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立了秋,把扇丟?!彪m說早晚那股子燥熱勁兒還在,但空氣里的濕度明顯被秋風(fēng)抽走了,喉嚨總像卡著個小紙團,干癢得難受。這季節(jié),再抱著黃瓜、茄子啃,就覺得寡淡無味了。這時候,真正的“黃金菜”就該登場啦!它們正當(dāng)時令,水靈飽滿,營養(yǎng)攢得足足的,價格還特別接地氣。立秋后,餐桌上若少了它們,那可真真是辜負了這“貼秋膘”的好時節(jié)!
一、秋葵:黏糊糊的“綠色人參”
秋葵那黏糊糊的“黏液”,可是它的精華所在——富含果膠和膳食纖維,對咱們的腸胃特別友好。立秋后吃點它,潤燥又通腸。別被那黏液嚇住,簡單焯水后,滑溜溜的反而別有風(fēng)味。
推薦食譜:秋葵青椒炒雞丁
1.嫩雞胸肉切小丁,用料酒、生抽、淀粉抓勻腌一會兒;
2.秋葵洗凈焯水一分鐘撈出切小段,青椒切塊。
3.熱鍋涼油滑炒雞丁至變色盛出,留底油爆香蒜片,下秋葵和青椒翻炒斷生,倒入雞丁,加鹽、蠔油調(diào)味,大火快炒幾下,鮮香滑嫩的一盤就出鍋了!
二、佛手瓜:清脆爽口“清道夫”
佛手瓜水分足、熱量低,脆生生的口感特別解膩。它富含維生素C和鉀,能幫身體排出多余鹽分,立秋后容易水腫的朋友尤其適合。
推薦食譜:素炒佛手瓜
1.佛手瓜削皮去核,切薄片;泡發(fā)的黑木耳撕小朵;紅椒切塊;雞蛋打散炒熟備用。
2.鍋里油熱后,下蒜末爆香,先倒入佛手瓜片大火快炒至微軟,接著放黑木耳、紅椒翻炒,最后倒入雞蛋塊,加鹽、少許糖提鮮,翻勻即可。脆爽鮮香,一盤素炒也能吃得有滋有味!
三、韭菜苔:鮮嫩提味的“小銀桿”
韭菜苔是韭菜抽出的嫩莖,比韭菜更鮮甜水嫩,辛香氣味也溫和許多,特別適合秋季食用。它溫中行氣,正是貼秋膘的好搭檔。
推薦食譜:韭菜苔素餡餃子
1.韭菜苔洗凈切細末;金鉤海米(小海米)溫水泡軟切碎;雞蛋炒熟搗碎。
2.三樣混合,加鹽、蠔油、香油、生抽、食用油、一點點白胡椒粉拌勻。這餡兒自帶海米的咸鮮和韭菜苔的清香,根本無需過多調(diào)味,包成餃子下鍋煮熟,咬一口,那鮮甜勁兒直往喉嚨里鉆!
四、小白菜:樸實無華的“營養(yǎng)庫”
立秋后的小白菜,經(jīng)了點秋露,葉子肥厚,青翠欲滴。它富含鈣質(zhì)和維生素K,對骨骼特別友好,而且口感清甜軟糯,老少皆宜。
推薦食譜:小白菜粉條燉豆腐
1.小白菜洗凈切段;紅薯粉條溫水泡軟;老豆腐切厚片煎至兩面金黃。
2.鍋里放點五花肉片煸出油,下蔥姜蒜末爆香,加適量熱水煮沸。
3.放入煎好的豆腐、粉條,加生抽、老抽、鹽調(diào)味,中小火燉幾分鐘讓粉條吸飽湯汁。最后放入小白菜,煮軟即可。熱乎乎的一鍋端,有菜有豆腐有粉條,暖心暖胃!
五、蓮藕:秋日里的“水下珍寶”
“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立秋后的蓮藕,淀粉含量高,口感粉糯回甘。生吃清熱潤燥,熟吃健脾養(yǎng)胃,堪稱秋日餐桌上的全能選手。
推薦食譜:香辣藕條
1.蓮藕洗凈去皮,切粗條,清水沖洗掉多余淀粉,瀝干。均勻裹上一層干淀粉。
2.油鍋燒至六七成熱,下藕條炸至金黃酥脆撈出控油。
3.鍋里留底油,爆香蒜粒、干紅辣椒段和韭菜苔小段,迅速倒入炸好的藕條,撒鹽、少許糖、花椒粉,大火顛勺翻炒均勻即可出鍋。外酥里糯,咸鮮香辣,下飯絕了!
立秋后的餐桌,就是大自然慷慨的饋贈。這五種“黃金菜”,個個都是物美價廉的寶貝。它們輪番上陣,足以撫慰被暑熱折磨了一夏的脾胃。時令食材最懂身體所需。這些黃金菜不僅滋味豐美,更是秋日養(yǎng)生的天然密碼。當(dāng)季的鮮蔬,價格親民,營養(yǎng)卻最為富足——餐桌上那抹應(yīng)季的翠色,正是大地給予我們最踏實的滋養(yǎng)。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quán),未經(jīng)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quán)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