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在德國生活的女主播突然對中國電影《南京照相館》開炮,聲稱這片子“宣揚仇恨”“看完讓人想打仗”,還煞有介事地表示:“真正的戰(zhàn)爭片應該讓人珍惜和平?!?/p>
好家伙,這邏輯堪比“被搶劫了不能報警,否則就是煽動仇恨”。
先不說這位女士有沒有完整看過電影,光是“看完想打仗”這種論調(diào),就讓人懷疑她是不是把《南京照相館》和《使命召喚》搞混了。
畢竟,電影里既沒有“手撕鬼子”的魔幻情節(jié),也沒有“東京大轟炸”的復仇戲碼,它只是如實呈現(xiàn)了1937年南京那段血色記憶——日軍暴行、平民受難、中國人冒死保存罪證的歷史。
如果還原歷史=煽動仇恨,那全世界二戰(zhàn)紀念館是不是該集體關(guān)門?畢竟按照她的邏輯,德國人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后,豈不是該抄起家伙去波蘭報仇?
她的“反思”,恰恰暴露了雙標
這位德國女主播的核心論點,可以總結(jié)為:“你們中國人太記仇了,應該學德國人反思戰(zhàn)爭。”
但問題是——德國反思的是自己的罪行,而她卻要求受害者“反思”自己的憤怒?
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日本首相去靖國神社鞠躬;
德國立法否認大屠殺是犯罪,日本議員堅稱“南京大屠殺是虛構(gòu)”;
德國教科書詳細記載納粹暴行,日本右翼瘋狂刪改“慰安婦”“細菌戰(zhàn)”內(nèi)容。
真正的反思,是直面歷史,而不是要求受害者閉嘴。
更諷刺的是,她定居德國,卻對日本至今拒絕道歉的事實視而不見。如果她真這么熱愛和平,不如先去東京街頭舉牌,要求日本政府像德國一樣,給南京大屠殺遇難者一個正式道歉?
詆毀<南京照相館>的套路,就這兩招
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目前網(wǎng)上抹黑《南京照相館》的言論,基本就兩種模板:
1. “影響孩子心理健康”——仿佛電影里的血腥畫面比日本軍刀更可怕,卻忘了真正的傷害是遺忘歷史。
2. “宣揚仇恨”——把銘記歷史曲解成“煽動復仇”,卻對日本右翼否認侵略的行為裝聾作啞。
這兩種話術(shù),大概率不是巧合。豆瓣上曾曝光過“2-3元一條”的抹黑任務,要求統(tǒng)一文案攻擊電影“消費愛國情懷”“劇情浮夸”。甚至有人發(fā)現(xiàn),部分差評賬號的IP集中在境外,話術(shù)和日本右翼論壇高度一致。
中國人民的憤怒≠復仇,而是拒絕遺忘
這位德國女主播可能沒搞懂的是:中國人看完《南京照相館》,極少有人喊“滅掉日本”,更多的是“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 有9歲男孩觀影后撕掉珍藏的日漫卡片,但沒人教他去仇恨今天的日本小孩;
- 有家長帶孩子二刷電影,只為讓孩子知道“和平來之不易”;
- 就連日本博主加藤看完后,都公開道歉:“歷史不能被掩蓋,日本政府應該正視?!?/p>
真正的仇恨教育是什么?是日本右翼篡改教科書,是政客參拜靖國神社,是至今不承認“南京大屠殺”的定論。而《南京照相館》只是讓世界看到——有些罪證,不會因時間褪色。
結(jié)語
如果這位德國女主播真覺得《南京照相館》“太殘酷”,不妨先去勸勸日本——
“別躲了,道個歉吧,別讓歷史成為你們永遠的包袱?!?/p>
畢竟,真正的和平,從來不是靠掩蓋真相換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