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村里議論多,外出打工的婦女回家后,不少鬧離婚或不愿再走。
從前的日子,她們圍著灶臺轉(zhuǎn),種玉米、喂雞鴨、管娃上學(xué)。
日出到日落,沒個閑時候,兜里連買包鹽的錢,都得跟丈夫開口要。老輩人說“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可真到用錢時,看臉色的滋味,誰受誰知道。
這兩年,不少人去了城里,進(jìn)電子廠、當(dāng)保潔、賣早點(diǎn),每月能攥兩千多。頭回自己領(lǐng)工資,攥著錢的手直抖,買件紅襯衫、給娃買個新書包,不用再求人。
城里的樓高,路寬,超市里啥都有,跟她們說“姐,您這發(fā)型真精神”。慢慢的,她們開始照鏡子,學(xué)畫眉毛,跟工友聊“這月多掙五百,給娃報個舞蹈班”。
可回村頭天,婆婆就塞來圍裙:“趕緊做飯,你男人下地累了。”丈夫叼著煙坐門檻:“掙倆錢咋了?
女人不就該顧家?”矛盾就這么冒出來了,從前忍忍就過的事,現(xiàn)在咋都咽不下去。有人說“不就是掙了倆錢,心野了”,可誰知道,她們在城里見了世面,才懂“女人也能為自己活”。
去年鄰村做過調(diào)查,外出打工3年以上的婦女,15%離了婚,30%說“寧可在城里租房,也不回那憋屈日子”。不是她們心狠,是村里的規(guī)矩沒變,可她們的眼界變了——憑啥只能當(dāng)“誰的媳婦”“誰的媽”?有個嬸子跟我嘮:“在城里,人家管我叫‘張姐’;回村,就?!眿D’。
”戶口還在村里,可城里的醫(yī)保、娃上學(xué)的事,哪樣不難?想扎根難,回村更難。老話說“樹挪死,人挪活”,可這一挪,挪出了新想法,也挪散了舊婚姻。
有人罵“忘本”,可誰想過,她們在城里搬磚時,村里的地荒著,娃的作業(yè)沒人輔導(dǎo)?婚姻這事兒,最怕“一個跑,一個站”。
她學(xué)了新本事,他還守著老理兒,咋能不鬧掰?未來幾年,這樣的事怕還得增多,畢竟誰不想活得體面點(diǎn)、自在點(diǎn)?
您身邊有這樣的婦女嗎?
她們的選擇,到底是“變心”,還是“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