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97-61狂勝36分,另一場99-68狂勝31分,中國男籃卻是93-88險勝5分。這一對比,終于要喊出那句話了:中國男籃,醒醒吧!
北京時間8月6日,亞洲杯賽場接連上演狂勝。衛(wèi)冕冠軍澳大利亞97-61狂勝韓國36分,日本男籃更上演逆轉好戲,從落后9分到最終99-68大勝敘利亞31分。這兩場30+的大勝,像兩面鏡子,照出了中國男籃首戰(zhàn)僅贏沙特男籃5分的尷尬。
澳大利亞男籃的比賽,從第一節(jié)就成了"教學賽"。麥克維單場扔進5記三分,全場20分的表現(xiàn)不算最驚艷,但他帶領的球隊像精密儀器般運轉。
首節(jié)25-17領先,第二節(jié)凈勝9分,第三節(jié)再拉開21分,末節(jié)直接派上替補還能打出12-2的攻勢。36分的贏球分差,讓中國男籃怎么想。
澳大利亞這支球隊最恐怖的不是某個人的爆發(fā),而是"全民皆兵"。全場4人得分上雙,三分球26投15中。韓國隊的李政炫拼盡全力砍下20分,卻架不住對手每個位置都比自己高一頭、快一步。
當澳大利亞的懷特在快攻中輕松完成扣籃時,場邊的韓國教練只能無奈搖頭——這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較量。
更讓人咋舌的是他們的統(tǒng)治力。自2017年加入亞洲杯以來,澳大利亞13戰(zhàn)全勝,場均凈勝25分。這次大勝韓國后,有外媒直言:"除非他們自己犯錯,否則冠軍懸念從一開始就結束了。"
如果說澳大利亞的大勝靠的是硬實力,日本男籃的逆轉則展現(xiàn)了可怕的調整能力。面對敘利亞,他們首節(jié)18-13領先5分,第二節(jié)卻被對手打出28-14的攻擊波,一度落后9分。但下半場突然變臉,外線三分球像開了閘,單節(jié)投進6記三分,第三節(jié)回敬28-10的攻勢,直接反超9分。
歸化中鋒霍金森成了轉折點。這位場均能拿到15+10的內線,第三節(jié)單節(jié)砍下8分,既會低位單打,又能拉到外線投三分,把敘利亞的內線攪得稀爛。加上日本隊全場14記三分的火力,最終31分的大勝顯得順理成章。
看完這兩場比賽,再回頭看中國男籃93-88險勝沙特的比賽,差距一目了然。澳大利亞和日本不僅贏了,還贏得干脆利落,既攢足了凈勝分,又讓主力得到了充分休息。
而我們中國男籃的小伙子們,在領先15分的情況下被追至5分,末節(jié)的慌亂和失誤,暴露了太多問題。
趙睿賽后說的"進攻停滯、處理球慢",在澳大利亞和日本隊身上完全看不到。
澳大利亞的傳球像手術刀般精準,日本的快攻反擊平均用時僅8秒,這些都是中國男籃需要學習的。
更重要的是,這兩支球隊都有明確的風格。澳大利亞靠身體和防守,日本靠三分和速度,而我們似乎還在"試錯"。
下一場對陣印度,中國男籃不能再滿足于"贏就行"。澳大利亞用36分的大勝告訴我們,凈勝分在淘汰賽階段可能成為關鍵;日本的逆轉則證明,調整能力比天賦更重要。
36分和31分的大勝,不是為了打擊中國男籃,而是為了讓我們清醒。
中國男籃的優(yōu)勢在于內線的胡金秋、余嘉豪,在于趙睿的關鍵球能力,更在于我們從未丟失的拼搏精神。
但光靠拼還不夠,需要學澳大利亞的團隊配合,學日本的三分投射,學他們贏球時的"狠勁"。
下一場對陣印度,希望看到一支不一樣的中國男籃。不僅能贏,更能贏出氣勢,贏出信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