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局一張圖,內(nèi)容全靠編——某些自媒體炮制出的“美軍戰(zhàn)略核潛艇在俄海域神秘失蹤,特朗普緊急向普京求助”的“年度大戲”,正以荒謬絕倫的姿態(tài)沖擊著大眾認知的底
這出戲碼的“劇本”細節(jié)豐富得令人咋舌:俄勘察加半島附近發(fā)生8.7級強震(實際震級被嚴重夸大),美軍一艘搭載50多枚核彈頭的“俄亥俄”級核潛艇瞬間人間蒸發(fā)。美軍航母搜救無果,特朗普“被迫”放下身段,低聲下氣向普京求援。更有甚者,煞有介事地將俄羅斯部分地區(qū)GPS信號受擾與此事強行關(guān)聯(lián),營造出背后藏著驚天陰謀的詭異氛圍。
然而,只需稍微推敲,這精心編織的劇情便如紙糊般不堪一擊。
第一問:驚天大事,權(quán)威何在?若真有一艘攜帶毀滅性核武庫的美軍戰(zhàn)略核潛艇在敏感海域失蹤,這無疑是撼動全球安全格局的特大頭條。然而遍查美聯(lián)社、路透社、BBC、CNN、俄新社、塔斯社等國際主流權(quán)威媒體,以及我國官方信息平臺,關(guān)于此事的報道蹤跡全無。全球新聞界對此事的“默契沉默”,本身就是對謠言最響亮的耳光。
第二問:特朗普求普京?現(xiàn)實太骨感!看看當下的美俄關(guān)系,簡直跌至冰點。特朗普近期正揮舞“次級制裁”大棒威脅俄羅斯,與梅德韋杰夫隔空“罵戰(zhàn)”正酣,甚至高調(diào)宣稱派出兩艘核潛艇威懾俄方。在這種劍拔弩張、寸步不讓的敵對氛圍下,想象特朗普會為了一艘“失蹤”潛艇(且不論真假)向普京低頭求助,無異于天方夜譚。俄羅斯總統(tǒng)發(fā)言人佩斯科夫那句“不值得大驚小怪”,更像是對美方虛張聲勢的嘲諷,而非對“救援請求”的回應(yīng)。
第三探:謠言源頭,移花接木?此次風(fēng)波的“靈感火花”,很可能源自俄勘察加半島真實地震后,外界對俄軍維柳欽斯克核潛艇基地安全狀況的合理關(guān)切。某些自媒體將“俄軍基地或受地震影響”的客觀擔(dān)憂,直接偷換概念、張冠李戴成“美軍核潛艇神秘失蹤”,其炮制手法之粗糙、目的之刻意昭然若揭。
歷史之鏡:沉沒的真相與喧囂的謊言。誠然,美軍潛艇并非從未遭遇厄運。二戰(zhàn)后有4艘潛艇因事故沉沒或失蹤:1949年“科奇諾”號(爆炸火災(zāi))、1958年“刺魚”號(與友艦相撞)、1963年“長尾鯊”號(核反應(yīng)堆事故)、1968年“蝎子”號(神秘失蹤于大西洋)。但關(guān)鍵點在于,這些悲劇均發(fā)生在上世紀,且每一樁都有明確官方記錄和后續(xù)調(diào)查。將半個多世紀前的舊聞改頭換面,套用在當前地緣沖突熱點上,是造謠者慣用的時間錯位伎倆。
流量狂歡下的“信息霧霾”何時休?從“火星男孩”到“外星人遺骸”,再到此次“核潛艇失蹤”,某些自媒體深諳“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流量密碼。碎片化傳播與算法推薦機制,更讓這類聳人聽聞的謠言如病毒般擴散,在“震驚!”“速看!”的標題轟炸下,真相被淹沒,理性被消解,只剩下被反復(fù)收割的注意力與不斷加劇的社會性焦慮。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fēng)的時代,比傳播速度更重要的,是思想的重量。面對下一個“大瓜”,不妨深吸一口氣——讓信息飛一會兒,讓子彈多跑一段。真正的清醒,始于對喧囂的警惕和對事實的敬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