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不是向外找,而是向內(nèi)求。
50歲以后,不管你有多少存款,也別做這3件糊涂事。
積蓄只能維持穩(wěn)定的生活,智慧才能守住晚年的福氣。
01
別消耗自己的善良
老話說得好: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話雖難聽,卻說破了人性。
很多時候,如果你太善良,別人只會變本加厲。
馬未都家曾聘請了一位保姆,這人干活干凈利落。
偏偏有個壞毛?。嚎偸秦澬”阋耍的弥魅思业臇|西。
一開始,順走的不過是家里的蒜、蔥、花生米等小東西。
馬未都發(fā)現(xiàn)后,念其干活不錯,便未聲張。
而是好好跟她說:假如生活有困難,可以為她提供幫助,只是別再偷拿東西。
誰知保姆屢教不改,直到有人送馬未都兩盒萬元海參。
保姆拿來做了兩次菜,就說海參全都用完了。
可馬未都看端上桌的量,就知道保姆拿走了許多。
他覺得,保姆從拿蔥蒜到偷吃海參,以后難保不會對家里的古董動心思,于是第二天就把保姆辭退了。
你的善良很珍貴,不要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浪費。
無條件的包容與忍讓,只會助長貪婪和欲望。
02
別荒廢自己的時間
畫家齊白石有句人生格言:“不教一日閑過。”
他曾給自己定下標(biāo)準(zhǔn),每天至少畫五幅畫,以此作為每日的功課。
白天時間不夠,晚上也要張燈繼續(xù)。
因此,他的畫上常有“白石日課”和“白石夜燈”的題字。
即便某天實在忙碌,作畫數(shù)量不夠,次日也一定會多畫補(bǔ)足。
他90歲生日那天,因忙于招待客人,沒有畫畫。
第二天起床后,他執(zhí)意先畫夠五幅畫,才去吃早餐,以彌補(bǔ)昨日“閑過”的功夫。
曾經(jīng)有人算過一筆賬,一年有365天。
即使活到83歲,一輩子也只有三萬天。
人過五十,最值得珍惜的莫過于時間。
用心去努力、去享受,不要荒廢任何一天。
03
別透支自己的福報
弘一法師李叔同曾說:“惜衣惜食,非為惜財,乃為惜福?!?/p>
每個人來到世上,所能享用的福報都有定數(shù)。
懂得因果的人,早就學(xué)會了知足、惜福。
李叔同晚年生活極簡,一件衣服穿了多年,補(bǔ)丁疊補(bǔ)丁仍不舍更換。
一次,有人見他用的毛巾破爛不堪,想為他換新。
他卻婉拒道:“這毛巾雖舊,還能吸水,何必浪費?”
他常用的一把雨傘,傘骨多處斷裂。
他便用繩子捆扎加固,繼續(xù)使用,旁人看了無不感慨。
李叔同擅長書法,卻極珍惜紙墨。
練習(xí)時,他常先用淡墨在廢紙上書寫。
直到紙的正反兩面都寫滿,才換用新紙和濃墨。
有人問他為何如此,他答道:“紙墨皆他人勞作所得,浪費便是辜負(fù),惜物亦是惜福。”
很多人都會多行善事,希望能積累福報,讓自己生活過得好一些。
卻忘了一件事:在積極修福的同時,是否也在不斷消耗?
就像一個破了的桶,你不停地向里面倒水,水卻一直在流掉。因此,惜福比造福更可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