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搞錢”的花樣又翻新了。
近日,短視頻平臺上,一條“大廠職工下班后騎自行車送外賣”的視頻引來1000多萬人觀看,點贊量達到23萬,3萬多人在線評論。網友關注的不僅是他全職上班,兼職送外賣,還運營短視頻賬號,“一個人給三個大廠打工”;還有他邊鍛煉邊“搞錢”,順道也體重也減了,自媒體流量也有了,“一舉四得,手拿把掐”。評論區(qū)里有調侃的,贊嘆的,求教的,還有躍躍欲試的……下了班還送外賣,他是怎么想的?8月7日,潮新聞記者聯系上了這位95后身兼多職的“小哥”策策。
網友調侃:同事的天要塌了
晚上8點10分,下班。策策收起工位上的電腦,一路小跑到自行車篷,戴上頭盔,打開APP,開始打今天的第二份工——送外賣。
策策是杭州一家互聯網公司員工,今年28歲。7月初,他在社交平臺上刷到一條兼職送外賣的攻略,萌生了騎自行車送外賣的想法?!罢梦乙蚕脒\動一下,鍛煉身體減肥,當即就去買了自行車和裝備?!?/p>
說干就干,7月9日送第一單開始,策策一共堅持了20多天。他把平時記錄生活用的運動相機掛在胸前,以第一視角記錄下了自己送外賣途中遇到的趣事,上傳到社交平臺上,才發(fā)了5期就積累了2.8萬粉絲,總計獲得了1628萬的播放量。
“視頻第二期就‘爆了’,20多萬人給我點贊,消息回都回不過來,我又欣喜又恐慌,也比較害怕,擔心引起一些輿論的風波。”策策說,不過大多數網友的評價都比較正面、有趣的,“其中有一條,印象深刻,他說‘你同事白天上班看到你是正常的,下了班點看到你送外賣已經很震驚了,晚上躺床上刷到你還做賬號,估計天都塌了’?!?/p>
騎行途中,他也遇到了很多趣事。比如外賣送到了前同事手里,還以為他失業(yè)了,目瞪口呆的樣子令他哭笑不得;比如發(fā)現了公司附近許多寶藏小館子,也發(fā)現了衛(wèi)生狀況堪憂、掛著三個招牌的外賣點。
這一天的晚上10點45分,策策累計完成“送單任務”9個,收入43.7元,騎行19公里,消耗卡路里1090大卡。策策心滿意足地收工回家了。
上班兼職精力如何兼顧
事實上,策策的工作并不輕松。在更新的幾期短視頻中,他的下班時間分別是8:10,21:20和21:47。同事和主管也并不會過多在意他的兼職與賬號運營。“同事有時候會跟我說,看到你更新了,給你點贊了。”策策表示,“大家更在意的是,我有沒有把工作保質保量地做好,這一點我是有把握的。”
粉絲多了以后,策策組建了兩個交流群,每天百來條消息,很是活躍。有人問他,下了班只想“躺平”怎么還有精力去送外賣?策策說,他每隔一兩天去送一次,四五天才出一條視頻,所以牽涉的精力并不大?!俺跣倪€是為了鍛煉身體,堅持送單后,盡管體重沒有明顯變化,但明顯感覺到身心舒暢了,肚子上的肉也緊實了,比健身房里做有氧訓練更有效?!?/p>
還有更多人是想像他一樣兼職賺錢,策策提醒:不要盲目去高價買裝備,可以先借一輛自行車或是騎共享單車試試看?!耙驗椴皇敲總€人都適合?!辈卟吒嬖V記者,最夸張的有個網友想學他送外賣,一單還沒送,就已經買了5000元的公路車,3000多元的運動相機和1000多元的騎行裝備,“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p>
對送外賣的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
20多天的送單經歷,讓策策對外賣這一行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讓他切身感受到了快遞員和外賣員的辛苦。他親身經歷過,有的小區(qū)樓牌號、單元號不清晰,找了半天還找錯了。也親眼看到過,有的小區(qū)不讓騎車,騎手只能拎著十幾斤的貨物步行;還有夏季悶熱,只在晚上接單的自己都有些吃不消,更何況頂著毒日頭和雨天去取件派送的外賣員。
“我想,今后我也會更體諒給我送外賣的人?!辈卟哒f,他也想呼吁大家善待外賣和快遞員,希望平臺能多發(fā)布一些舉措保障外賣員的安全性,也提供他們的獲得感和工作便利性。
現在離策策收回“裝備成本”還差60%,他表示還會堅持送下去,“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生活和有氧鍛煉的方式?!?/p>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來源:潮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橫跨三家大廠“搞錢”?95后大廠小伙下班兼職送外賣爆火》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李林蔚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潮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