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最近一段時間,冰冷的中印關(guān)系似乎正在悄然解凍。對中方態(tài)度向來冷淡的印度,這些天卻一反常態(tài)的頻頻向中方示好。
比如在國防外交領域,印度防長辛格和印度外長蘇杰生,分別于6月下旬和7月中旬先后率團訪華。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的五年時間里面,印度防長和外長均不曾前往中國訪問。
再比如經(jīng)濟貿(mào)易領域,印度已于7月24日恢復向中國公民發(fā)放旅游簽證,而這同樣是時隔五年來的首次。另外在更早些時候,印度針對中印直航航班的恢復問題也做出了承諾,表示將和中方共同努力,加速重啟。
當然最明顯的還是其對于雅江電站的態(tài)度改變。原本在雅江電站開工之前,印度方面對其一直是持以反對態(tài)度,各種的發(fā)表所謂“水威脅”擔憂,甚至做出“武器化”這種極其不合理的揣測。認為該工程是中方為了制衡下游國家,而專門制造的“水炸彈”。
然而等到雅江電站開工之后,印度官方卻是出乎意料的保持了沉默,僅有一些為了博取眼球的媒體在發(fā)表相關(guān)議論。
不可否認,這里面有著一部分工程本身的原因。因為官方據(jù)披露的各種相關(guān)信息來看,雅江電站并不是不是傳統(tǒng)的高壩蓄水形式,而是合理利用當?shù)氐牡匦蝺?yōu)勢,創(chuàng)造性的采取了“截彎取直,隧洞引水”施工方式,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對徑流環(huán)境的影響,基本不會構(gòu)成對下游的威脅。
然而這并不足以讓印度閉嘴。畢竟以印度那種不占便宜就吃虧的行為特點,即便對他們沒影響也會叫個不停。更何況雅江電站作為一個在毗鄰中印邊境的大型基建工程,雖然無法對下游的印度造成“水威脅”,但卻依舊能夠?qū)﹄p方在邊界的對峙形勢帶去極大的影響。
不說別的,單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所涉及的道路交通水平提升,就能夠幫助我邊防部隊獲得在該地區(qū)更加快速的支援投送能力。畢竟能通行大型工程車輛,甚至于運輸水輪機這樣的超大型設備道路,跑跑坦克裝甲車什么的想來應該也沒多大問題。
如此一來,印度在該地區(qū)的邊防壓力可就大了。一個搞的不好,不僅被其強占多年藏南地區(qū)將會被咱們收回,甚至連整個的印度東北部乃至恒河以北都保不住。畢竟過了藏南,那邊就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印度現(xiàn)在應該是很想要改善對華關(guān)系,否則面對雅江電站所帶來的潛在地緣威脅,他們哪里能忍得住不鬧騰?
那么這里就存在一個很令人費解的問題,為什么一向和中方不對付的印度,突然就想要轉(zhuǎn)變態(tài)度了呢?
是他們認清了現(xiàn)實,知道隔壁的鄰居惹不起?還是說良心發(fā)現(xiàn),明白不應該以鄰為壑?很明顯,這些解釋都不是太靠譜。
對此我們不妨把眼界放寬一些,不著眼于單一的中印關(guān)系,多看看印度和其他國家的交往,比如美國。
可以看到,就在印度緩和對華態(tài)度的同一時期,印度和美國的關(guān)系也在發(fā)生著較大的轉(zhuǎn)變。原本之前美國對印度很是親近,不僅與其合作搞了所謂的“美印日澳”四邊安全機制,G7峰會更是次次不落的發(fā)出邀請。
可如今美國對印度卻是不講情面,不僅在關(guān)稅問題上沒有做出任何讓步,還拋出所謂的“二級制裁”概念,威脅印度不要和俄羅斯做生意。
就在7月30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正式確認:從8月1日起,美國將會對印度進口商品加征25%的關(guān)稅,并實施其他“懲罰”。
很明顯,面對美國如此的咄咄相逼,印度是必然要承受巨大壓力的。而在這種情況下,印度如果再和中方保持對抗,顯然壓力會更大。
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利益始終才是所有選擇的第一出發(fā)點,印度也不例外。而此時最符合印度現(xiàn)實利益的選擇,就是找中方合作。這樣不僅可以讓無需面對中方壓力,從而有著更多的余力去對抗美國。還有可能得到中方的幫助,進一步減小自己的損失。
畢竟中方和印度一樣,眼下也是遭受著美國的關(guān)稅威脅以及所謂的“二級制裁”懲罰。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雙方存在著合作的基礎。
事實上早在之前北約秘書長呂特幫腔特朗普,點名要對印度實施“二級制裁”懲罰時,印度方面就做出過類似的回應,稱不排除重啟“中俄印三方合作機制”的可能性。意思就是美國如果逼得太緊,那么印度就會站到中國和俄羅斯一方。屆時三大巨頭強強聯(lián)手,看你美國如何應對?
所以總的來說,印度如今之所以會主動示好中方,其實主要還是迫于美國的壓力。他們需要找到中方這樣一個強有力的伙伴,去幫助其制衡美國。這也就是說,印度其實并不是真心想要交好中方,只是形勢所逼罷了。
不得不說,惡人終是要惡人來磨。如果不是美國給印度一通收拾,印度多半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老實。
不過我們還是不能因此就掉以輕心,或者說對印度放松戒備。因為兩國之間的矛盾與分歧并沒有因此而得到解決,只是說暫時的被擱置在一旁而已,說不準什么時候又會被擺出來。
尤其是前面提到的中印邊界劃界爭議,咱們的藏南地區(qū)至今都還被印度非法侵占,那是咱們必須要拿回來的,沒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所以印度這一次的主動低頭,更多的像是一種緩兵之計。他們可能其實并不是真心想要和中國合作,而是只想要把中方當作又一次與美國議價的籌碼而已。
一旦那邊和美國達成一致,籌碼立馬歸零,印度依舊還是那個印度。
看得出來,印度玩的是左右逢源的取巧把戲。想討好美國的時候,就對中國動手動腳;被美國刁難了,就來改善和中國的關(guān)系,似乎之前的一切都沒發(fā)生。
總之就是怎么對自己有利就怎么來,一點兒虧都不能吃,毫無底線和原則可言。對于這樣的一個國家,咱們顯然是不能給予足夠的信任。合作交流沒問題,但不能深交,各取所需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