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qū)天平街道嘉善小區(qū)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老弄堂,隔壁就是中共隱蔽戰(zhàn)線“龍?zhí)度堋敝诲X壯飛的舊居。弄堂深深,住著“72家房客”,最大的居住面積也就20平方米,居委活動室也是小小一間,卻兼具著多重功能。然而,正是在小小的活動室里,卻不時能聽到歡聲笑語,15年來,為青少年舉辦的“讓成長的天空更蔚藍”假期活動吸引了弄堂內外的孩子來參加。居民區(qū)黨總支書記李志陽說,外來務工的租客占到3000余名常住人口的一半,所以,每逢寒暑假就會新增很多來上海和爸媽一起過暑假的孩子,讓青少年的數量達到峰值,這些活動不僅讓他們有了好去處,也拉近了孩子們之間的距離,讓他們有了新朋友。
“讓成長的天空更蔚藍”項目創(chuàng)辦于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前后,那時候,弄堂里的外來務工人員及隨遷子女明顯增加。白天,家長忙于工作,無暇照看子女,初來乍到的孩子們往往會在弄堂里追逐打鬧,甚至缺乏安全意識,做出玩火等危險舉動。居委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在活動室里螺螄殼里做道場,每周舉辦一次青少年暑期活動。后來,在街道支持下,又增加到每周兩次。
記者采訪這天,正好在舉辦多肉盆景種植活動,10余名小學生們戴著一次性手套,拿著園藝鏟,埋頭栽種,活動結束后,每人都捧回了一盆精致的小盆景,大家都很開心。李志陽說,活動內容最受歡迎的就是DIY手作,上周舉辦的太陽能小車制作活動只有25個“秒殺”名額,實際卻來了30個孩子,把房間擠得滿滿當當。此外,還有紅色地標參觀、紅色知識競賽和有獎問答、消防站參觀、安全知識學習、畫黑板報等各類,曾經弄堂里的一個家庭發(fā)生自燃物自燃,居民就是想起了孩子從課堂帶回去的滅火知識,及時撲滅了火,防止釀成火災。居民區(qū)還會邀請兩所結對共建的周邊小學一起參與,提供名額給小學生們,讓他們也到弄堂里來做客,和弄堂里的孩子打成一片,結交新伙伴。
因為活動已經舉辦了很多年,成了大家都知道的品牌項目,不僅有了連續(xù)多年都來參加的孩子,還調動起了爸爸媽媽們的力量。例如,有一個孩子每年暑假來上海期間都參加活動,久而久之,干維修的爸爸也成了公益服務的志愿者,經常以成本價幫老人們修空調。還有一個孩子的母親是保潔工,也在活動中被大家所熟悉,常被老人請去家里打掃衛(wèi)生。
最讓居委干部們吃驚的是,有一個孩子從小學到初中期間都來參加寒暑假活動,高中回到老家去讀了,他們以為以后都見不著了,誰知這個孩子專門回來了一次,還帶來了老家的刺繡材料,主動提出要給弟弟妹妹們上一堂刺繡體驗課。那場活動吸引了30余個孩子參與,看看大孩子教小孩子的畫面,居委干部們也格外欣慰,覺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類似這樣的輻射帶動還有不少,就在記者采訪這天,就有一位母親在接孩子離開多肉種植課堂前,找到社工咨詢,希望讓正在讀高二的老大也來做一次志愿者,感受一下社區(qū)里的志愿服務。聽到這位母親的詢問,大家都覺得這些假期活動雖然談不上高大上,卻用小而美的初心,在點點滴滴中溫暖了整個弄堂。
原標題:《這條弄堂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占一半,居委活動室里的假期課堂堅持舉辦了15年》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孫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