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鮮為人知的寧夏人文,講述你不熟悉的寧夏歷史,我是阿威!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寧夏風(fēng)情!
- 《江城子?讀西夏》
- -威記
- 亂世稱雄兩百年,興于唐,卒于元。
- 千里國疆,竟未入史藏。
- 空留墓冢待人識,襯殘陽,映蒼涼。
- 入夜捧書讀西夏,戰(zhàn)三方,鎮(zhèn)八寰。
- 細評無言,合頁暗神殤。
- 叱咤風(fēng)云終過往,冇誰賞,又何妨?
前言
《岳陽樓記》,相信只要是經(jīng)歷過九年義務(wù)教育的人,都知道它是范仲淹所寫。其中有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傳誦千古,成為很多人年少時候的座右銘,同時,這一句話更是成為了這位北宋名臣的標簽。
卻少有人知道,范仲淹之所以能寫出這一名篇,卻是因為遠在西北的一股勢力-西夏給“成就”的。
怎么回事?
01
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興州府(今銀川老城)南門外設(shè)壇祭天稱帝,建國號“大夏”,曰“大白高國”,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史稱“西夏”,同時把興州府升為國都“興慶府”。
就這樣和北宋正式?jīng)Q裂!
公元1040年,在謀劃已久的情況之下,李元昊攻宋,打了一個十分之漂亮的“三川口之戰(zhàn)”,讓北宋軍大敗,戰(zhàn)果頗豐。同時也讓宋仁宗深感西夏已然強大到足以威脅到邊境的安寧。于是下令封夏竦為陜西路經(jīng)略安撫使,韓琦、范仲淹為副使,共同負責(zé)迎戰(zhàn)西夏的事務(wù)。
來到戍邊后,范仲淹駐守延州,同時,他向朝廷舉薦滕子京出任涇州知州。因為滕子京他非常熟悉。
源于范仲淹和滕子京年輕時候,是同科進士及第。初入官場,一個初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范仲淹),一個歷任濰、連、泰州從事,后升任濰州軍事推官(滕子京)。他們在備考時期,經(jīng)常結(jié)伴同游汴河,或泛舟臨水賦詩,或縱論治世良策。簡單點來說,他們非常要好,知根知底。
這個滕子京也確實有才。此前,滕子京在鳳翔府任上率領(lǐng)軍民修筑新城、廣儲軍糧,就展現(xiàn)出非凡的戍邊才能。調(diào)任涇州后,他擺酒設(shè)宴,犒勞士卒,穩(wěn)定軍心,使得涇州成為一顆深插在邊地的釘子,與范仲淹在延州形成一道穩(wěn)固的西北防線,戰(zhàn)略上相互呼應(yīng)。
02
范仲淹沉穩(wěn),他駐守延州采取的是以守為攻,步步為營的策略,并且注重對周邊營寨的建設(shè),形成結(jié)連,有效防御態(tài)勢。更為重要的是注重戍邊屯田和培養(yǎng)人才,像北宋名將種世衡和狄青等,都是在范仲淹培養(yǎng)下開始嶄露頭角的。
在此期間,為了消除隱患和威脅,范仲淹派將軍任福攻破西夏的白豹城,斷其后路,迫使突前的西夏軍退兵,解了保安軍(今陜西延安市志丹縣)、鎮(zhèn)戎軍(今寧夏固原市)的困局。如果按照這樣的策略實施下去,北宋的防線將會日益穩(wěn)固。
可是,范仲淹主守,韓琦卻主攻!
公元1040年末,韓琦奏請攻夏,被范仲淹以時機不成熟攔住。同時,李元昊派高延德到延州和范仲淹約和,范仲淹回信“諭其去帝號以報累朝之恩?!逼鋵嵥览钤皇窃p和,想重演三川口之戰(zhàn)的故伎。
韓琦來問,他是這樣回答的:“無約而求和,詐也!”緊接著,他下令各部戒嚴。
到了公元1041年二月,李元昊兵犯渭州。范仲淹堅決反對出兵反攻,而韓琦堅持出兵。最后,成就了李元好的“好水川之戰(zhàn)”。北宋軍的慘敗和損兵折將,范仲淹也被降為戶部員外郎、耀州(今陜西銅川市)知州,依舊領(lǐng)陜西經(jīng)略安撫副使之權(quán)責(zé)。沒一月,改任慶州知州,兼環(huán)慶路(今甘肅慶陽市慶城縣)都部署司事。
到任后,范仲淹依舊實行以守為攻,步步為營的策略。
03
公元1042年閏九月,再整旗鼓的李元昊率軍大舉進攻北宋涇原路(今甘肅平?jīng)鍪幸粠В?,北宋軍在定川寨又一次大敗,近乎全軍覆沒。這就是有名的“定川寨之戰(zhàn)”
至此,李元昊攻北宋,三戰(zhàn)皆勝!
脅著兵鋒,西夏軍繼續(xù)南下渭州大肆搶掠。順道突襲涇州。知州滕子京打開府庫武裝百姓一起死守孤城,血戰(zhàn)幾日,終于迎來范仲淹親率的援軍。
戰(zhàn)后,他動用十六萬貫官府“公使錢”購買牛羊,大設(shè)酒宴犒勞守城軍民,并給陣亡者家屬發(fā)放豐厚撫恤。然而,也正是這一舉措,成為了后來范仲淹在《岳陽樓記》的序中所寫“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的緣由!
因為在第二年,新任陜西四路統(tǒng)帥鄭戩向朝廷舉報滕子京濫用公款,御史梁堅的彈劾奏章措辭更加嚴厲,指控他貪污數(shù)萬貫軍費。消息傳到京城,朝野嘩然,更糟糕的是,滕子京得知朝廷派人調(diào)查后,竟將受撫恤者名單投入火爐,聲稱“不愿連累無辜”。
后來,在在范仲淹和歐陽修等人據(jù)理力爭下,朝廷最終從輕發(fā)落,將滕子京貶為鳳翔知府。公元1044年春天(也就是慶歷四年春),朝廷再下貶謫令把滕子京降任岳州巴陵郡知州。
遭此連番打擊,到任后的滕子京卻沒有頹廢,而是繼續(xù)努力工作,表現(xiàn)出堅強的韌性,使得小郡城出現(xiàn)“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的新氣象,更是完成了重修岳陽樓的創(chuàng)舉。
在岳陽樓重修建成后,滕子京請老友范仲淹寫一篇文章作記。
于是范仲淹一蹴而就,寫下了這一篇千古名篇-《岳陽樓記》。值得一提的是,范仲淹并沒有親臨現(xiàn)場,可以說是一篇命題作文!
04
而遠在西北的西夏李元昊,正大破遼軍,人生生涯達到了頂峰!
不過他沒有想到的是,因為他的三戰(zhàn)全勝大破北宋軍,卻催生出一篇名篇!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是他“成就”了《岳陽樓記》!
下集更精彩,敬請關(guān)注西夏那點事第14集!
這里是寧夏!發(fā)現(xiàn)寧夏之美,感受寧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寧夏的人文歷史!謝謝閱讀關(guān)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