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時刻
游客在天津五大道步行街散步休閑。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天津,這座渤海之濱、海河之畔的城市,以其獨特的魅力在中華文化的燦爛星空中熠熠生輝?!昂我灾袊ず秃瞎采本W絡主題宣傳活動在天津啟幕,為我們深入探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打開了一扇窗口。
天津的文化基因里,藏著中華文化兼容并蓄的密碼。三岔河口的船歌尚未遠去,五大道的洋樓已在晨霧中蘇醒。這里既有天后宮媽祖誕辰時的幡旗招展,也有意式風情區(qū)咖啡館里的鋼琴聲;既有泥人張筆下《鐘馗嫁妹》的濃墨重彩,也有李叔同從《送別》到《晚晴集》的東西哲思。這種兼容并非簡單拼湊,而是如海河匯流般自然天成:漕運帶來的南北技藝在此交融,開埠引來的中西文明在此對話,最終沉淀為“俗不傷雅,雅不避俗”的文化氣質。就像楊村糕干的甜糯里藏著江南米香,十八街麻花的酥脆中裹著北方咸鮮,天津人用市井智慧將多元文化釀成了醇厚綿長的“津味”。
天津的故事肌理中,寫滿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韌性。從義和團的刀槍到覺悟社的筆墨,從洋務運動的機器轟鳴到改革開放的自貿區(qū)藍圖,這座城市總在時代浪潮中勇立潮頭??箲?zhàn)時期,李文田將軍率部在天津主動出擊日軍,“喋血抗戰(zhàn),義無反顧”的誓言,鐫刻著軍民同心的鋼鐵意志;和平年代,天津女排在訓練館揮灑汗水,“拼搏”二字刻進城市精神。更別說那些尋常巷陌的故事:西北角的拉面師傅凌晨四點揉面,古文化街的手藝人守著祖?zhèn)魇炙?,他們的堅守與創(chuàng)新,恰是中華文化“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生動詮釋。正如海河穿城而過終奔渤海,天津的故事里,永遠跳動著自強不息的民族脈搏。
天津的追夢征程上,鐫刻中華文化天下一家的胸懷。作為“一帶一路”海陸交匯點,天津港航線與全球緊密相連,中歐班列將“鋼鐵駝隊”的足跡延伸至中亞、歐洲,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樞紐,推動著全球貿易的繁榮發(fā)展,促進各國經濟緊密相連,詮釋著合作共贏的理念。天津與上合組織國家締結20對友好城市,在經貿、教育、人文等多領域深入合作。這種全方位的交流合作,體現出天津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國際舞臺上積極作為,為地區(qū)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貢獻“津”力量。
從津腔津韻的市井煙火,到同心同脈的文化根魂,天津的故事告訴我們,每一方水土的獨特魅力,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每座城市的生動實踐,都在續(xù)寫中華文明的新篇。當海河的浪花與長江、黃河的波濤相和,當津門的笑語與神州大地的歡歌共振,我們終將讀懂,所謂“同輝”,正是無數“津彩”的交響;所謂中華文化,正是千萬地域文化共同書寫的壯麗史詩。
(好評中國系列評論欄目由中國互聯網發(fā)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
來源:紅網
作者:呂金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