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來賓有個新村,百來戶人家竟有30多個適婚光棍。最大的快46歲,最小的剛30歲,還有一家三兄弟都單著。
十里八鄉(xiāng)早傳開,有人叫它“光棍村”,聽著扎心。,這村以前更苦。
大石山里“三苦”出名:九分石頭一分地,喝水要挑5公里,晚上靠油燈熬日子。人均耕地不到0.
3畝,種點玉米花生都難,出門得走幾小時山路。那時候,本村姑娘往外跑,外村姑娘不愿嫁,光棍越攢越多。2012年政府投了3000多萬,整村搬到新地方。
新村通了自來水,拉了電線,連上網(wǎng),家家住樓房,離縣城開車半小時。日子明顯好過了,可30多個光棍咋還單著?博主拍視頻問村民,答案扎心。
現(xiàn)在姑娘找對象,頭一條就要縣城有房。剛脫貧的家庭,攢錢買房?
難如登天。彩禮也不低,十幾萬算少的,普通家庭湊一樣都費勁。更愁的是,適婚女娃比男娃少。
村里年輕姑娘早跑外地打工,見過世面不愿回村。男娃呢?
有的早早輟學(xué),打工掙得不多,留在村里又沒出路。有戶人家三兄弟,老大38干裝修,老二35搞過電商,老三29想出門又放心不下爹媽。
親戚介紹對象,女方一聽沒縣城房,頭搖得像撥浪鼓。網(wǎng)友說梧州也有這情況,四五個兄弟都單著,大的50多了?!澳型薅嗟募彝ジy,老大成家掏空家底,后面的兄弟拿啥娶?
”評論區(qū)炸了,都說全國不少村都這樣,光棍數(shù)普遍30來個。
這事兒光怪窮嗎?不全是。
條件好了,可觀念和現(xiàn)實擰成了死結(jié)。
女娃要保障,男娃缺資源,供需失衡越滾越大。有人說男娃該出門打工,可老人誰管?
地誰種?
也有人說彩禮該降降,可攀比風(fēng)氣哪能說改就改?農(nóng)村娶妻難,像面鏡子,照出窮根,也照出觀念和結(jié)構(gòu)的問題。您身邊有這樣的村子嗎?
您覺得咋解決?
歡迎留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