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wǎng)-貴州頻道
當盛夏的熱浪席卷全國,多地陷入“燒烤模式”之際,貴州卻以23℃的平均氣溫,在西南群山中獨辟一方清涼秘境。這里山巒疊翠、涼風習習,宛若天然“大空調(diào)”,引得天南海北的游客紛至沓來。
“涼”是天然底色,“爽”需巧思雕琢。為讓游客“慢下來、留下來、還想來”,貴州以山水為幕、文化為魂,不斷煥新體驗、升級玩法,只為將這份珍貴的清涼與愜意,打磨得更加動人。
火把季期間,野玉海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車水馬龍。人民網(wǎng)記者 涂敏攝
“嗚嗬——”
7月18日清晨,一聲悠長的彝族號子劃破長空,2025貴州野玉?!ずF阂妥寤鸢鸭臼⒛婚_啟。水城區(qū)海坪彝族文化小鎮(zhèn)寨門前,盛裝的彝家兒女手捧牛角酒盞,醇香的米酒混著敬酒歌在空氣中彌漫,未等沾唇,已讓遠道而來的賓朋醉了三分。
在“中國涼都”六盤水,海坪彝族火把節(jié)自1994年至今已延續(xù)31載,成為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2024年,當?shù)貙稳展?jié)慶升級為長達一個月的“火把季”,吸引游客124.7萬余人次,實現(xiàn)旅游綜合收入12.7億元。
野玉海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里,游客正在體驗滑翔飛行。人民網(wǎng)記者 涂敏攝
今年的火把季繼續(xù)采用“1+N”模式,在保留傳統(tǒng)火把節(jié)元素的基礎上,內(nèi)容更加豐富創(chuàng)新?;顒悠陂g,游客既可參與原生態(tài)的火把巡游、彝族歌舞,又能體驗滑翔飛行、云海露營等新潮玩法,收獲一段難忘的盛夏記憶。
“白天品美食、賞民俗,夜晚圍著篝火載歌載舞,在19℃的清涼中體驗火一般的熱情,這樣的避暑之旅太讓人留戀了!”涼爽氣候與火熱風情的完美交融,讓廣州的言女士一家沉醉不已?!耙呀?jīng)‘安利’了好幾波朋友,他們都打算訂票過來呢!”
游客在海坪彝族文化小鎮(zhèn)打卡拍照。人民網(wǎng)記者 涂敏攝
暮色漸沉,水城區(qū)的夜空被熊熊燃燒的火把點亮。而在黃果樹景區(qū),一場穿越時空的西游奇幻之旅正在上演——光影交織間,唐僧師徒的身影在飛瀑激蕩的水霧中時隱時現(xiàn),將游客瞬間帶入?yún)浅卸鞴P下的神話世界。
“光影效果太震撼了!真沒想到,科技與自然竟能碰撞出如此驚艷的火花,這場視聽盛宴令人嘆為觀止!”來自上海的孫女士緊緊牽著女兒的手,目不轉睛盯著陡坡塘瀑布上躍動的全息影像。
《再回西游》演出現(xiàn)場,游客用手機記錄精彩瞬間。人民網(wǎng)記者 涂敏攝
今年4月,黃果樹景區(qū)推出大型實景仙幻劇——《再回西游》。該劇以86版《西游記》經(jīng)典取景地陡坡塘瀑布為核心舞臺,巧妙運用裸眼全息影像、AI建模及智能交互技術,創(chuàng)新演繹“三打白骨精”“女兒國奇遇”“五圣成真”等經(jīng)典橋段。
通過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將磅礴山水實景與奇幻光影特效深度融合,營造出亦真亦幻的沉浸式體驗空間。演出現(xiàn)場,觀眾仿佛化身取經(jīng)人,跟隨西行的腳步,在光影流轉間移步換景,身臨其境感受西游文化的永恒魅力。
《再回西游》演出現(xiàn)場。人民網(wǎng)記者 涂敏攝
“每晚演出三場,場場人氣爆棚!”安順旅游集團營銷中心副總經(jīng)理沈忱介紹,《再回西游》與黃果樹夜游大瀑布項目強強聯(lián)手,構建起“觀瀑+賞劇”的夜間產(chǎn)品矩陣,讓游客玩得更盡興,也有效延長了停留時間。
夜深人靜,《再回西游》的終場演出也落下帷幕,游客們意猶未盡地走向文創(chuàng)小劇場。二百里外,野玉海景區(qū)的篝火仍燃得熾烈,舞者與游客手挽著手,跳起歡快的達體舞,將靜謐夜色化作沸騰的民俗盛宴。
《再回西游》演出結束,游客意猶未盡走向文創(chuàng)小劇場。人民網(wǎng)記者 涂敏攝
漫步“爽爽貴陽”,感受老街小巷里的煙火氣、松弛感、年輕態(tài)、新玩法;走進西江千戶苗寨,領略苗家人延續(xù)千年的煙火人間;登頂梵凈山,邂逅“武陵第一峰”的沁爽涼意……“長夏無暑”的貴州,藏著多彩山水的清涼,而文旅的花式“整活”,則讓這份舒爽變得好耍又實在。(張玉珂、李瑞橋、趙靜、王秀芳、涂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