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底,白宮內閣會議室內,韓國談判代表緊張地坐在美方人員的對面,等待特朗普對關稅條款的最后裁決。
然而,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抬頭第一句話竟是:“金正恩最近過得好嗎”?現(xiàn)場空氣瞬間凝固,韓方官員面面相覷。這場訛來韓國3500億美元貿易投資的博弈,從一開始就被特朗普用朝韓問題控制。
據觀察者網8月8日報道,7月30日的白宮交鋒,暴露出美韓關系的深層裂痕。韓國代表團三大核心人物分別為經濟副總理具潤哲、產業(yè)部長金正官、通商本部長呂翰九,他們攜帶精心準備的談判材料,原計劃聚焦汽車關稅豁免與投資細節(jié)。
然而,特朗普卻無視議程,開場直擊朝鮮領導人近況,令韓方代表“措手不及,現(xiàn)場氣氛一度尷尬”。
據韓外交人士透露,此問隱含雙重試探,既檢驗韓國與朝鮮之間的交流,更暗示美朝對話可能繞過首爾。
但事實上,特朗普此舉是在向韓國極限施壓。早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特朗普在訪問印度時張口就說,他與巴基斯坦的關系很好,這引發(fā)了印度民眾的強烈抗議。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特朗普自己也應對不好與朝鮮之間的關系。金正恩胞妹金與正剛向全球宣告,美朝對話前提是美國“不可逆承認朝鮮擁核國地位”。特朗普的突然發(fā)問,恰似對朝鮮通牒的隔空回應。
從此次談判結果來看,韓國被迫吞下比日歐更苛刻的條約。韓國出口美國商品統(tǒng)一征15%關稅,而美國商品零關稅進入韓國市場。
3500億美元投資黑洞是特朗普政府對韓國的敲骨吸髓,特朗普要求韓國需投入美方控制項目,90%利潤歸屬美國,大量韓國制造企業(yè)將被迫遷往美國設廠。
特朗普政府還強制韓國采購千億美元的美國能源,價格比中東要高出不少,這種強買強賣的行為,相當于赤裸裸的打劫。
但特朗普也給李在明政府留了口氣。盡管韓國為了這份協(xié)議付出了巨額的代價,但李在明也獲得了“表面勝利”,守住了大米、牛肉等農作物市場。
李在明政府的“平衡外交”在現(xiàn)實前崩塌,韓國軍事命脈受制美軍,近3萬駐韓美軍掌控戰(zhàn)時指揮權,談判期間美方多次以“撤防”施壓;
更嚴峻的是,8月韓美元首峰會被設計為“第二戰(zhàn)場”。特朗普擬向韓國追加GDP 5%軍費要求,高于現(xiàn)在的2.3%,讓韓國負擔更多駐韓美軍的軍費開支。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上臺以來,已經至少四次對朝鮮發(fā)出信號。特朗普3月聲稱“他與金正恩有秘密溝通渠道”,6月被曝致信金正恩遭拒后仍堅稱“他與金正恩關系非常好”, 7月關稅談判再提朝鮮,將朝核議題凌駕經貿之上。
然而現(xiàn)實對特朗普相當殘酷,朝鮮擁核已成定局,俄羅斯深度撐腰平壤當局,朝俄軍事合作落地,朝鮮士兵現(xiàn)身俄烏戰(zhàn)場,換回俄大量先進技術支持;與此同時,美朝之間的鴻溝則更加顯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