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醬說:
孩子的壓力、負面評價、負面情緒,幫孩子擋在外面,做好過濾器。孩子正面的反饋,毫不保留的傳達,保護孩子的向師性、學習的積極性。
全文2614字丨閱讀共需3分鐘
編輯丨人民醬
作 者 | C媽 來 源 : CC爸媽(公眾號ID:cc-bama)
周一上班乘電梯,聽到有位媽媽跟同事抱怨:
昨晚
11點才寫完作業(yè),說他兩句,他還在那哭上了。
那期末作業(yè)多點不正常嗎?他要是好好寫,能寫到這個點嗎?真是氣死我了。
唉,要不是電梯到了,我都想加入她們促膝長談一波。
一到期末,家里的氛圍,怎么說呢?
多少“詭異”了些。
人學霸家庭,跟往常無異,太陽照常升起、孩子照常學習。
CC這種不上不下的,那才叫一個戲精附體。
一會兒吐槽老師,說留那么多作業(yè)是為了累死她們;(怨氣值max)
一會兒給自己猛灌雞湯,說要考它個驚天地泣鬼神;(雞血模式ON)
一會兒也不知道朝哪作揖~嚯,為難不了自己,就為難佛祖唄。(玄學模式開啟)
說白了,馬上到檢驗成果的階段,她自己估計也緊張。
一緊張就敏感,看啥都像導火索。
這兩天我說話都有點小心翼翼,很怕觸了她的雷點。
期末階段的老母親,主打一個卑微求生。
好了,訴苦完畢,正題來了!
如果你家娃也正處于“考前敏感期”,這份溫馨提示,請務必收好!
01
這一件事兒別做
昨天老師往群里發(fā)消息,點名某項作業(yè)沒寫的孩子。
有位家長的回復,emmm,雖然不應該這樣說,但真的給我氣笑了:
要知道,現(xiàn)在學校給老師的壓力是非常大的,這些壓力會流向哪,就是孩子啊。
比起平時,考試期間老師抓作業(yè)、抓學習要更嚴一些。
在群里公開處刑的頻率也高了,三不五時的@你孩子什么什么問題。
很多家長一看這陣仗就沖動上頭,覺得“小樹不修不直溜”。
此乃一大忌!
這時候跟老師“同仇敵愾”,去批評孩子,就相當于學校把壓力給了老師,老師給了你,你給了娃,這條壓力傳送鏈就給鎖死了!
最后倒霉的,都是小孩。
因為他已經(jīng)是壓力終端,沒有對象再去發(fā)泄了,只能沒臉沒皮的躺平,或者脆弱的崩潰。
甭管是考前,還是平時,這招都血虧。
今天我想點醒很多人:
老師是學校的,孩子是咱自己的。
我們把孩子送去學校,是去享受一種服務的。
這種服務不是只有學有所成,也有身心健康,你不是去送他受苦受難、去當出氣筒的。
學校服務做的完美,那咱們自然省心;學校做不完美,我們就要學會過濾。
辦公室有位姐妹就分享了一件事。
她兒子數(shù)學小測,把計算題的減法全做成了加法。
氣的老師找過來一頓輸出:
你說家長生氣嗎?
氣炸了!
但人家消化完情緒,轉頭對孩子卻“夸”了起來:別說,這要都是加法,你算得還都對了呢!
比起原封不動轉達老師的評價,甚至加碼的斥責孩子一頓,哪個更能保住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為人父母,理當如此。
老師給到的壓力、負面評價、負面情緒,假裝沒聽見,幫孩子擋在外面,做好過濾器。
積極的,正面的反饋,毫不保留的傳達,保護孩子的向師性、學習的積極性。
最不可取的是什么?
就是做放大器,把學校給的壓力,二次放大,傳遞給孩子。
最后,學習沒上去,心態(tài)先崩了!
越到期末這個關口,越應該去過濾一些負面的信息,讓孩子能輕松進考場。
02
這三句話別說
事兒不能亂做,話也不能亂說。
尤其有些話,你以為是一片好心打雞血,但在娃看來,卻是別有用心的“緊箍咒”。
搞不好,分分鐘撂挑子給你看。
第一句,“加油,相信你一定能考好。”
怎么,我鼓勵一下也不行?
聽上去矯情,但事實真就如此。
因為你重點在“加油”“相信你”,但孩子抓取到的關鍵詞卻是“一定考好”。
這不叫鼓勵,這就成了期待綁架。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話題#。
為啥?
