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nèi)容均是根據(jù)權(quán)威資料,結(jié)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chuàng)內(nèi)容,文中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相信很多人都刷到了那個“雞蛋男”的視頻,短短十幾分鐘的家庭監(jiān)控,讓人心里堵得慌。第一眼看許多人都會罵,這男的真夠小氣,為一顆雞蛋跟孩子置氣,甚至對老婆動手,這算什么丈夫?
但如果深究,你會發(fā)現(xiàn)事情遠沒表面那么簡單。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件事情發(fā)生不到7天,互聯(lián)網(wǎng)上就出現(xiàn)了讓人惡心的一幕。
婚姻的開始
視頻中的妻子已經(jīng)要離婚了,事情鬧到這步多少人都覺得不可思議。覺得一顆雞蛋至于嗎?它不值幾個錢也不稀罕。但最傷人的往往不是重錘,而是那根根深蒂固,不斷折磨人的刺。
這次的雞蛋風(fēng)波直接打破了這個家庭表面的平靜,丈夫從一聲聲爭執(zhí)、一下下推搡,最后演變成的家暴,背后藏著的可不是對區(qū)區(qū)食物的執(zhí)念。
想看懂這場風(fēng)波那得從他們一開始的婚姻說起。這個25歲的四川媳婦,當初是從廣東遠嫁過來的。她不圖男方家里的錢,沒要一分彩禮,就憑著一份單純的信任和愛情,跟著他走了。
每個女孩心里大概都藏著一個婚禮夢吧,不求多奢華,但那是一份對親友、對自己、對未來的交代。她也是一樣。男方當時說了,家里窮先領(lǐng)證婚禮以后補辦。她信了也等了。
可誰能想到呢?孩子都生了兩個,婚紗的事再提起,男人不是打岔就是推脫。今天說養(yǎng)孩子壓力大,明天說忙得找件衣服都費勁,總之沒錢、沒空、沒心情。
那件婚紗就這樣從女人心頭的一份期盼,慢慢變成了扎得她隱隱作痛的一根刺。這根刺扎得不是錢,而是不被重視的委屈。一個男人連妻子最看重的心愿都敷衍了事,那在他心里她又有多大的分量?
或許男人覺得人娶回家了,孩子也有了,婚禮這種“虛頭巴腦”的東西就不重要了。但他忘了當初的承諾是欠下的債。這筆債不是金錢,而是尊重和情分。
當一個女人開始覺得自己只是個保姆和生育工具時,冰冷的種子就已經(jīng)埋下了。而這些又是如何被一個雞蛋引爆的呢?
生活中的漠視
視頻里家被收拾得一塵不染,男人穿著睡衣就能上桌吃飯,女人一個人能麻利地做出一大桌菜。這些細節(jié)都在告訴我們,這個家的日常運轉(zhuǎn),基本全靠女主人一人支撐。
男人呢?他是那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甩手掌柜。他甚至連自己的衣服放在哪都不知道,這不就說明他從未真正參與過家務(wù)嗎?家本是兩個人的,可活兒全成了一個人的。這種模式時間久了,付出多的一方心里怎會沒有怨氣?
而精神上的漠視讓人更心寒,妻子表示有一次她獨自走夜路回家,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她害怕的給家里打電話求助。結(jié)果呢?她等了四個小時,等到心都涼了,也沒等來接她的人。
最后她只能自己哭著,摸黑走完了那段路。這件事比任何吵架、任何動手都更傷人。它赤裸裸地揭示了,在丈夫心里妻子的安危和恐懼遠不如他自己的安逸來得重要。
一個女人在最需要依靠和保護的時候,得到的卻是徹骨的失望。這種被徹底拋棄的感受,會慢慢殺死所有的愛意和溫情。
當一個妻子在家里的辛勞被視為理所當然,她的情感需求被無視,她的安全感被漠視時,她其實就已經(jīng)成了這個家里的“隱形人”。
她的存在仿佛就是為了服務(wù)別人,而她自己卻無人關(guān)心?,F(xiàn)在再回過頭看那頓飯,因為雞蛋而爆發(fā)的爭吵真的只是因為一個雞蛋嗎?
