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取防詐
近期,隨著我省普通高考相應批次錄取工作結束,許多高校已陸續(xù)寄出錄取通知書。同時,不法分子也圍繞錄取通知書設計出各類騙局,考生及家長稍有不慎就可能受騙。今天跟川川一起看四個典型案例,了解常見詐騙手段,避免上當。
以假亂真,偽造錄取通知書
案例
2024年高考后,考生小鄭收到一封“某全日制本科院?!变浫⊥ㄖ獣?,通知書上附帶一張銀行卡和聯(lián)系方式。小鄭與對方取得聯(lián)系后,對方稱需先預繳學費。小鄭查詢官網未找到錄取信息,再次與對方聯(lián)系時,對方稱是“系統(tǒng)延遲”的原因,同時催促小鄭繳費。小鄭心生懷疑,自行在網上找到該校招生辦電話,經與校方溝通后意識到該通知書系偽造,這才躲過一劫。
提醒
騙子們利用偽造手段,幾乎一比一“復制”大學錄取通知書,十分逼真。假錄取通知書上可能也有大學?;铡OGO、大學地址等,迷惑性極強。但不同的是,凡是造假和詐騙,最終目的都是為錢而來,如果通知書要求提前征繳費用,騙你沒商量。
移花接木,切莫馬虎“上錯學”
案例
又是一年畢業(yè)季,22歲的張鵬(化名)發(fā)現在某知名大學度過的美好4年“大學”生涯竟是一個騙局,到手的是一紙假畢業(yè)證書。原來,4年前,他高考失利,家里一次性拿出15萬元,換來燙金“某知名大學錄取通知書”,“熟人”一邊收錢一邊信誓旦旦保證就讀。直到臨近畢業(yè)時,他發(fā)現很多同學都在忙碌畢業(yè)論文,而自己卻沒有指導老師。這時,他才感覺可能是上當受騙。這之前他從沒有向學校有關部門查證自己的身份。后來,張鵬登錄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查不到自己的信息,所以將這個事情馬上告訴了父母。家長們來到學校,發(fā)現有10余名學生和張鵬的情況相似,涉案金額272萬元。
提醒
騙子最喜歡利用考生和家長上好大學的焦急心態(tài),在考生和家長花錢后,偽造錄取通知書并安排“入學”,實際卻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正規(guī)錄取通知書一般由高校通過郵政特快專遞(EMS)寄發(fā),除通知書外,還有詳細的入校須知、學校信息等材料,內容與高校官網、官方賬號一致。考生和家長拿到錄取通知書后,一定要通過官方渠道進行錄取信息比照驗證,避免上當。
混淆視聽,借機騙取財物
案例
2025年5月,揚州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發(fā)布防詐信息,一些不法機構和人員假借揚州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名義進行高等學歷繼續(xù)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招生的虛假宣傳和不實承諾,甚至擅自印制“揚州大學高等學歷繼續(xù)教育錄取通知書”和“揚州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入學通知書”,以達到騙取家長和考生信任,收取學費、書費等費用,獲取巨額非法收入的目的。
提醒
普通高等學歷教育學生均須通過高考招錄。上述所謂的“錄取通知書”不是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錄取通知書,“入學”后也不能進行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新生學籍電子注冊,更拿不到普通高等學校學歷證書。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長,要認真辨別普通高等學歷教育與其他教育形式,警惕不法分子利用信息不對稱,將非全日制、非學歷教育包裝成“全日制本科”進行欺詐。
虛假文憑,克萊登大學
案例
“華東農林科技大學”——這個聽起來與某知名高校僅差兩字的校名,正是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批、不具備高等學歷教育資格的“野雞大學”。頂著“李逵”名,實則為“李鬼”,在校名上玩弄文字游戲。據某省相關部門2025年通報,該校網站域名使用商業(yè)域名(.com),校園圖片全從一些學院盜用,連“校園風光”里的校名都沒改干凈。
提醒
有一些“李鬼”大學,設有與正規(guī)院校高度相似的名稱,誘騙考生及家長。其實,這些學校未獲得教育部審批、備案登記,不具備招生資格、沒有辦學資質、也沒有頒發(fā)學歷文憑的資格??忌图议L應根據教育部每年發(fā)布的高校名單,核準學校是否具有高等教育資質,不盲目聽信他人推薦、建議,要認準自己所在省份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當年發(fā)布的招生計劃目錄中的高校名單。
▌本文來源:四川省教育考試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