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大的寶寶,家長只給喂米糊,導(dǎo)致多器官衰竭,住進(jìn)了重癥監(jiān)護(hù)室。評論區(qū)卻有不少網(wǎng)友說“以前很多小孩子都是吃米糊長大的”。那么,孩子到底能不能這樣喂養(yǎng)?小寶寶真的可以靠“吃米糊”健康長大嗎?
近期,廣東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重癥監(jiān)護(hù)室收治了一名2月齡的男嬰,其患嚴(yán)重低鉀血癥、多臟器衰竭。原來,孩子出生僅一個月就停了母乳喂養(yǎng),之后家長就只給他喂食米糊,導(dǎo)致孩子營養(yǎng)不良,體內(nèi)的鉀元素攝入不足,造成嚴(yán)重內(nèi)環(huán)境及電解質(zhì)紊亂。經(jīng)過近一個月的救治,才病情穩(wěn)定后出院。
但是,評論區(qū)卻有很多網(wǎng)友言辭鑿鑿的說“以前很多小孩子都是吃米糊長大的”,還有人表示米油、米糊這些食物非常“養(yǎng)人”,甚至還有人說小寶寶不能吃米糊那些話都是騙人的,就是為了忽悠大家買奶粉。那么,孩子到底能不能這樣喂養(yǎng)?
其實,以前的農(nóng)村確實有不少孩子,因為母乳不足,又沒有配方奶粉喝,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吃米油或者米糊,甚至確實有人說某個孩子是“吃米糊長大的”。只不過這種說法,只是為了突出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農(nóng)村養(yǎng)孩子很不容易。幸虧老祖宗想出了給母乳不足的孩子熬制米油或者米糊的法子,才保住了孩子的一條命。那都是無奈之舉,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而且那些“吃米糊長大”的孩子,并不是“只吃米糊”,也不是從剛出生就“以米糊為主食”的!
剛出生的小嬰兒,最好的食物是母乳。正常情況下,媽媽在生下寶寶之后快則半小時,慢則一兩天,都會分泌出母乳。甚至有的媽媽在寶寶尚未出生就已經(jīng)有泌乳現(xiàn)象,為的就是小寶寶一出生就有母乳吃。這是人生來就有的生命本能。
但是,也會出現(xiàn)一些特殊情況,產(chǎn)婦遲遲分泌不出母乳,或者因為某些原因,分泌出的母乳不能給寶寶吃,或者是分泌出的母乳量特別少,不夠?qū)殞毘?。還有就是某些情況下,媽媽不方便或者不能夠給自己的孩子哺乳。
這些特殊情況下,就需要給小寶寶尋找母乳的替代品?,F(xiàn)在剛出生的小寶寶的最佳母乳替代品是配方奶粉(現(xiàn)在也有水乳,本質(zhì)上其實和配方奶粉是同一類物質(zhì)),但配方奶粉的大量普及,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情。
在配方奶粉沒有出現(xiàn)或者說沒有普及的年代,因為各種原因,吃不上母乳的寶寶,家人也會給他們尋找其他的替代品。比如:那時候的農(nóng)村,一個村子或者院子,會有很多還在給孩子喂奶的婦女。如果某個媽媽沒有奶或者奶少,不夠孩子吃,家里人就會請奶水充足的婦女勻一些給他家孩子吃。一般對方都不會拒絕。如果需要人家長期分奶給自家的孩子,一般家庭還會備上一些禮物和滋補(bǔ)品,送給那些婦女,作為答謝。
有不少人小時候都是吃別人的奶水,維持過渡到可以吃米糊或者其他食物的。如果勻給乳汁的婦女和自家關(guān)系親近,倆孩子又大小相差不多,這種情況可能一直會持續(xù)到孩子一兩歲甚至更久。即便是沒有那么方便找到可以長期提供乳汁的人,大部分家庭也會哪怕東家求一點,西家討一點,維持到孩子4個月到半歲。實在不方便弄到乳汁了,或者能夠找到的乳汁實在太少了,就再搭配些羊奶、米油之類的。
