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輔導孩子寫作業(yè),唐僧來了都得崩潰!
兒子今年11歲,上小學五年級。從一年級起,我就發(fā)現(xiàn)不對勁了。
在學校里,上課總愛東張西望,搞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
回家后更是從來不主動做作業(yè),每次都要我催。
所以,從他上學的第一天起,我就開啟了“陪讀”模式:
每天晚上,只要他開始寫作業(yè),我就坐在他旁邊盯著。
不得不說,剛開始情況確實好了很多,作業(yè)質(zhì)量也不錯。
但缺點是,一旦我不在,兒子立馬就原形畢露,作業(yè)質(zhì)量慘不忍睹。
沒辦法,我只能這么一天天地陪著、盯著。
有時候我就安慰自己:沒事兒,等他再大一點,懂事了,總會好起來的。
可事實恰恰相反。
隨著年齡增長,兒子對我越來越抵抗,不聽話,還處處頂嘴。每天寫作業(yè),都像一場拉鋸戰(zhàn)。
我剛提醒一句“早點把作業(yè)寫完啊”,他鼻子一哼:“知道了知道了,別催了!”
看到昨天剛講過的題又出錯,我生氣地說:“怎么又錯?!昨天不是剛講過嗎?你有沒有認真聽?”
兒子白了我一眼:“你會你來寫!”
我實在看不下去了,脫口而出:“你們同學都說半小時就搞定了,你一個小時才寫幾個字?!”
沒想到他直接“啪”一聲摔筆,沖我吼:“那你讓他們當你兒子?。 ?/p>
我被他噎得半天說不出話,最后不得不撂下狠話:“寫不完,不準吃飯!”
可誰知,他兩手一攤:“不吃就不吃,餓死算了!”
氣得我是心肝疼!真想上去給他兩巴掌!
02
那段時間,我既焦慮又迷茫,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辦。
后來,一個當老師的朋友給我發(fā)了幾篇,關(guān)于孩子“內(nèi)驅(qū)力”的文章,我自己也靜下心去反思,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反思,我才清晰意識到:原來是我長期以來,每天“盡職盡責”的輔導作業(yè),毀掉了兒子的自我責任感和內(nèi)在驅(qū)動力!
首先,父母過度干預(yù)學習,剝奪了孩子的思考能力,養(yǎng)成了他的依賴性。
想想過去,兒子寫錯一個字,我立馬給他指出來;他解題思路不對,我馬上就給他糾正。
當時還覺得這樣效率高,能幫他“少走彎路”。
現(xiàn)在才明白,孩子學習的過程,本就是一個不斷試錯、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
家長“火眼金睛”式的監(jiān)督,不僅會打斷孩子的思路和專注力,還剝奪了孩子犯錯和思考的機會。
久而久之,他自己也懶得檢查了。遇到難題,也懶得動腦筋了,反正有人給講。
學習,在他心里,不知不覺就變成了父母的事。
其次,是我時時刻刻“指手畫腳”地糾正錯誤,摧毀了兒子的自信心。
我承認,輔導作業(yè)的時候,我的耐心真的很有限??偸侨滩蛔《⒅e的地方,然后就是一頓指責:
“怎么又忘了?上節(jié)課白講了!”
“你看你這字,跟鬼畫符似的!”
“這都想不出來,你腦子呢?”
我以為“激將法”能讓兒子知恥而后勇??蓪嶋H上,聽多了,他潛意識里就會認同我的評價:
“我就是笨”
“我就是學不好”
“我就是不如別人”。
當一個孩子從心底里覺得自己不行的時候,他根本沒有動力去努力,只會越來越逃避,越來越抗拒。
長期以來,兒子覺得學習不是為自己成長,而成了一項必須完成、否則就會被批評的沉重任務(wù)。
當學習變成這樣一件苦差事,他又怎么可能主動起來呢?
想通了這些,我真是追悔莫及。
如今,我要做的,不是把兒子管得更緊,而是要學會一步步地“放手”,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還給他。
03
1、停止管控,交還“主動權(quán)”,讓孩子學會自我安排,為自己的學習負責
我們總覺得,孩子還小,沒定性,不自覺,我們不管,他肯定就跑偏了。
但父母管得越多,越細,孩子就越覺得學習不是他的事,而是在完成任務(wù)。
他的責任心、主動性,就在這無微不至的“包辦”中,一點點被磨沒了。
所以,想要喚醒孩子的內(nèi)驅(qū)力,第一步,就是停止管控,交還“主動權(quán)”。
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自己的事。父母只需告訴孩子“你自己安排,有需要可以叫我”,然后離開。
他想先寫語文還是先寫數(shù)學,讓他自己定;他想寫多久休息一會兒,讓他自己安排。
但同時,也要把“丑話說在前面”:
作業(yè)是你自己的責任,如果沒完成,就要自己去承擔后果,或者自己想辦法補救。
只有當孩子真正意識到,學習是為自己學的,學好學壞的最終結(jié)果都得自己扛著。
他心里的“主人翁意識”,才有可能被喚醒。
所以,我對兒子只提一個要求:
每天晚上睡覺前,把當天的作業(yè)認真完成。如果能做到,那剩下的時間,你想干什么,媽媽絕不干涉。如果完不成,自己承擔后果。
一開始,他還不當回事,拖拖拉拉的,結(jié)果語文作業(yè)沒寫完,第二天被老師留下來補作業(yè),回來垂頭喪氣的。
我忍著沒說他,只是問了句:“感覺怎么樣?”
