻遭遇“故意販賣痛苦”的惡意誣蔑。
那些躲在屏幕后方的“妖言”,也終將會為他們的言行付出代價。
電影成為“照妖鏡”
《南京照相館》的故事,取材于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真實罪證影像。
故事中,一群南京的老百姓躲在吉祥照相館中避難,為了能夠多活一天,他們被迫幫助日軍沖洗底片。
然而,這卻意外的讓他們看到館外的慘狀。
最終,相館學徒加洗了一套作為罪證保存,后從30多張照片中選出16張裝訂成相冊,并寫下“恥”字。
這本被稱為“京字第一號證據(jù)”的相冊,不僅成為審判南京大屠殺主犯谷壽夫的關(guān)鍵物證。
在后人的接力守護下,如今靜靜陳列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承載著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記憶。
為能夠盡可能地還原歷史場景,劇組對待場景的搭建也還是近乎苛刻。
大約500人組建置景團隊,耗時3個月,在2.5萬平方米的空間,進行精雕細琢式的搭建。
曾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能夠1:1的復刻被轟炸后的中華門,劇組專程到南京城墻進行翻模,最后用真磚堆砌場景。
這份對歷史的敬畏,讓電影中的每一個畫面都頗具誠意。
而這部誠意滿滿的作品,自然不會撲街。
豆瓣開分高至8.6,已經(jīng)超過《哪吒之魔童鬧?!返?.5分。
截至8月5日,電影上映第12天,實時總票房已超16億元。
此前業(yè)內(nèi)預測其總票房為37億,近期已上調(diào)至42億元。
影評區(qū)也滿是對電影和演員的稱贊。
然而,總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出現(xiàn)。
微博用戶名為“今夕 Plus”曾轉(zhuǎn)發(fā)影片相關(guān)新聞,并配文“每年都有‘獻禮片’,套路都一樣,懂的自然懂?!?/strong>
微博用戶名為“郝國中雜談”,曾用“消費苦難”“販賣痛苦”等詞匯否定影片價值。
甚至還有“拿納稅人的錢拍這些沒人看的東西,不如投入到民生實事里”等評論,攻擊作品。
并非不能說影片不好,像影評中,部分網(wǎng)友針對“故事劇情拖沓”等,討論影片創(chuàng)作觀感都無可厚非。
但,帶有明顯否定情緒的煽動言論,無疑會觸碰民族情感紅線,引起眾怒。
“妖言”溯源
事實上,這并非第一次抗日題材電影遭遇背刺。
7月31日,原定當日上映的《731》突然撤檔。
隨后,一名自稱舉報者的“顯眼包”在抖音公開露面,甚至還炫耀起“憑自己一己之力讓它下架”。
還稱影片內(nèi)容“不健康”,不適合孩子接觸。
這名舉報者還聲稱自己是“985名校畢業(yè)”,與知名車企老板是校友,試圖以自己的學歷增加言論分量。
但,網(wǎng)友怎么會“慣著”這種人。
隨后,其賬號就被扒出曾多次發(fā)表出格言論。
在一位大學生不幸離世的新聞評論區(qū)中,他說“閻王爺要收,誰也沒辦法”。
甚至還公然嘲諷起福耀科技大學:成不了名校。
就連“愛國”題材的系列電影,他都是歷史虛無主義的“慣犯”。
更值得警惕的是,《731》定檔前曾遭遇的大量舉報中,60%舉報IP在日本東京千代區(qū)。
而這,正是日本右翼團體總部所在地。
堪稱一場赤裸裸的“跨國碰瓷”。
其實,此類事件究其原因,無非就是博取流量,獲取收益。
此類刻意抹黑的激進言語點贊量,往往短時間內(nèi)便能達到正常內(nèi)容的3倍以上。
而流量變現(xiàn)的誘惑也讓部分人甘愿踐踏民族底線。
不過,網(wǎng)絡也不是法外之地。
《法治日報》早已明確指出:
若捏造事實可構(gòu)成誹謗,即使隱晦表達,若形成“同質(zhì)化攻擊”仍涉嫌違反《網(wǎng)絡安全法》。
若構(gòu)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正義“制裁”
《南京照相館》被“網(wǎng)暴”后,各大官媒也坐不住了。
導演申奧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專訪時表示:采用“親善照”和“屠殺照”雙線敘事。
通過兩種影像的強烈反差,讓觀眾自行感知歷史的荒誕與殘酷,以此來避免刻意渲染痛苦的表述。
正如申奧所言,選擇“照相館”這一場景,正是因為照片本身“既能成為日軍美化侵略的工具,也能成為揭露真相的證據(jù)”。
在后來的路演中,高葉也曾表示:看到的第二版劇本不一樣,缺少了“被凌辱的片段”。
即便那一段沒有呈現(xiàn)在鏡頭中,但從最后她出來時,不整的衣衫和弄花的口紅,便足以想到她剛剛都經(jīng)歷了什么。
當她問及導演時,申奧的一席話頓時引起了現(xiàn)場一片掌聲,他說道:
我們拍這部電影,是為了讓觀眾記住苦難背后的尊嚴,而不是讓苦難本身成為被凝視的對象。那些凌辱的場景,歷史已經(jīng)用最沉重的方式記錄了,我們不需要用鏡頭再去‘復刻’上海。觀眾走進影院,應該看到的是普通人在絕境里怎么守住人之所以為人的底線。
除了正向引導,此次官方的整治行為,堪稱大快人心。
不僅“點名”艾特“網(wǎng)暴”涉及人員,更對其賬號進行了禁言處罰。
僅僅不到72小時,平臺就從受理舉報到做出動作,遠超普通審核周期。
但在網(wǎng)友心中,“禁言”遠不能平民憤,紛紛在官微下發(fā)起了封號倡議。
大家甚至在評論區(qū)中,比起“誰的愛國心更濃”。
這還不夠,網(wǎng)友們更是帶著一腔怒火趕赴“肇事者”評論區(qū)。
評論區(qū),竟意外成了“打卡地”。
網(wǎng)友紛紛留言“圍觀官方認證漢奸”。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這個關(guān)鍵節(jié)點中,一切主張“遺忘歷史”的言行,也必將會遭到反噬。
結(jié)語
羅瑾當年藏在廁所墻洞的相冊,與今天被禁言的賬號,更像是同一場不同的戰(zhàn)爭。
前者對抗的是刺刀下的歷史抹殺,后者抵御的是鍵盤上的歷史忘記。
無論形式如何變換,捍衛(wèi)真相、守護歷史的戰(zhàn)斗,永遠不能停歇。
部分參考資料:
環(huán)球網(wǎng)|社評:堅決反對一些人網(wǎng)暴《南京照相館》
人民日報|人民日報評《南京照相館》:正義之光讓歷史顯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