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十三妹
先說結(jié)論:這兩天刷屏的“澳洲楊蘭蘭”,大概率是個假的。
整個事件透露出一種詭異,不排除有人故意用AI和情緒打造出“神秘二代”的形象。
勞斯萊斯是真的,車禍是真的,但2700億澳元存款、7000萬保釋金、鐵礦石隱形女王……全是鍵盤增發(fā)的數(shù)字游戲。
故事最初的腳本并不復雜:悉尼一個23歲的華裔姑娘,凌晨醉駕勞斯萊斯逆行,撞了一輛奔馳,被警察攔下,法庭批準“有條件保釋”。
到這里,還只是都市頻道的社會新聞。但中文互聯(lián)網(wǎng)的煉金術(shù)向來擅長把一條小蝦米煮成東海龍王。“保釋金7000萬澳元”,折合3.2億人民幣,聽上去就夠上熱搜。
還有一張假的不能再假的截圖,“存款2700億澳元”,相當于澳大利亞一年半的軍費,折合人民幣更是高達1.35萬億,別說許家印看了都流淚,就是編劇也不敢這么寫啊。
然后網(wǎng)上越傳越離譜,說其家族靠“鐵礦石配額”起家,富到把澳洲買下來當后花園,卻隱身到“查無此人”。于是,楊蘭蘭這個名字,一夜之間成了“天龍人”的代名詞。
我向來不反對吃瓜,但反對吃注水瓜。澳洲司法系統(tǒng)的保釋金上限是多少?交通類案件通常5000—20000澳元,最高紀錄也不過250萬澳元。
2700億澳元又是個什么概念?澳大利亞稅務局今年剛公布:中國大陸及香港稅務居民在澳全部銀行存款加起來,才555億澳元。
一個小姑娘就能頂全澳華人五年存款總和,你覺得可能嗎?ATO(澳洲稅務局)第一個不答應。
有人問了:既然數(shù)字這么假,為什么全網(wǎng)都在傳?答案很簡單:我們太需要一個“看得見的敵人”來發(fā)泄貧富焦慮。
當房價、股價、KPI都在漲,只有工資不漲的時候,一個“23歲手握2700億”的幽靈,恰好成了情緒出口。
她越神秘,網(wǎng)友就越興奮;她越離譜,有人就越相信。這不是謠言的勝利,而是情緒的勝利。
至于“鐵礦石配額”這種國家級戰(zhàn)略資源,能落到某個家族手里層層轉(zhuǎn)包?在澳洲,鐵礦石是國之命脈,連G20合影都擠不進去的人,根本摸不到門檻。
所以,傳謠的人根本沒想讓你信,他們只想讓你憤怒。
當然,楊蘭蘭也不是白蓮花。勞斯萊斯是她開的,頂層公寓是她住的,酒駕逆行也是她干的。該出庭出庭,該賠錢賠錢,澳洲的法律不跟你講段子。
但輿論如果繼續(xù)對著一個AI合成的“千億帝國”狂轟濫炸,就真成了“對著影子打拳”,自己才是那個最大的笑話。
最后,用我朋友的一句話收個尾吧:“當謠言比真相更解氣時,真相往往就成了奢侈品。”
但網(wǎng)友并無能力去甄別謠言,也沒有義務去辟謠,這個任務,就交給有關(guān)部門吧。
在情緒面前,假象有時比真相更受歡迎。
#頭號創(chuàng)作者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