評論區(qū)說得好呀~
期待是一種微妙的暴力。
過度的期待,堵住的是孩子的退路。
娃以往水準就中等,你非期待他考進前三名,他就得在腦海里反復思索結局:
萬一考不好怎么辦?我讓父母失望了怎么辦?媽媽會不會責怪我?
與其鼓勵他“一定考好”,倒不如為結果托底——“就算考砸了,也是賺到了。”
因為“高考”前的每一次考試,都只是查漏補缺。
你丟了20分,就發(fā)現(xiàn)了20分的問題。
以后的學習,才有側重點去鞏固練習,不用兩眼一抹黑啊,精準補缺才是最高效的!
算起來,高考前,每丟的一分都是賺到了!
第二句,你再不抓緊,期末可就考不好了?。?/p>
我知道,有時候看著孩子快考試了,好像也沒那么上心,你就比他還急。
恨不得讓娃再多刷兩套卷子,多背一頁單詞...
更想著言語刺激刺激他:再不好好準備,結果準玩完!
甚至還要跟上一系列的“懲罰”,譬如暑假就不能去哪哪玩啦;哪個哪個玩具你就得不到啦~
表面看,是為了孩子取得個好成績;實際上,這就是明晃晃的威脅呀。
本來人家心態(tài)穩(wěn)得很,被咱這么一描繪“恐怖的考后生活”,焦慮值直接拉滿!
第三句,“考得好,多虧了我.……”“考不好,都怪你……”
這兩句,是考試成績下來后,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話。
別以為成績下來,就塵埃落定了。
咱若回應不好,孩子的心態(tài)可比考前還容易崩。
來反思一下,你有沒有跳過這樣的坑。
當孩子考試成績不錯,你會說:
你看吧,我讓你加練卷子是有用的吧
/幸好我讓你做了那幾道應用題吧~
但當孩子沒考好,你又會說:
早就說讓你好好復習,多刷幾套題,
100個不愿意,現(xiàn)在好了,沒考好吧?!
簡單總結:結果若好,功勞都是父母的;結果若差,原因都在孩子身上。
孩子可真冤??!
本來開開心心報喜,在你這,付出的努力原來這么不值一提;
本來沒考好就自責,在你這,又遭受一輪暴擊。
內(nèi)驅力再強的孩子,也架不住這么消耗。
反正結果都是一樣的,那么很有可能,下次他寧愿故意擺爛,也不想再聽你的“成功學”了。
所以,正確的打開方式——
功勞,給孩子,告訴他們,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因為你付出了很多辛苦和努力。
搞砸了,一起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問題出在哪,一起查漏補缺。
03
這兩句話多說
還有一小波孩子,過分焦慮,考試還沒來,已經(jīng)開始災難化思維:
萬一數(shù)學題我都不會怎么辦?萬一作文我來不及寫怎么辦?
也分享兩句緩解焦慮的小技巧。
1、“緊張很正常?!?/strong>
千萬別說“沒關系,別緊張”。
因為娃沒法兒不緊張呀!
這么說只會讓孩子覺得緊張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梢哉f“緊張很正常,這是身體在幫你‘熱身’,為挑戰(zhàn)做準備呢!”
正向解碼孩子的感受,肯定這種感覺存在的意義,孩子就會卸下對情緒的恐懼
2、有壓力,反而是好事!
“你知道嗎?適度壓力能刺激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這兩種激素,反而容易讓人超常發(fā)揮!”
這是一句強大的心理暗示,讓孩子知道,我的壓力其實是我得一種動力、一個外掛。
孩子就不會懼怕他,能坦然擁抱它。
考試考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心態(tài)——幫孩子讀懂情緒的語言,比補習十道題更重要!
*來源: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yī)科大學碩士,三甲醫(yī)院醫(yī)生;C媽-報社育兒主編,《家長好脾氣 才有好教育》作者。養(yǎng)育CC&DD兩姐弟,帶領更多父母加入科學養(yǎng)育大隊伍,一起少走彎路,做“中國好父母”!原創(chuàng)公眾號“CC爸媽”(ID:cc-bama)
*注:本文圖片來自于圖蟲創(chuàng)意(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也許你會喜歡
【社交】
【方法】
【真實】
【羨慕】
添加教育助理個人微信號( yanzhijiasuo )為好友,備注您孩子的年齡或自己的身份,我們將把您加入到相應的群里。共享家庭教育資源福利。
歡迎關注人民家庭教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