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珠還掛在黃瓜藤上時(shí),張大娘沾滿泥土的手,已經(jīng)摘下了最鮮嫩的那一根。遞向圍場陽光公益協(xié)會志愿者的瞬間,掌心的溫度混著泥土的芬芳,比夏日的陽光更讓人心頭一熱。
“討壺水喝”,本是志愿者帶著幾分忐忑的開場白,卻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常青村最熱忱的心扉。張大娘從菜園里快步趕來,褲腳的泥點(diǎn)還沒來得及拍掉,先把帶著晨露的黃瓜塞進(jìn)志愿者手里:“新下來的,快嘗嘗?!边M(jìn)屋灌水解渴時(shí),聽志愿者說“想用照片換泉水”,大娘連連擺手,語氣樸實(shí)得像村口的老槐樹:“哪用換喲,進(jìn)了村,誰家沒有一壺水?”就是這句再平常不過的話,像一股清泉,淌進(jìn)了志愿者的心里。農(nóng)家人的善意,從不需要華麗的辭藻,就像田埂上的野草,默默生長,卻能鋪滿整個(gè)村莊。
第二天,村委會的院子里格外熱鬧。圍場陽光公益協(xié)會的志愿者帶著相機(jī)和相框來了,快門聲此起彼伏,成了村里最溫柔的“喧囂”。鏡頭前,老人們有些拘謹(jǐn)?shù)卣碇陆?,眼角的皺紋里藏著一輩子的故事——有年輕時(shí)的風(fēng)霜,有相守的溫情,還有從未被鏡頭記錄過的期盼。張大娘和大爺并肩站著,鏡頭定格的瞬間,兩位老人相視而笑,皺紋里都盛滿了陽光。當(dāng)志愿者把鑲好的合影遞到她手上時(shí),大娘的手指輕輕劃過相框邊緣,看了又看,仿佛要把這一輩子的相伴,都刻進(jìn)這方小小的天地里。許久,她抬起頭,眼里泛起了水光,那不是淚,是被歲月溫柔以待的幸福,終于找到了??康母蹫场?/p>
最后,所有老人聚在村委會的院子里,一張“全村?!睂⑿δ樢灰皇占{。鏡頭里,有拄著拐杖的慈祥,有牽手相依的溫暖,更有被善意包裹的滿足。誰能說清,是那壺水先暖了人心,還是那些照片先焐熱了村莊?圍場陽光公益協(xié)會用“討水”的名義,做了最深情的事——原來善意從不是單向的奔赴。你遞來的黃瓜,我回贈的相框;你捧出的熱忱,我記錄的幸福。
一壺水,溫暖了初見;一幀照,溫柔了歲月。在常青村,這份雙向的善意,正像村口的溪水,慢慢漫過每一寸土地,也漫過了每個(gè)人的心房。而這份以水為媒的溫暖約定,不會止步于常青村的田埂。未來的日子里,圍場陽光公益協(xié)會將繼續(xù)帶著這份初心,以討水的名義走進(jìn)更多鄉(xiāng)村,讓每一聲“討水”的問詢,都生長出交換溫暖的契機(jī),讓善意如星火燎原,照亮更多老人的晚年時(shí)光。(記錄者:蔚廣偉)
責(zé)任編輯:吳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