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進入2025年了,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醫(yī)療科技水平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普通人能活到80歲的概率是多少呢?如果知道我們能活多久,就可以好好籌劃養(yǎng)老和醫(yī)療問題了。讓我們根據(jù)人均預期壽命的數(shù)據(jù)來看一下:
按照國家統(tǒng)計局和全國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的數(shù)據(jù)來看,2024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是79歲,比起2023年增長了0.4歲,比2021年提高了1.07歲。按照上面增長率來看,預計2025年人均預期壽命或會達到79.3歲左右。
人均預期壽命接近80歲,是不是意味著有50%的人可以活到80歲?
人均預期壽命是怎樣測算的?人均預期壽命的定義,是假定某一年齡的人群,在各個年齡組死亡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預期能夠生存的平均年數(shù)。并不是簡單的說有兩個人一個人活到50歲,一個人活到80歲,平均年齡是75歲。而是按照各個年齡段的死亡率情況來計算的。
比如說下面的這張中國人壽保險業(yè)經(jīng)驗生命表,明確列舉了不同年齡段人口死亡率。人們死亡率最低的年齡實際上是10~20歲這個階段,而且參加養(yǎng)老保險的人群死亡率會更低。這主要是因為人們都有一種潛意識,有更多的積蓄就會想方設法活得更久,參加意外保險的死亡率相對要高得多。
死亡率在使用的時候,只是針對當前年齡段及以后的死亡率來進行計算。對于達不到當前年齡段的年限,其實默認的死亡率是0。上面所說的人均預期壽命實際上指的是當年新生兒的預期壽命,即2024年出生的新生兒,在當年各個年齡段死亡率情況下,人均可活到的平均壽命是79歲。對于20歲、30歲、50歲這樣的情況,預期可以活到年齡肯定是超過79歲的。
比如按照下表的數(shù)據(jù),2015年人均預期壽命是76.2歲,而30~34歲的人均預期壽命是47.6歲,即使按照30歲計算,平均也可以活到77.6歲。對于高齡老人來說,大家就更好理解了。比如說85歲以上的老人,他們年齡已經(jīng)超過了預期壽命,肯定預期壽命不會出現(xiàn)負值,按照死亡率計算的預期壽命平均還有5.6年。
下面是2013年美國參加社會保險人員適用生命表數(shù)據(jù),男性預期壽命是76.28歲,女性是81.05歲。到了50歲,男性預期壽命是29.58歲,預期平均能活的接近80歲了。女性甚至是33.16歲。
男性女性的預期壽命有天然的不同,畢竟從出生性別統(tǒng)計角度來看,正常就在107~108:100。再加上社會對男性角色的定位,更多的會從事風險更高的活動,所以預期壽命短一些也正常。
按照上表顯示的數(shù)據(jù),初始有10萬人,男性活到60歲的人數(shù)是86112人,女性是91526人。男性活到80歲的人數(shù)是50629人,女性是63880人,也就是說有57%左右的人群能夠活到80歲以上。2013年美國的人均預期壽命還達不到我們現(xiàn)在的水平,因此預計我們現(xiàn)在能有60%左右的人群活到80歲以上。
總體來說,不要妄自菲薄,年輕人未來的路還很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