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期,因為《南京照相館》的熱映,以及《731》的定檔,讓所有國人的內(nèi)心都變得無比沉重,而有同樣感觸的,還有法國小伙馬庫斯。因為4年前,他在外祖父的車庫里發(fā)現(xiàn)了一本被保存在防水袋里的相冊,里面記錄的,是日本侵華暴行的真實影像。
今年年初,他帶著622張照片抵達中國,決定向世界證明這段殘酷的歷史。如今,他再度來到中國進行捐贈,在觀影《南京照相館》后,他竟忍不住向中國人道歉,并且還原了更可怕的歷史真相,原來他們一家,也是日軍侵華的受害者。
那些被時間遺忘的真相
事情要從3年前說起,美國人埃文·凱爾在典當鋪當老板時,收到了一本記載著日軍暴行的相冊,他率先在社交媒體上公開了這份驚人發(fā)現(xiàn),當時也沒想到會引起這么大的轟動。
而在此前一年,遠在法國的馬庫斯,在清理外祖父車庫時,偶然間找到了一個防水袋。里面躺著的,竟是他外祖父勞倫斯在30年代上海生活時,親手拍攝并收藏的影像。
那些照片里,日軍轟炸城市、屠戮平民的罪行,樁樁件件,觸目驚心,勞倫斯,一位親歷那段歷史的法國人,用鏡頭定格了最殘酷的真實。
只不過當時的馬庫斯沒有勇氣揭露這些殘酷的歷史,于是也學著埃文·凱爾試探性地在網(wǎng)上發(fā)布一些照片,直到今年年初,才下決心將這些照片還給中國。
然而,將這些歷史物證公之于眾,絕非易事。埃文·凱爾的捐贈過程相對直接,他在2022年11月便將相冊無償交給了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館。
馬庫斯的經(jīng)歷卻更為曲折,他與兩位中國朋友松松、士杰一起,歷經(jīng)近一年半的波折與考驗,才最終在2023年8月4日,于中國駐法大使館完成了捐贈交接。
經(jīng)權威鑒定,這批多達618張照片,真實無偽,這些被他外祖父以親身經(jīng)歷拍下的歷史史實,已被上海淞滬抗戰(zhàn)紀念館永久收藏,其史料價值無法估量。
一份證據(jù),兩重天地
然而,當這些無可辯駁的證據(jù)曝光后,它們遭遇的回響卻截然不同。埃文·凱爾的境遇尤為兇險,他在網(wǎng)上遭到大量攻擊與謾罵,甚至收到了死亡威脅,一度不得不穿著防彈衣出門。
馬庫斯和他的團隊同樣被推上風口浪尖,有人在網(wǎng)絡上公開質疑,聲稱他公布的部分照片并非其外祖父所拍,字里行間透著一股“商業(yè)炒作”的酸味。與這種充滿敵意的反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官方和民間對他與凱爾的深深感激。
馬庫斯與朋友們再度來到中國后,更是受到了熱情周到的接待,他們參觀了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并在哈爾濱觀看了電影《南京照相館》。
當影片中再現(xiàn)日軍殘害中國人的畫面時,這些在和平環(huán)境中長大的法國青年,都不禁摘下眼鏡,熱淚盈眶。奇怪的是,攻擊的聲音并非只來自外部。
隨著電影《南京照相館》的上映,國內(nèi)網(wǎng)絡上也出現(xiàn)了一些怪異的聲音。有組織的網(wǎng)絡群聊被曝光,其成員以明碼標價的方式,系統(tǒng)性地抹黑這部電影及其導演,甚至惡意篡改歷史照片。
與此同時,日本駐上??傤I事館發(fā)布了一則警示,提醒在華日本人警惕“可能升級的反日情緒”,這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姿態(tài),顯得格外意味深長。
不止照片,更是家族血淚
對于這些捐贈者而言,這趟旅程,更像是一次靈魂深處的拷問。馬庫斯在接受采訪時,情緒激動,反復向中國人民道歉。
他的歉意并非源于外界的指責,而是來自內(nèi)心深處一種難以言喻的負罪感——他的家族,其實早就知道這些照片的存在,卻因恐懼,遲遲未能將它們公之于眾。這份遲來的正義,讓他感到萬分愧疚。
這份恐懼,絕非空穴來風,馬庫斯透露,他的外祖父勞倫斯并非僅僅是戰(zhàn)爭的旁觀者。恰恰因為拍攝了這些揭露日軍暴行的照片,勞倫斯的家庭招致了日本人的瘋狂報復,他的一子一女因此喪生,另一個兒子則因目睹慘狀而精神失常。
而且當時他的家族中還有一個中國保姆,同樣在受到非人的折磨后離開人世,因此勞倫斯在臨終前留下遺言,告誡后人,一定要等到中國真正強大起來,再將這些照片交還。他深知這些證據(jù)的力量,更害怕它會給家人再次帶來災禍。
如今,當馬庫斯的母親看到兒子深陷輿論漩渦時,她甚至擔憂地給兒子發(fā)信,覺得他留在中國反而會更安全。這些個人層面的掙扎與犧牲,為冰冷的歷史增添了血肉與溫度。
馬庫斯的朋友士杰在探尋真相的過程中,他的價值觀也受到了劇烈沖擊。作為一名法國人,他坦言對自己國家在歷史上的侵略行為感到抱歉,并希望自己能讓更多法國同胞了解真實的中國歷史。他們的行動,早已超越了一次單純的捐贈。
記憶之戰(zhàn),真相永不蒙塵
這一系列事件,實際上都圍繞著一個核心:歷史記憶的爭奪。在日本的國民教育中,關于侵華戰(zhàn)爭的許多關鍵內(nèi)容,如南京大屠殺和731部隊,要么被淡化處理,要么干脆付之闕如。許多日本年輕人對此茫然無知,甚至認為這只是杜撰。
馬庫斯也發(fā)現(xiàn),在法國,年輕人同樣很少知道這段歷史,他們了解珍珠港,知道原子彈,卻對中國在那場戰(zhàn)爭中承受的巨大苦難,一無所知。
而電影《南京照相館》的上映,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了巨大的漣漪。它不僅讓馬庫斯感到自己外祖父的故事被真實再現(xiàn),也成了各方勢力角力的一個焦點。
批評法西斯主義的影片,被一些人曲解為“宣揚仇恨”,甚至有言論稱其“不適合帶孩子觀看”。這種試圖消解歷史嚴肅性、模糊是非焦點的論調(diào),與那些直接否認歷史的行為,本質上并無二致。
結語
從埃文·凱爾后來再次來到中國,帶來新的照片和一把舊日軍軍刀,到馬庫斯一行人走訪上海和哈爾濱,重走外祖父當年的足跡,他們的行動本身,已經(jīng)成為對歷史修正主義最直接有力的回擊。
那些由陌生人冒著生命危險保存下來的證據(jù),在八十多年后,依然能刺痛某些人的神經(jīng)。塵封的影像一旦重見天日,便不再僅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成了當下人心的試金石,不是嗎?
信息來源:
大象新聞2025-08-07《馬庫斯一行:日軍侵華歷史“我們不會忘記,世界不會忘記”》
極目新聞2025-08-08《法國小伙馬庫斯看完《南京照相館》多次落淚:家族沒有早些將照片呈現(xiàn)出來,感到很抱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