兒子哼哼唧唧地說:“不好,大家都走了,就我一個人留下,丟人?!?/p>
我點點頭:“嗯,那之后,你想想該怎么安排,才能避免這種情況?”
就這么幾次之后,他自己心里就有數(shù)了。也終于開始明白,作業(yè)不是為了我而寫,而是他自己的責任。
2、巧用游戲化思維,把作業(yè)變成“打怪升級”,幫他找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我發(fā)現(xiàn),兒子特別喜歡玩游戲,尤其沉迷那種打怪、闖關(guān)、升級的感覺
于是,我跟兒子商量,一起做了個“學習闖關(guān)”計劃,把每天的作業(yè)拆分成一個個小關(guān)卡:
第一關(guān): 完成語文作業(yè)。
第二關(guān): 完成數(shù)學作業(yè)。
第三關(guān): 完成英語作業(yè)。
闖關(guān)規(guī)則是:
分段休息:每完成一科作業(yè),即成功闖過一關(guān),就可以獲得15分鐘的“能量補充時間”。
這15分鐘里,他可以做任何他喜歡的事,看會兒漫畫、玩會兒樂高,甚至發(fā)會兒呆都行。
而且,每完成一關(guān),我會立刻給他肯定:“哇!第一關(guān)闖關(guān)成功!效率很高嘛!快去補充能量吧!”
終極獎勵: 如果當晚所有關(guān)卡都順利闖過,他就可以獲得“闖關(guān)積分”。
這個積分可以累積,用來兌換他想要的一些“特權(quán)”,比如周末多玩一小時游戲、買一本他喜歡的漫畫書、或者去看場電影。
沒想到這個方法,效果出奇地好!
兒子開始盤算:“我得趕緊把語文寫完,這樣就能看15分鐘漫畫了!”
雖然,這種為了獎勵而產(chǎn)生的動力,也是一種“外驅(qū)力”。
但它是由孩子自己掌控的,積極的,而不是像過去那樣,被我催逼吼罵著才去寫。
慢慢地,兒子在一次次“闖關(guān)成功”中,體會到了靠自己努力,完成任務(wù)的成就感。
這種“我能行”、“我做到了”的感覺,也讓他慢慢發(fā)現(xiàn),只要專注一點,完成作業(yè)沒有這么難。
3、正確、科學地輔陪孩子寫作業(yè),把它變成一段有意義、高質(zhì)量的親子陪伴
科學的陪伴,不僅能幫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更能培養(yǎng)孩子抗挫、規(guī)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積極的心態(tài)。
在陪孩子寫作業(yè)這件事上,父母不應(yīng)該是監(jiān)工、助教,而是觀察者、支持者、引導者。
我們最終目的是:不用父母陪,孩子也能自主學習。
明白了這點,我做了如下改變:
兒子放學回來,我不再催著他寫作業(yè),而是先帶他下樓玩半小時。
等玩痛快了,大腦重新興奮起來后,再回來寫作業(yè),他自己也樂意,效率也高。
接著,在正式寫作業(yè)前,我們還有個“五分鐘準備儀式”。
這五分鐘里,把喝水、上廁所、吃點心這些雜事兒全都搞定。
一旦計時器開始,在這一科作業(yè)寫完前,不許隨便離開座位。
同時,桌面上也來個“大掃除”,只留下要寫的這一科作業(yè)和書,其他統(tǒng)統(tǒng)清走。
先把外部環(huán)境弄清爽了,孩子的心才能靜下來。
等這一切都準備就緒,我提醒兒子:
先別著急寫!先花幾分鐘,像放電影一樣,把今天老師講的內(nèi)容在腦子里過一遍。
養(yǎng)成先復(fù)習再動筆的好習慣。
另外,寫作業(yè)的時候,也要學會排序和“斷舍離”。
遇到不會的題,先跳過去,別在那兒死磕。等把會做的都寫完了,再集中精力回來解決這些難題和錯題,這樣效率才高。
像抄寫、背單詞這類比較簡單的,可以放在中間,權(quán)當換換腦子。
這其實就是在教孩子,怎么管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孩子在學習時,我們可以看書或者工作,營造一個共同學習的氛圍。
最重要的是,管住嘴,不要隨意打斷,在孩子需要時,給他支持。
不是直接給答案,而是幫他理清思路,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平時多用“放大鏡”看孩子的優(yōu)點,不要老是盯著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
記住,再小的進步,都值得被看見和鼓勵。
就這樣,堅持了兩個月的時間,兒子的好習慣慢慢養(yǎng)成了。
現(xiàn)在每天放學回家,他會自己安排時間,不再需要我催。通常是先玩會兒,放松一下,然后就自己去寫作業(yè)。
走過這段路,我才真正明白:原來放手,不是放棄,而是更高階的愛;原來不陪,不是不負責任,而是給孩子獨立成長的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