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馬路上的溫度高達(dá)40度。
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人,還守著自己的攤位,攤位上有3把豆角,只要2塊錢。
即便如此便宜,也沒人買,街上的行人稀少,偶爾騎車路過的人,也熱得不想停車。
老人古銅色的臉上,汗水干了又濕,他無力地單膝跪在地上,支撐著身體,眼神里滿是無奈。
他本可以回家歇歇,但他還想把豆角賣掉,對于別人來說,2塊錢就一個包子,但對他來說,可能是一天的伙食。
01
有個男子路過,詢問豆角怎么賣?
老人一看有人問,眼里露出驚喜,跟男子一聊天,他突然就說:“我不要錢。”
男子問:“你認(rèn)得我?”
老人:“我記得你,你上次買光了我的菜,你的車呢,這么熱咋走路咧?”
男子當(dāng)然認(rèn)得老人,他遠(yuǎn)遠(yuǎn)在路對面,就看到了老人蹲在路邊,他就停車走了過來,想把老人的菜買了,讓他早點回家。
沒想到,老人竟然記得他,不肯要他的錢,他決定去老人家看看。
七拐八繞,走進(jìn)老人的院子,發(fā)現(xiàn)院子挺干凈,菜地里綠意盎然,種著不同蔬菜,那也是老人收入的來源。
屋子里真簡樸啊,仿佛回到了八十年代,唯一的家電就是落地扇。
木板床用磚頭支著,床上連個涼席都沒有,一條舊到變色的被子,堆放在墻邊。
沒有衣柜,沒有箱子,估計老人也沒幾件衣服。
堂屋光鮮好點,卻連一張吃飯的桌子也沒有,家里來客人,老人在屋里轉(zhuǎn)幾圈,拿出3張小竹椅,其中一張連坐板都沒有,需要另外拿個木塊墊著。
02
見老人走路彎著腰,男子詢問他身體情況。
老人解釋,自己89歲了,心臟不好,干活多了氣就喘不上來,只能干一會就歇一會,干不了多少活。
說起自己的身世,老人透露自己一生未婚,沒有兒女。
每個月村里有一些補貼,但他不舍得花,原因很簡單,他想把這些錢攢起來,等自己離世的時候,讓侄兒幫自己箍個墓,別讓泥土砸臉上就好。
他雖然沒什么本事,但也想體面地走。
侄兒曾安慰他,別擔(dān)心身后事,他會幫辦好的。
不過老人有自己樸素的價值觀,不能給侄兒添麻煩,他要自己攢夠辦后事的錢。
男子打開他廚房的鍋蓋,鍋蓋已經(jīng)變形了,一看就用了幾十年。
灶臺上看不到油腥,只有幾個吃剩的饅頭,已經(jīng)開裂。
一旁的木桌上,放著兩個籃子,一個籃子里放著吃剩的腌黃瓜,另一個里是一副碗筷,還有吃剩的西瓜。
西瓜里紅壤幾乎沒了,但也沒舍得丟,食品安全對老人來說,似乎是很遙遠(yuǎn)的事。
男子看著心酸,感慨地說了句:“真是糟業(yè)?!?/p>
為了讓老人日子稍微好過一點,男子出去后,就買來很多物資,里面有床上用品,食品和糧油,足夠老人用一段時間。
03
有好心人看到了,說要幫一下老人,看不得老人過得如此艱難。
男子為難地說:“你們別給他寄東西,老人沒手機,也不懂怎么收快遞,就算你寄了,也到不了他家。”
看著這位老人,真的很感慨。
他是勤快人,也足夠努力,就算89歲高齡,依舊把菜地打理得好,家里沒有什么家具,但地面也算干凈。
他很樸實,被男子幫助過一次,就要把菜免費送給對方,也不肯給侄兒添麻煩,獨立,是他骨子里的信條。
就想不明白,這么勤快又本分的人,為什么過不好自己的一生?
這次,他被好心人看到了,讓他本來孤獨的心,多了一些溫暖,這份被關(guān)愛的溫暖,能成為他人生彌足珍貴的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