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廈門大學是中國最美大學,這里免費開放,但是要提前好幾天預約。
本來以為廈大幾個門都能進,到南普陀寺前的門口,才知道有專門的訪客中心通道,在不遠的新南門。
地下通道有不少飯館,這里看來已經(jīng)形成成熟的旅游市場了,剛好在這里吃個早飯。
走進校園,先瞻仰一下陳嘉庚先生。
旁邊就是群賢樓的校史館。群賢樓是嘉庚樓群的一部分,嘉庚樓群始建于1921年,由群賢、芙蓉、建南三個樓群共15座建筑組成,中西合璧,是全國文保單位。
飛檐翹脊的綠色琉璃瓦大屋頂,遵循閩南建筑傳統(tǒng),屋身仿照西方建筑模式,俗稱“穿西裝,戴斗笠”。
廈門大學是陳嘉庚先生1921年創(chuàng)辦的,后來他將廈大無條件獻給政府。1937年7月1日,廈門大學改為國立大學,現(xiàn)在是教育部直屬的“雙一流”高校,“211“和“985”知名大學。
當年陳嘉庚籌辦廈大的時候,時任北大校長蔡元培等從經(jīng)費和師資角度考量,均認為“廈大不宜速辦”。陳嘉庚先生卻堅持認為:廈大的事只管“銳意進行”“刻不容緩”,力排眾議。
“當此風雨飄搖之際,國勢岌岌可危之時”,創(chuàng)辦廈大,又“豈能久待”
陳嘉庚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的總捐資為400萬元洋銀,有人算過放到現(xiàn)在是8億人民幣的投資。后來資金遇到問題,陳嘉庚“寧可變賣大廈,也要支持廈大”,曾變賣個人資產(chǎn)(如橡膠園、房產(chǎn))以維持學校運轉(zhuǎn)。
這種魄力非常人所能及。
廈大校史館通過六個展室系統(tǒng)展示學校辦學歷史,包含"南強春秋"歷史沿革展區(qū)、"英才搖籃"教學成果展區(qū)以及"科研重鎮(zhèn)"學術成就展區(qū)全面反映建校96周年來的重大事件和辦學成就。
旁邊集美樓二層是魯迅紀念館。
魯迅到廈大和林語堂關系很大。
大學必須要有大師。1926年廈大校長林文慶聘請31歲的林語堂出任廈大文科主任,結果林語堂“把半個北大搬到廈大”。
魯迅、沈兼士、顧頡剛、羅常培、張頤、張星、陳萬里、孫伏園等一批名師接踵而至,讓廈大文科盛況非凡,“一時頗有北大南遷的景象”。
魯迅在廈大待的時間不算長,有人算僅有4個月又12天。1926年9月4日他受聘為廈門大學國文系教授,教學《中國文學史》《小說選讀》,至1927年1月16日正式離職前往廣州中山大學。
雖然時間短,但是魯迅在廈大創(chuàng)作了《朝花夕拾》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名篇,雜文集《華蓋集續(xù)編》也在此期間編訂完成。
當時廈大給魯迅的待遇還是很優(yōu)厚的,月薪400銀元。
(北洋時期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月薪為600銀元,相當于現(xiàn)值約6萬元人民幣。文科學長陳獨秀 ?300-400銀元,二級教授胡適 ?是260-380銀元。)
魯迅對這里的美景多加贊美,但是“此地風景雖佳,人際復雜”,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就到中山大學去了。
旁邊就是廈大演武運動場,其實就是學校操場。
沿用“演武”是因為這里是在鄭成功演武場遺址上建立起來的,陳嘉庚當年選擇演武亭的遺址創(chuàng)辦廈門大學,寓意即為秉承先輩遺志,愛國興邦。廈大“興演武、重體育”的思想也是有傳承的。
道路上的椰樹很上鏡,我借騎一輛“二八大杠”上個鏡。
過了頌恩樓,就是芙蓉湖。
頌恩樓始建于1998年6月,由泰國著名校友丁政曾、蔡悅詩伉儷捐資建造,而取名“頌恩”,意在頌揚母校獎掖栽培之恩。
頌恩樓方形塔式,也是“頭戴紅斗笠,身穿白西裝”的形式。
芙蓉湖旁邊綠色屋頂?shù)膽撌?strong>廈大科學藝術中心,落成于2007年8月,是1986屆校友蕭恩明捐資建造
奇怪的是有人說這里不向?qū)W生和學院開放使用,不管是校內(nèi)校外,使用該中心皆需要交費。
走累了,看游人在芙蓉湖邊喂黑天鵝,那邊的建南大禮堂就不去了。
芙蓉樓是學生宿舍,這么美的環(huán)境,在這里上學的年輕人很幸福。
芙蓉餐廳旁邊有個情人谷,上去是水庫,“讀清華,念北大,談情說愛來廈大,一個人入學,兩個人畢業(yè),三個人回家?!?/p>
在廈門大學上學,是有說法的,呵呵。
我們到芙蓉隧道歇涼。
芙蓉隧道網(wǎng)傳是中國最文藝的隧道,也是中國最長的涂鴉隧道,主要供行人及非機動車輛通行。隧道除1公里的主干線外,還有無以計數(shù)的支線,其實就是一個人防工程。
但是某一天隧道的白墻壁忽的出現(xiàn)了涂鴉,這里就不一樣了。
年輕人有很多想法,總得有一個宣泄或者說表達的方式,太多了管教會讓青春失色的。
年輕人在這里找共鳴,年長者在這里找回憶。
你找到了什么?
從芙蓉隧道出來,就到芙蓉餐廳吃飯,沒有看標牌走進一樓,飯菜種類多而且便宜,高興的去打飯,窗口大姐說這里只給學生職工校友開放。
三樓是給訪客開放的,明顯飯菜種類少了、價格高了。
唉,沾不了人家廈大的這個光。
從這里出去最近的就是白城沙灘,我們前幾天在這里看日落,本來要去胡里炮臺,結果被一個貌似熱情的人忽悠到環(huán)島路,說有免費的觀光車坐。
打車去了環(huán)島路,結果要坐游船才免費,高度懷疑指路的和開車的以及拉到游船點的是一伙兒。
算了,就在環(huán)島路找個陰涼的地方看海景吹海風,午休時間也到了。
休息后離開時,才發(fā)現(xiàn)環(huán)島路到胡里山炮臺的公交車也很方便,打車真是沒有必要。
午后,在樹蔭下吹環(huán)島路的海風,還是很舒服的。
信步荒野,訪路探幽,鄉(xiāng)俗俚語,負暄問道。走向山林鄉(xiāng)野,探索身邊美景,感受民情風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