以前窮苦的時候,很多人都說自己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其實,有不少孩子也是吃“百家奶”才活下來的。孩子媽媽的乳汁不夠吃,就只能找村子里的其他哺乳期婦女,這家討一點,那家討一點。所以,很多人到老了,都還會說“你小時候還吃過我的奶呢”或者“我小時候你還給我喂過奶呢”。
我有一個三叔,是我奶奶的干兒子。他家和我奶奶家就住對門,他們和我家還是剛出五服的遠(yuǎn)支。這個三叔比我姑姑只小一個多月。他出生的時候,他的親媽幾乎沒奶,而我奶奶當(dāng)時生完我姑姑,剛出月子,奶水很充足。于是,他家人就請我奶奶勻一點奶水給他吃。我奶奶就干脆把他和我姑姑一起喂。他們家就讓他認(rèn)了我奶奶當(dāng)干媽。
三叔的父親是村里的老支書,三叔家生意做得也不錯,而我們家那些年日子正艱難。但奶奶去世的時候,三叔放下忙碌的生意,回來盡做兒子的孝道。三叔和我老爸以及二叔、小叔一起跪著守靈,出殯的時候,三叔還抱了一段時間的靈牌。他說他雖然不是奶奶親生的,卻是吃奶奶的奶長大的。如果沒有奶奶給他喂奶,他根本就活不下來。這份恩情他必須要報答。
以前的大戶人家,孩子出生后親媽如果沒有母乳或者因身份規(guī)矩,不能親自給孩子哺乳的,都是請的奶娘,也要保證孩子能夠吃上母乳。奶娘雖然也是主家花錢請的,但身份地位遠(yuǎn)高于其他的雇傭人員。就是因為孩子是吃奶娘的奶水長大的,和親媽也差不了多少了。
回到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以前不論是大戶人家還是窮苦人家,孩子吃不上母乳,又沒有配方奶粉這樣母乳替代品的時候,第一選擇都是去找其他的哺乳期的婦女給孩子喂奶或者勻一些奶水給孩子吃,而不是直接給孩子喂米糊。
因為即便是那個年代,大家也很清楚,剛出生的小嬰兒,最好的食物就是乳汁。孩子吃不上母乳,就得找其他人的乳汁作為過渡,實在不夠的情況下才搭配一點點羊奶、米油之類的,維持到孩子能夠吃米糊之類的食物的階段(最早也要到3、4個月之后了),才逐漸斷掉乳汁,而不是孩子一出生就給他以米糊當(dāng)主食。
那些自稱“吃米糊長大”的孩子,那是因為在那個年代,米糊已經(jīng)是除了乳汁之外,能夠找得到的給小寶寶吃的最好的食物了。他們的父母實在沒有辦法了,才拿米糊來將就的,而不是覺得米糊比母乳好,有母乳不給孩子吃,要用米糊來喂養(yǎng)孩子的。
而且,他們也并不是給孩子“只吃米糊”,更不是從孩子剛出生就“以米糊為主食”,而是盡可能的先尋找別人的奶水,維持過渡到孩子可以吃米糊之類的食物了,才逐漸減少直至斷掉奶水的。這和現(xiàn)在的孩子6個月之前以母乳或者配方奶粉為主,4-6個月(最好是6個月之后)開始添加輔食,1歲以后逐漸過渡到以普通食物為主的喂養(yǎng)方式基本上是一致的。
那些說自己是“吃米糊長大”的人,只不過是不肯承認(rèn)自己曾經(jīng)吃過別人的奶,是靠別人的乳汁喂養(yǎng)才活下來的。因為這個恩情實在太重了,他們不想承擔(dān),更不愿意償還。現(xiàn)在的配方奶粉雖然比不了母乳,卻也是除了母乳之外,最適合嬰兒吃的食物了。他們也不愿意給孩子買配方奶粉,因為配方奶粉比米糊貴多了,他們也舍不得花這個錢。
所以,那些自稱“吃米糊長大”的,有母乳不給孩子吃,沒母乳就給孩子吃米糊,舍不得給孩子買奶粉的人,就是又蠢又壞。也許,他就是因為小時候不得已,才“吃米糊長大”,命雖然是保下來了,卻把腦子給吃壞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