一顆雞蛋引爆家庭矛盾
桌上坐著三個人,自己的孩子和兩個從娘家來的侄子。為什么侄子吃了雞蛋男人的反應(yīng)會這么大?
你真以為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會為了幾口吃的跟幾歲的小孩計較嗎?他計較的根本不是雞蛋,而是“規(guī)矩”和“面子”。
在他的觀念里他是這個家的一家之主,是絕對的權(quán)威。家里的資源理應(yīng)由他優(yōu)先享用。而妻子娘家的侄子,在他的潛意識里是“外人”。
現(xiàn)在妻子沒有“請示”他,就把本該屬于他的“資源”(雞蛋)給了“外人”,這在他看來是對他權(quán)威的公然挑戰(zhàn)。
所以他的矛頭從一開始就精準地對準了兩個侄子。他一遍遍質(zhì)問:“你憑啥吃?”他不是在問孩子,他是在敲打自己的妻子:在這個家里,誰說了算?你看,你娘家的人在我眼里什么都不是。
妻子一開始的反應(yīng)是息事寧人,表示想吃再去給他煮。她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男人的回答卻是沒胃口不吃了,說什么不要妻子煮的雞蛋。
其實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我的目的不是吃雞蛋,而是要你承認我在這件事上的權(quán)威。你現(xiàn)在才想起來補救,晚了,我的面子已經(jīng)丟了。
從摔妻子的碗筷,到把她的飯倒進自己碗里,每一步都是在升級宣示主權(quán)的行動。而當妻子情緒崩潰、掀翻桌子的時候,這場權(quán)力斗爭達到了頂點。
妻子的反抗徹底引爆了他。他需要用最極端的方式——暴力,來重新確立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所以他當著所有孩子的面,把妻子拖進臥室毒打。那一刻他要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讓妻子徹底屈服。
妻子將這些發(fā)不到了網(wǎng)上,瞬間引起了無數(shù)人的關(guān)注與評論,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隨著輿論的發(fā)酵,惡心的一幕出現(xiàn)了。
惡心一幕
事情鬧大之后,妻子帶著侄子回了娘家,在佛山開了直播。鏡頭前她展示了腿上的淤青,講述了自己的委屈,并表示要找工作、要離婚。
很多人都在支持妻子,安慰妻子,但其中卻又一些不一樣的聲音出現(xiàn)。有人說,這是在演戲,是“劇本”,目的是博取同情,然后“起號”直播帶貨。開了直播以后就一定會帶貨。這種猜測把一場家庭悲劇瞬間拉低到了流量生意的層面。
甚至還有人指責(zé)妻子情緒不穩(wěn)定,說妻子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明明不是妻子的錯,在他們的嘴里卻都變成了妻子不對。
但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對于一個25歲、遠嫁他鄉(xiāng)、帶著孩子、長期被丈夫壓制和漠視的女人來說,當她終于下定決心反抗時她能依靠誰?
丈夫的家人可能會指責(zé)她“無理取鬧”,她自己的經(jīng)濟又不獨立。在這樣的絕境下,網(wǎng)絡(luò)或許是她能抓住的唯一一根稻草。
開直播對她來說可能有多重意義。一個是把事情公開化,讓男方不敢再輕易施暴,這是一種自我保護。同時這也是為自己發(fā)聲,把積壓多年的委屈說出來,尋求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真的能因此獲得一些關(guān)注和收入,那對一個即將獨立、要撫養(yǎng)孩子的母親來說,這未嘗不是一條出路。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心機”或者“炒作”去評判一個受害者的求生方式。
當所有的常規(guī)渠道都無法給她帶來公正和安全感時,訴諸輿論或許是她無奈之下的唯一選擇。這背后是一個弱者在用自己唯一能掌握的方式,為自己爭取一點點未來的可能性。
結(jié)語
說到底這個家庭的悲劇根源在于長期的不平等和不尊重。丈夫把妻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而不是平等的伴侶。他要的是一個順從的管家,而不是一個有思想、有情感的愛人。
當這種不平等積累到一定程度,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讓整個家庭的大廈瞬間傾覆。那顆雞蛋,確實不值錢。但它卻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這個男人骨子里的自私、控制欲,以及對妻子的徹底輕視。
對于這件事情你是怎么看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