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號,彭博社的記者在外交部的記者會上提了個問題,說特朗普又放話了,可能會因為中國買俄羅斯石油,對我們搞“次級關稅”。
外交部新上任的發(fā)言人郭嘉昆,回答得還是一如既往的穩(wěn)。我給你劃下重點,就兩句話:“中國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世界各國開展正常經貿能源合作,正當合法。”“我們將繼續(xù)根據自身國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
聽聽,這話說得四平八穩(wěn),滴水不漏。翻譯成大白話就是:第一,我們跟誰做生意,是我們自己的事,合理合法,輪不著你指手畫腳。第二,別想拿這事兒拿捏我們,保證自己的能源安全,是我們必須干的事,誰也攔不住。
特朗普這手“關稅訛詐”,咱們中國人實在是太熟悉了。
朋友們可能還記得,幾年前那場驚心動魄的中美貿易戰(zhàn),就是他一手挑起的。那時候的理由是“貿易逆差”,今天又變成了“購買俄羅斯石油”。你看,理由可以隨便換,但核心的招數沒變,還是那套“極限施壓”的邏輯。
其實,都不用說幾年前。就在今年3月底,特朗普就嚷嚷過一次,說要對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二級關稅”。當時我們外交部的回應也是斬釘截鐵:中俄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因素影響。
再往前倒,美國國會山那幫人,比如那個有名的“反華”議員盧比奧,早就鼓搗過類似的法案,要制裁那些幫著運俄羅斯油到中國的油輪。當時我記得趙立堅還在當發(fā)言人,直接懟了一句:“你提到的這個參議員一貫‘逢中必反’,毫無政治操守可言。”
所以你看,從國會的議員,到前總統(tǒng),再到現(xiàn)在又出來折騰的特朗普,在美國,用“中國”這張牌來撈取政治資本,簡直成了一門萬無一失的生意。
尤其是現(xiàn)在,特朗普放出這種話,一方面是想繼續(xù)鞏固自己的“對華強硬”人設,吸引眼球和選票;另一方面,也是想給現(xiàn)任的美國政府出難題,把水攪渾。
但問題是,這套把戲,現(xiàn)在還管用嗎?
咱們得先搞明白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中國為什么要買俄羅斯的石油?
答案很簡單,兩個字:需要。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我們自己產的油,遠遠不夠用。這么大的一個國家,每天工廠要開工,汽車要上路,飛機要上天,哪一樣離得開能源?能源安全,對我們來說,不是一個選項,而是攸關國計民生的“命門”。
過去,我們買油的渠道很多,中東是主要來源。但你看看現(xiàn)在的中東,依然是個火藥桶。馬六甲海峽這條運輸生命線,也存在著潛在的地緣風險。所以,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實現(xiàn)能源進口的多元化,是我們必須走的一步棋。
這時候,鄰居俄羅斯,作為世界頂級的能源出口國,自然就成了一個重要的合作對象。特別是俄烏沖突之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搞全面制裁,俄羅斯的能源被迫“向東看”。而我們,正好需要一個穩(wěn)定、可靠、并且運輸距離更短的能源供應方。
這筆買賣,說白了,就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是純粹的市場行為,更是基于兩國各自國家利益的戰(zhàn)略選擇。
根據最新的海關數據,上半年,俄羅斯繼續(xù)穩(wěn)坐中國第一大原油供應國的位置。通過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運輸等方式,大量的石油正源源不斷地運往中國。這些石油,不僅僅是價格上有一定的優(yōu)勢,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們的能源安全上了一道重要的保險。
所以,特朗普拿這個說事,純屬揣著明白裝糊涂。他難道不知道中國需要石油嗎?他當然知道。他真正介意的,不是中國買了誰的油,而是中國通過這種方式,增強了自身的戰(zhàn)略自主性,削弱了美國利用能源武器對我們進行遏制的能力。這才是他真正不爽的地方。
再來說說他威脅的這個“次級關稅”。
這玩意兒聽著挺唬人,其實就是“長臂管轄”的一個變種。打個比方,張三和李四有矛盾,美國不讓張三和李四做生意,這叫一級制裁?,F(xiàn)在王五要是跟李四做生意,美國就要連王五一起揍,這就叫“次級制裁”或“次級關稅”。
這做法霸道不霸道?非常霸道,完全沒有國際法依據。
但美國這些年就是這么干的,樂此不疲。
可問題是,這把劍,砍向別人的同時,也很容易傷到自己。
你想想,中國現(xiàn)在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最大貿易伙伴。全球的產業(yè)鏈、供應鏈,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美國真的因為石油問題對中國大規(guī)模征收關稅,會發(fā)生什么?
首先,全球的能源市場會立刻天下大亂。最終買單的是誰?是全世界的老百姓,當然也包括美國人自己。到時候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恐怕要再上一個新臺階。
其次,會嚴重沖擊全球貿易體系。歐洲、日本、韓國,這些美國的盟友,哪一個不和中國有巨大的貿易往來?如果與中國貿易的風險急劇升高,他們的經濟怎么辦?難道都要跟著美國一起“自殘”嗎?
最后,中國也不是沒有反制手段。從當年的貿易戰(zhàn)就能看出來,我們不想打,但絕不怕打。美國有他的優(yōu)勢,我們也有我們的市場和產業(yè)鏈優(yōu)勢。真要硬碰硬,結果只會是兩敗俱傷,誰也討不到好。
所以,特朗普的這番話,政治作秀的成分,遠遠大于實際操作的可能性。他是在賭,賭中國會因為害怕而退縮。
但顯然,他賭錯了。
面對這種咋咋呼呼的威脅,為什么我們能這么淡定?為什么外交部的回應總是那么不卑不亢,透著一股“你隨便說,我該干啥還干啥”的從容?
因為我們的定力,是實打實的。
這份定力,首先來自于我們對自身國家利益的清醒認知。我們知道什么對我們最重要。能源安全重要,經濟發(fā)展重要,國家主權重要。為了維護這些核心利益,我們有決心,也有意志,去排除任何外部的干擾。
這份定力,也來自于我們日益增長的綜合國力。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那個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中國了。我們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yè)體系,有巨大的國內市場,有強大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這些,都是我們應對外部風險和挑戰(zhàn)的底氣。
更重要的是,這份定力,來自于我們對世界大勢的準確判斷。當今世界,早已不是哪個國家可以一手遮天的時代了。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任何逆流而動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最終都會被時代所拋棄。
參考文獻:
《環(huán)球網: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答記者問》,政知見
《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澎湃新聞
《美議員提議就中國購買俄羅斯油氣實施對華制裁 中方回應》,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