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流放也是刑罰的一種,位列“五刑”之一。可是在元朝歷史上,有一位先后被流放過兩次的皇子,先是被流放到了高麗,接著又被發(fā)配到了廣西。然而,他卻“咸魚翻身”,一舉成為皇帝,實現(xiàn)了人生的逆襲。他在位的時間雖然很長,但卻以落寞的方式下臺,在王朝覆滅的陰影中結束了自己的統(tǒng)治。那么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一、顛沛流離
此人就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被朱元璋稱為元順帝的妥懽帖睦爾。1320年四月,妥懽帖睦爾出生在察合臺汗國的金山附近,即阿爾泰山。作為元朝的皇子,妥懽帖睦爾怎么出生在這里呢?這與元朝的皇位之爭有關。元武宗(元順帝的祖父)在位時,與弟弟元仁宗約定“兄終弟及”,然后仁宗再將皇位傳給武宗的長子和世?。
然而元仁宗即位后,卻違背約定,將武宗的長子和世?封為周王,命其出鎮(zhèn)云南。和世?在行至延安時,那些武宗的舊臣們打算支持他奪回皇儲的位置,結果卻遭到了仁宗的追殺。萬般無奈之下,和世?向西逃竄,來到了察合臺汗國的金山附近避難。在此期間,和世?與一位回回女子結合,然后生下了本文主角——妥懽帖睦爾。
二、遭到流放
就在元順帝出生那一年,違背誓言的元仁宗病死了,之后元朝的皇位更迭頻繁、內(nèi)亂不斷。1328年,泰定帝病死于上都,元朝爆發(fā)了兩都之戰(zhàn),最終和世?的弟弟圖帖睦爾取得勝利,不過他宣稱將皇位讓于自己的兄長和世?。于是,和世?在漠北繼承皇位,即元明宗??墒?,元明宗尚未抵達大都,就被弟弟圖帖睦爾毒死。
接著,圖帖睦爾繼承皇位,即元文宗。1330年,元文宗打算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同時制造輿論,說妥懽帖睦爾不是明宗兒子,然后將其流放到了高麗的大青島。第二年,文宗得到消息說高麗、遼陽行省打算擁立妥懽帖睦爾。于是,元文宗發(fā)布詔書,向天下宣布,“妥懽帖睦爾不是明宗的兒子”,然后將其流放到了廣西桂林。
三、時來運轉
就在妥懽帖睦爾被流放期間,元朝朝廷又出事了!元文宗剛剛冊立的太子,僅過了一個月就死掉了,自己也身患重病。崇信佛教、深信因果的元文宗夫婦不敢再立自己的兒子,他們想起了兄長明宗的子嗣。不過妥懽帖睦爾還是沒有機會,因為在朝中重臣燕帖木兒的操縱下,明宗的幼子懿璘質(zhì)班成為新的皇帝,即元寧宗。
誰也沒有想到,元寧宗在位僅四十三天,也患病而死,年僅七歲。燕鐵木兒想立元文宗的兒子,可是文宗皇后表示反對,并且說道:“吾兒尚幼,妥懽帖睦爾在廣西,今年十三矣,且明宗長子,宜立之。”在文宗皇后的支持下,妥懽帖睦爾終于迎來屬于自己的機會,于1333年六月成為皇帝。不過,元順帝的統(tǒng)治非常失敗,最終丟掉了元朝的江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